劉亞杰
一、葉面追肥的特點
葉面追肥作為蔬菜施肥的一種常用方法,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
1、葉面追肥可使作物通過葉部直接得到有效養分,而采用根部追肥時,某些養分常因被土壤固定而降低植株對它們的利用率。
2、葉部養分吸收轉化的速度比根部快,以尿素為例,根部追施4~5d才能見效,葉面噴施當天即可見效。
3、葉面追肥可以促進根部對養分的吸收,提高根部施肥的效果。
4、葉面噴施某些營養元素后,能調節酶的活性,促進葉綠素的形成,使光合作用增強,有利于改善品質,提高產量。
總之,葉面追肥是一種成本低、見效快、方法簡便、易于推廣的施肥方法。但由于作物吸收礦質營養主要靠根部,葉面追肥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生產上仍應以根部施肥為主。同時采用葉面追肥時,必須在施足基肥并及時追肥的基礎上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適合葉面追肥的肥料種類
適合作葉面追施的肥料通常稱作葉肥、葉面肥或葉面營養液。按成分可以分為氮肥、磷肥、鉀肥、磷鉀復合肥、氮磷鉀復合肥、微肥、稀土微肥以及加入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葉面肥料等。蔬菜上常用的葉面肥有尿素、硫酸鉀、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硼砂、鉬酸銨、硫酸鋅、米醋、蔗糖、稀土微肥以及草木灰浸出液等。這些肥料具有性質穩定、不損傷葉片等特點。
三、根據不同蔬菜的需肥特點合理選用相應的葉面肥
1、葉菜類蔬菜(如大白菜、白菜、菠菜、芹菜等)葉面追肥以尿素為主,噴施濃度0.3%~0.5%,每667m2噴灑75~100kg,全生育期共噴2~3次,也可噴施0.3%米醋溶液,每667m2噴50kg左右。
2、瓜果類蔬采(如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葉面追肥以氮、磷、鉀混合液或或多元復合肥為主,如 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0.5%尿素+2%過磷酸鈣+0.3%硫酸鉀溶液、 0.05%稀土微肥溶液等,一般在生長期噴灑2~3次;噴施寶、葉面寶、光合微肥等在瓜果類蔬菜上應用,也有良好的作用。另外,黃瓜結瓜期噴灑1%葡萄糖或蔗糖溶液,可顯著增加黃瓜的含糖量,噴灑以0.2%尿素+0.2%磷酸二氫鉀+1%蔗糖組成的“糖氮液”,不僅能增加產量,而且能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減輕霜霉病等病害的發生。
3、蔥蒜類、根菜類、薯等類蔬菜(如大蒜、洋蔥、蘿卜、胡蘿卜、馬鈴薯等)葉面追肥以磷、鉀肥為主,如0.2%磷酸二氫鉀溶液、過磷酸鈣及草木灰浸出液等。同時,還可根據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缺乏狀況噴施微量元素肥料。如蘿卜、榨菜噴灑2-3次0.1%~0.2%硼砂溶液,既可以增加產量,又能預防糠心,提高品質;馬鈴薯噴施0.1%硫酸鋅+0.1%鉬酸銨混合液,一般可增產10%左右。
四、蔬菜葉面追肥需注意的問題
1、噴灑濃度要合適? 葉面追肥一定要控制好噴灑濃度,濃度過高很容易發生肥害,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特別是微量元素肥料,蔬菜從缺乏到過量之間的臨界范圍很窄,更要嚴格控制。濃度過低則收不到應有的效果。
2、噴灑時間要適宜? 影響葉面追肥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肥液在葉面上的濕潤時間,濕潤時間越長,葉面吸收的養分越多,效果也就越好。因此,葉面追肥一定要根據天氣狀況,選擇適宜的噴灑時間。一般以晴天的早、晚或陰天為最好,雨天或雨前不能進行葉面追肥,若噴后3小時內遇雨,要待晴天后補噴1次,但噴灑濃度要適當降低。
3、肥料混用要得當? 葉面追肥時,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葉面肥合理混用,其增產效果會更加顯著,并能節省噴灑時間和用工。但肥料混合后必須無不良反應或不降低肥效,否則達不到混用的目的。另外,肥料混合時還要注意溶液的濃度和酸堿度,一般情況下,溶液的pH值在6~7時有利于葉部吸收。
4、噴灑質量要保證? 葉面追肥要求霧滴細小,噴灑均勻,尤其要注意噴灑生長旺盛的上部葉片和葉片的背面。因為新葉比老葉、葉片背面比正面吸收養分的速度快,吸收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