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東
一、農機維修體系現狀
我縣屬于農業縣城,耕地面積78萬畝,現有農機維修網點78個,二級2個,三級76個,從業人員106人,全部持有農機維修從業資格證書,持證率達100%,維修模式主要有:個體經營、合作社經營、經銷商售后維修、農機大戶4種,其中年收入不足5萬元的網點占50%,綜合服務能力不齊,技術水平較低,目前,大多數農機維修網點比較簡陋,占地面積150平方米左右,有的建簡易的維修房間,有的露天維修;網點的主要維修設備及工具有電焊機、氧一乙炔焊機、扒胎機、磨氣門機、臺鉆、氣泵、臺鉗、擁有車床、鉆床、油泵試驗臺及動平衡機的網點廖廖無幾。
二、農機維修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個體維修網點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縣個體農機維修網點分布在全縣28個鄉、鎮,普遍存在占地小、維修人員少、維修設備簡單且數量不足,多數維修網點是家庭式作坊、門鋪式維修,維修設施、工具不全,場地簡陋,環境衛生達不到維修技術的要求,致使農機不能按技術要求維修,相應地減少了收入,又給機手帶來不便。維修人員雖然獲取了從業資格證書,但90%以上都是初級,綜合素質和技術水平普遍較低,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維修人員文化程度低,只有初中以下文化。又不愿意參加專業化的新技術培訓,知識更新能力較差,對老式農業機械還可以,對新型農機出現的故障便是無從下手,這樣的技術水平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農機科技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機維修業的發展。
2.2? 農機合作社維修網點存在的問題
農機合作社維修網點全部以副業形式出現,業余時間從事種植業、打零工,只是農忙時搞農機維修,而且主要從事本合作社的農機維修,資金實力比較弱,大多以電、氣焊為主,主要設備只有電焊機、氣焊、砂輪機、砂輪切割器、小型鉆床等簡單設備,沒有購置先進維修設備的實力,也沒有專業檢測設備,無法保證維修質量。
2.3農機經銷企業、維修網點和機手三者之間缺乏溝通。
在農機經銷企業內所有的廠家沒有常駐技術人員,只有在銷售旺季才有個別廠家的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這樣,農機經銷企業主要是賣農機,機手只是單純的買農機,缺乏購機前的技術培訓,使機手不能了解農機的構造、工作原理、技術參數等,農機一旦出現故障即使是小故障機手也可能解決不了。對于農機維修網點來說,更不可能得到廠家的技術指導,對新機具出現的問題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逐漸積累經驗,這給新農機技術的推廣帶來阻礙,也給機手帶來不便,既增加了維修成本,又因維修時間延長而增加了損失。
三、農機維修發展方向
3.1廠家長期提供配件或技術,與當地維修網點就定點維修及“三包”售后服務達成代理協議,三級網點逐步向二級以上綜合維修網點發展,向專業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強的方向發展,向農機4S店方向發展,形成產、銷、修結合服務一體化。
3.2、建立農機維修連鎖服務。
單獨作戰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所發展,實行橫向合作,進行連鎖經營是今后農機維修行業主要發展方向,連鎖經營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企業現有的資源和技術力量、規范農機市場,另一方面可以第一時間獲得新的技術,使新技術得到更快速的應用,遇到問題時解決更快,更有利于經驗交流,從而更快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第三可以擴大知名度,形成品牌,贏得市場份額。
四、完善農機維修體制的對策與建議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健全扶持政策是促進農機維修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國家已對農機購置補貼投入了大量資金,農機具購買是農機經營中的重要一環,但是農機維修是農機經營中的另一重要環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應對農機維修行業進行政策扶持,給予補貼,補貼對象為納入農機部門管理、證照齊全、達標的網點。主要補貼大型維修設備、工具及儀器,可采取中央補貼25%,地方補貼15%,個人投入60%的方式,以此調動網點上檔升級的積極性。這樣既能提高農機維修水平,又能反過來促進農機化事業的發展。
4.2 創新農機維修體制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機化事業也在發展,農機維修體制必須創新,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需求。具體創新方法:
4.2.1在政策和資金方面對有實力的農機維修大戶進行扶持,在我縣至少要設置1~2個農機維修網點。
4.2.2做好農機經營組織“農機合作社”的扶持工作,提高他們的經營和維修水平。
4.2.3優化農機維修網絡布局,著力解決高新農機具維修難的問題,不斷提升農機維修服務能力,滿足廣大農民的需求。
4.2.4鼓勵探索社會維修網點與農機生產企業的售后服務相結合的模式,引導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機維修業務,引導生產銷售企業投入先進技術、資金和設備與農機維修網點聯合開展售后服務和零配件銷售,優勢互補,共服務中心。發揮生產企業在人員培訓、技術指導和配件供應等方面的優勢,支持社會維修網點做好維修服務。
4.3加大示范網點建設。
對管理規范,服務優質,好評率較高的維修網點,進行獎勵,每年評選“星級維修網點”,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服務熱情,以點帶面提升服務質量。
4.4 加強培訓。
搞好技術培訓,提高維修網點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和技術能力。農機部門要定期舉辦培訓班,采取理論授課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培訓內容要緊跟形勢,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同時,經常向網點提供一些有關農機維修方面的技術資料,普及新技術、新知識,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素質。
4.5強化監督管理
在政府的牽頭下,農機、工商、質檢等部門實行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農機配件的銷售,堅決取締無證、無照經營的維修網點,著力營造一個有秩序競爭的維修行業環境,確保我縣農機維修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