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學
畜牧業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著基礎保障,所以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其重視度。同時基層動物防疫監管部門是實行畜牧業管理的重要環節,所以其工作的實踐與創新是十分重要的,應加強對監管意識、機制及隊伍等方面進行加強,使基層動物防疫監管工作的實踐與創新得到保障。
1、基層動物防疫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針對畜牧業的基層動物防疫監管工作中主要的問題是:1.監管力度不夠。現今社會,獸醫人員的工作職責不僅是治療動物的疫病,還要做好監管工作,對基層動物的防疫工作進行監督與管理。但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完善的管理體系,獸醫人員對工作的積極主動性不高,監管力度不強,最終導致爆發疫情。2.基層動物防疫的工作機制不健全。我國對于動物防疫工作機制的建立比較晚,隨著時間的發展,對于獸醫人員的工作職能和相關制度之間不能統一,且政府對該問題并沒有進行正確處理,造成獸醫人員的工作不能準確進行,進而對獸醫隊伍造成不利影響。3.防疫隊伍不夠穩定,專業技術不夠規范。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獸醫隊伍的穩定,但目前很多獸醫人員得不到重視,導致人員離職,使工作人員的隊伍結構不合理,有部分獸醫人員年齡很大,部分獸醫人員只是兼職,且對于人員的待遇機制并不合理,使獸醫人員對工作產生不滿,對防疫技術也比進行積極的學習與加強,導致動物防疫技術工作不規范,人員隊伍也不穩定。
2、基層動物防疫監管模式的實踐與創新
2.1改變防疫方法,提升防疫工作的質量
改變防疫方法對基層動物防疫的監管水平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的防疫工作沒有主動性,只有畜牧人員發現動物出現問題時才會到獸醫部門進行報告,然后部門安排獸醫人員進行出診。這種工作方法嚴重影響了動物防疫的工作效果。新時代的動物防疫工作主要是以預防為重點內容,將疫病控制在嚴重之前。所以,一方面各政府部門應明確各級責任,建立完善的動物防疫責任機制,市級部門監管縣級部門,縣級部門監管鄉鎮級部門,層層進行嚴格監管與負責。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重大動物疫病追責制度,管理人員要承擔管理的責任,明確人員的管理地區,將管理區域內動物疫情及危害等作為考核制度,當出現疫情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及時嚴格的處理。
2.2完善防疫辦法
基層動物防疫工作應具有條理性及可操作性,完善防疫辦法一方面要對日常防疫工作加強重視,應把春秋兩季的集中防疫工作轉變成重點防疫和日常防護工作結合的工作方式,對重點發病期的預防及日常預防的工作進行重點提高,要從日常管理中入手,降低疫情的發病率。另一方面,完善防疫檔案機制,在管理區域內對畜牧養殖戶進行嚴格登記,并由防疫人員和養殖人員共同簽字,對牛、馬等動物掛耳標,發放證明,并對免疫檔案、證明及耳標等進行統一,不可缺少任何一樣。最后,加大對重大動物防疫的預備工作的重視。因為動物疫病各種各樣,尤其是嚴重的疾病,如果不能夠進行及時控制,將會產生重大危害,基層動物防疫站要對重大動物的防疫預案做好管理,對一些常見的動物疾病做好分析并制定相應的預案對策,一旦發生嚴重的疫病,要及時采取措施做好預防工作。
2.3加強動物防疫工作的現代化建設
在進行動物防疫工作時,要從多方面進行防疫工作的創新,使防疫工作向現代化發展。首先,應加大對畜牧業技術的推廣力度。隨著現代化畜牧業的發展,動物防疫的重點在于“防”,而動物防疫監管工作的重點在于獸醫人員的工作,應對其明確工作責任,不僅要對動物疫病加強防控,還要讓現代化畜牧業得到順利發展,如在鄉鎮配備專門的獸醫人員,開展畜牧業技術的引進等工作,且要進入到基層進項深入了解實際情況,對畜牧業新技術進行推廣,讓畜牧業的經濟效益得以提高。其次,加大監管力度。基層動物防疫監管水平的提高關鍵在于監管制度是否嚴格執行,獸醫管理部門應根據制度嚴格執行監管工作與自身使命,對不合格的養殖戶進行警告燈,對基層加強監管,提高防疫管理水平。如在進行定期檢疫時,對防疫證件進行嚴格審查與管理,沒有免疫證明的動物不允許進行屠宰,避免疫情的發生等;對運輸和出售有疾病的動物的人員進行嚴格處罰,要以檢促防,防與檢相結合來做好動物防疫監管工作。
2.4對獸醫防疫隊伍加強專業培訓及教育
在現代化發展的今天,應對獸醫防疫工作加強隊伍建設,解決混亂的工作現狀,讓獸醫人員的服務職能和公益職能進行分離,對獸醫人員加強監管,并在基層建立先進的監管系統,明確獸醫人員的指責,防止責任不清的現象發生,對獸醫人員加強考核及管理。傳統的基層動物防疫監管制度比較松懈,沒有對工作人員的考核制度,從而影響著獸醫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在監管工作過程中,應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讓獸醫人員的意識加強,提高其專業水平。如對獸醫人員的出勤進行審查,并對其工作效果進行評價,嚴格執行考核制度,提高獸醫人員的防疫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