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一
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發展,社會建設進入新的高度,人民生活質量水平顯著提高,與經濟發展并肩而來的就是環境問題。近年來我國的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形勢不容樂觀。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居所,平衡被打破就會產生自然災害并對人民造成傷害,因此,有必要從人們的意識層面開始努力,使更多的人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環境監測是一種時刻測量環境各種數據的手段,能夠根據提供的數據實施合理的保護措施,從而有效保護環境。本文對環境監測這種手段做了定義上的概述,并分析了它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以及應用。
1環境監測概述
1.1環境監測定義
環境監測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準確了解把握環境質量的各種因素,及時地合理檢測相關指標,環境監測工作極大程度地提高了環境保護的質量和效率。以此為基礎,環境保護可以從不同的階段和趨勢入手,提供更多有用的數據給環境監測和保護部門。一般來說,環境監測的詳細工作步驟分為以下幾步:首先,環境監測部門的工作人員明確自身需要完成的檢測任務;其次,監測機構挑選安排優秀的專業人員去收集更多的信息和數據以供后續使用;接著,在實際監控過程中,工作人員有必要關注當前的環境情況,以當時的數據為基礎開始新的監測環境的計劃和方案的制定。在制定計劃時必須保持嚴謹認真的態度進行審查和檢查,因為環境監測計劃的可行性出現問題以后得到的檢測結果也不會十分準確;最后,收集樣品數據后,通過科學實驗測試,得到監測結果指導環境保護工作。
1.2環境監測特征
一般工作經驗告訴我們環境監測是一項既專業又嚴謹的工作。它的這兩個特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統計工作在整個監測工作中占有比較關鍵的地位,其需要用到的學科包含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②環境監測具有保護社會生態環境的職能,通過呈現出的數據更好地了解環保工作的實際情況,分析污染物和實際污染問題。監測是環境管理的重要一步,為人們進行環境保護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基礎內容,可以說,環境監測對保護環境具有無可代替的價值。
2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2.1環境監測為環保工作的開展指明方向
環境保護工作涉及廣泛的領域,極易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國家目前開展的環境治理中常常會遇到治理好水污染后隨之出現大氣污染的問題,環境污染治理治標不治本是困擾環保工作者的現實困難。環境治理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環境工作者應該意識到這個問題并提出系統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把各項分開來治理。傳統解決方案存在諸多不足,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我國環境治理的要求,而環境監測工作需要全面收集和分析全國各地的水質,大氣和土壤的污染和破壞情況,通過對收集資料的分析了解掌握全國各地的污染狀況以及他們之間的利害關系,這樣明確的結果指明環保工作的進展方向。
2.2環境監測為環保標準的制定提供依據
環境保護這一工作的展開對環境保護規范的制定十分依賴,環境保護技術人員只能通過對某些區域環境污染情況和環境保護規范進行對比,才可以最終得出當地污染物質是否超標的結論。環境監測可以對環保工作穩定的展開提供明確的方向,也能夠為環保規范的制定帶來根據。
2.3環境監測有利于促進市民參與環保工作
環境保護這一工作的最后目標不只是治理自然環境之中已經產生的那些環境污染,而是希望提高人們的環境護理的意識,進而減少人為的破壞環境、避免環境污染情況的產生。環境監測這一工作的展開對提升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十分有利,而且還可以提高人們積極投身于環保事業的態度,提升環保事業的群眾基礎。
3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3.1對環境監測的技術進行創新
我國經濟近些年來獲得了大力的發展,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十分嚴重環境污染,環保部門的工作變得比較困難,如果能夠很好地應用環境監測,就可以高效地解決環境質量問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技術革新,才能推動科學研究。因此,對于環境監測工作,我們也不能養尊處優,毫無憂患意識,應該不斷地學習和研究,提高環境監測的準確率,如出現污染問題時要快速地分辨其污染類型并給出解決措施,這樣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損失。
3.2完善環境監測預警系統
我國的環境監測工作進行到今天,還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對于很多及其隱蔽的環境問題無法及時辨識,這個情況是由于我國監測系統的警報系統工作效率低下。為了可以及時辨別環境問題,需要從員工和技術兩方面對其進行完善。首先,每個員工都應該對自己的職責進行明確,單位內部也應該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考核和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性。其次,企業應該不斷引進先進技術,適應時代發展。
3.3建立國家級的監測網絡
環境問題不僅僅涉及個人,同時還是整個國家都要重視的事情。國家應該建立覆蓋全國的環境監測系統,系統的要求就是足夠智能,對于空氣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等問題都可以有效監測,在全國各省市分級管理。這些監測系統可以總結收集全國的大數據,給國家的監測治理工作帶去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