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南
1防治原則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公害防治原則。
1.1農業防治
選種抗病品種,播種無菌種子;輪作倒茬 病苗病秧清出田外深埋或燒毀,消滅病原載體。病秧不還田;推廣滴灌和配方施肥,推廣配方葉面肥,提高農田作業質量,規范田間管理,創造適合食葵生長發育的優良環境條件,培育壯苗,抵抗病菌入侵;加強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灌水,不偏施氮肥,生長后期打掉植株下部的黃葉、老葉,保持田間通分透光,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2主要病害及防治
2.1銹病
2.1.1癥狀 幼苗期間感病,病苗的子葉或幼葉上,初期病狀,可見黃褐色斑點,斑點中生有褐色小點(性孢子器)。病斑發展以后,在葉背的病班處再生許多黃色小點(銹孢子器)。病株到6月中下旬以后,在葉片上生許多圓形至橢圓形褐色疤斑,斑皮破裂,放出許多褐色粉末(夏孢子堆及夏孢子)。生長末期,病葉上生出許多黑色疤斑,內生許多黑色粉末(冬孢子堆及冬孢子)。重病株全株長滿銹斑,葉片凋萎枯死。
2.1.2藥劑防治 該病除按照上述防治原則外,在發病初期,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用25%萎繡靈1500倍液,隔7d~10d防治1次,連防2次~3次,即可有效地防治油葵銹病的危害。
2.2霜霉病
2.2.1癥狀 該病從種子發芽到第一對真葉期是感病危險期。病苗到2~3對真葉時,表現系統癥狀,植株矮小,莖變細,根系發育不良,葉片上從葉柄沿葉脈向上發展,出現褪綠花葉型斑塊。節、葉皺縮,稱“小老頭病”,常見頂芽枯死,無花或花小,籽稀。田間適溫高濕環境,葉背上生出濃密的白色霉層。以卵孢子在殘體土壤中越冬。11~30℃,95%以上相對濕度均能發病。
春雨多,土壤濕度大,播種發芽后,游動孢子從根毛侵入,系統侵染。病菌在20~24℃高溫時,容易流行。在病株上產生孢囊孢子,靠氣流飛濺的雨水傳播擴散,進行反復的侵染為害。
2.2.2藥劑防治
2.2.2.1藥劑拌種 該病除選用上述技術原則外,還可用種子100kg,營養液5kg,溶入58%甲霜靈可濕性粉劑300g,(營養液可以用含微量元素葉面肥尿素、磷酸二氫鉀各100g代替)對種子均勻噴灑翻拌,悶種3h~4h,即可播種。有預防霜霉病和壯苗的雙重作用。
2.2.2.2藥劑噴霧 在發病初期,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600倍液,60%百菌通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用 72%杜幫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
2.3菌核病
2.3.1癥狀 該病全生育期均可發病,以幼苗到6對真葉前感染損失最大。幼苗期病菌從向日葵的幼根、子葉和幼莖基部侵染,發病初期病部產生褐色、水漬狀、濕腐型凹陷的大斑,并生出白色絨毛狀的霉。病菌向上發展到莖桿,引起病部皮層腐爛,容易破裂,菌絲從莖皮向莖內擴展到髓部,莖桿容易折斷,產生白色菌絲及黑色菌核,病部以上莖葉萎蔫干枯,稱莖腐。病菌向上發展到向日葵的花盤上,發病初期,花盤背面產生褐色水漬狀斑點,發展擴散以后,蔓延到花盤肉質部位,引起腐爛,稱盤腐,以后,病部產生白色絨狀霉和黑色菌核。
菌核病菌以菌核在病殘體、土壤、種子中越冬,12℃~22℃,60%~80%相對濕度,能夠產生子囊孢子,開始侵染幼苗,以菌絲接觸或新生子囊孢子借氣流或流水傳播,進行再次侵染。18℃~26℃,100%的相對濕度,4h即可完成再侵染,雨水多,灌水大,特別利于發病。
2.3.2藥劑防治 該病除選用上述技術原則外,在發病初期常用藥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用種子量0.3%拌種或800倍液~1000倍液噴霧,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或用64%殺毒礬可濕粉劑800倍液,或用大豆病克800倍液噴霧,或用20%根康寶用種子量0.3%拌種或1000倍液噴霧,或用50%速克靈可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
2.4褐斑病
2.4.1癥狀 該病在食葵整個生育期間均可發病,被感染的病苗,子葉上產生褐色斑點,以后病斑上散生小黑點。隨著幼苗的生長,病葉從下部向上部發展。病株4對真葉以后,在底部葉片上先產生圓形黃色小斑點,病斑周圍有黃暈,斑心有小黑點,病斑相連以后,葉片局部或全葉干枯,病斑容易穿孔和破碎脫落。莖上和葉柄上被侵染,產生條形病斑。病斑中產生的黑色小點為無性繁殖—分生孢子器。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種子中越冬。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
氣溫21℃~23℃的多雨多露季節,葉片上長時間有水滴水膜,很容易發病。
2.4.2藥劑防治 該病除選用上述技術原則外,在發病初期常用藥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用種子量0.3%拌種或500~800倍液噴霧,或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00倍液。
2.5列當
2.5.2列當的防治
2.5.2.1加強檢疫 嚴重從疫區把列當種子帶往無病區。
2.5.2.2農業防治 首先進行合理輪作,不能和瓜類、向日葵、茄科等作物輪作,可以和禾本科、大豆、甜菜等輪作。其次是進行深耕秋翻,將種子翻入20cm以下土壤深處,可以減輕食葵列當種子的萌發。最后就是及時鏟除列當,在列當開花結籽前,結合除草將列當鏟除。
2.5.2.3物理治療 將列當莖從地面切除,在茬口上滴石油或廢菜油或飽和食鹽或飽和尿素溶液等,可促使列當根莖腐爛。
2.5.2.4化學防治:用10%草甘膦水劑15倍液~20倍液涂莖,或用都爾:10%草甘膦水劑:水=1:3:40倍復配液涂抹列當花莖,有良好防效。但要嚴防藥液濺到向日葵或列當的莖、葉上,以免發生藥害。
2.5.2.5生物防治 將列當花莖切斷,切成1cm~3cm小段,再用刀劈傷斷茬,把碎花莖放于口上,用濕土覆蓋2cm~8cm,可誘集土壤中列當枯萎菌和軟腐等弱寄生菌,以誘殺消滅列當。
3主要蟲害
3.1地金針蟲、蠐螬、地老虎防治 用40%辛硫磷乳油和80%敵敵畏乳油各100g/667 m2,或在將這兩種藥劑在土壤封閉處理時混合噴霧;或 食葵在苗期用40%辛硫磷乳油與80%敵敵喂乳油按3:2配成100倍液,噴拌切碎的嫩苜蓿100kg配制成毒餌,到夜間撒放在青貯玉米苗行間。
3.2地草地螟、蚜蟲防治:用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3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倍液2500倍液~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500倍液~3000倍液均勻噴霧。
3.3食葵地紅蜘蛛的防治:用2.0%阿維菌素3000倍液~800倍液,或多蟲螨丁2500倍液~3000倍液均勻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