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秋實
摘? 要:葛水平的長篇小說《裸地》打造了一個別具特色的鄉土世界——暴店鎮,在小說中她既表現了暴店鎮的詩意美好、農民的踏實勤懇,又在平和靜穆的背后展現了農民的瘋狂與放縱。在詩意與狂放的交織中暴店鎮就成為富有葛水平特色的鄉土世界。
關鍵詞:《裸地》;鄉土小說;葛水平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3-0-01
《裸地》是葛水平于2011年出版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一經發表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個來自山西沁水的女作家繼承了山西地域的寫作傳統——關注農民、關注傳統。在《裸地》的創作中,既有由靈動語言構造的詩意世界,又展現了生活在太行大地上農民的狂放肆意。這看似矛盾的兩種生活、生存狀態糾纏扭結在一起,構筑了一個精彩生動的鄉村世界。葛水平的鄉村世界則是既詩意又躁動,打造了一個詩意與狂放交織的鄉村世界。
葛水平的鄉土小說有自己的獨特的“葛水平”標簽。在她所營造的“潞水河畔”的鄉土世界里,風景如畫,鮮活生動的讓人移不開眼。在這樣生動自在的土地上注定會養育出一群與其有千絲萬縷關系的農民,宗白華說:“所以一切美的光是來自心靈的源泉:沒有心靈的映射,是無所謂美的。”鄉村美麗的景色固然怡人,但是葛水平正是讓美麗如織的景色與鄉村善良美好的人性相互觀照,構成其獨特的敘述角度,達到了不一樣的敘事效果。趙園也認為:“人格化的大地,與賦有大地品格的人儼然同體,是二而一的。這也最是詩境。”在《裸地》中不論是景物,還是形形色色的人物,傳遞出來的都是一種二者合二為一,渾然交融的審美意味和和諧詩境。《裸地》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各異,刻畫的也都十分精當到位。地主蓋運昌、陰陽先生李旮渣、逃荒來的聶廣慶、耿月民等等……雖然在他們身上流淌著的并不是完全的農民血液,但他們的性格都是以農民天性為基礎加以修飾而成的,他們也都與廣闊鄉土大地有著難以割舍的聯系,小說最后當蓋運昌即將死去之時,他“一定要二背著他到地里再看看年成如何。”而聶廣慶等逃荒而來的人也只是想要有一個能打莊稼的土地。李旮渣最后把女兒送給日本人,也只是想要回他的那一眼窯洞。生活在土地上的人民注定與其血脈相連。
《裸地》中女女這一詩意的女性形象格外出色,她本來是一個受到家庭良好教育、熏陶的女子,經由現實生活的一系列打磨變為的非典型性農村女性,她跟隨聶廣慶來到河蛙谷之后,也能做家務,縫繡花鞋,承擔起婦女在家庭中的責任。但與其他普通的農村女性不同的是她知書達理,心懷的不僅只是眼前的這一小片世界。蓋運昌在河蛙谷第一次見到女女的時候:“一個滋潤和軟的女人,像地表突然長出的一朵黃花一樣,純潔了這山這水。那美有一種如仙而至的飄然……”在葛水平的筆下即使她與蓋運昌是情人關系,兩人的關系卻是平淡真誠,多了一種朋友、親人之間的了解與體諒。在世俗生活下并不光彩的關系卻也如此的平淡如水,莫名的也被附上了一層詩意。
E·貝爾克說過:“農民的精神遠遠不如蒙田要我們相信的那么浪漫。農民的平靜通常沉浸在一種有著真正瘋狂元素的生活方式之中……”因此在小說《裸地》中農民的心理活動、精神走向確也不是葛水平本人所認為的那樣平和靜穆。在小說中蓋原兩家的矛盾沖突是小說情節發展的線索之一,雖然兩家是姻親,但是原德孩娶了蓋秋苗卻拿她來發泄對蓋家和蓋運昌的不滿,對她的羞辱打罵最后逼得一個年輕的女性吞金自殺。家族之間的爭斗就可以毀掉一個人的生命,足以見得鄉土生活平靜的背后是有多少的暗波洶涌。蓋運昌的家族也是一個充滿放縱淫靡的家族,蓋運昌的父親是清末從皇宮里逃出來的太監,生父是跟隨他母親來到暴店鎮后做了蓋家下人的吳老漢,這樣混亂的家庭關系使蓋運昌原本心懷天下的格局一下子變小了,只成了一個有點家業的土財主。而蓋運昌的四房太太也是放縱的體現,娶了這么多姨太太不僅是為了填房滿足自己的欲望,更多的是為了要一個兒子。他的大太太原桂芝最后不得善終死后用缸來收殮;二太太武桂蓮因為一直得不到蓋運昌的寵愛不斷地把自己編織進一個個虛無縹緲的夢中;三太太六月紅是最豁達通透的那一個,最后土地改革斗地主的時候把她分給了農民;四太太梅卓在回老家探親之后就再也沒有出現……為了子嗣,四個女人都飽受折磨,變成了傳宗接代的工具。這樣的鄉村并不平靜,它不僅是瘋狂躁動的,更是殘忍可怕的。
詩意與狂放的相互交織使得暴店鎮富有自己獨特的意蘊,其中對外國傳教士米丘與混血兒大的形象塑造,都是極其成功的。以米丘為代表的基督教文化和以蓋運昌為代表的傳統鄉村中的儒家文化的對話也是小說中一次精彩的碰撞。而葛水平本身是一名編劇,對戲劇劇本的創作十分有經驗,因此在她的小說中穿插的戲曲選段的運用與小說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性格心理都處理的十分巧妙、達到了嚴絲合縫地結合。如當戲子出身的六月紅與蓋運昌在行房事時,會心旌搖曳地隨著節奏唱上《兩狼山》的選段,這一段唱不僅符合六月紅本身的人物設定,而且蓋運昌又從這唱中得到了快慰,想象著自己兒子的到來 ……
《裸地》的確是一部真實反映鄉村社會和農民生活狀況的小說,它既是對傳統鄉土小說的繼承,又在其基礎之上融入了作家自己的生命體驗,詩意與狂放的相互交織融筑成獨屬于葛水平自己的鄉土世界。
參考文獻:
[1]趙園:《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