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玲
摘? 要:國內外的語言學家對言語行為動詞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探討,其基本觀點為“所言即所行”——所說的話即表示所做的行為。本文對現代漢語中含承諾義的動詞“發誓”從語義特征、句法功能和語用特點三個角度進行了初步的探究。
關鍵詞:承諾義;發誓;動詞
[中圖分類號]:H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3--01
通過對國家語委現代漢語通用平衡語料庫中“發誓”一詞的窮盡式搜索,共找出含有“發誓”一詞的相關語料158條,其中97條語料中的動詞“發誓”含有“承諾義”,占整個語料庫總數的61.39%。下面從語義、句法和語用等角度對承諾類動詞“發誓”進行分析探討。
1.“發誓”的語義特征
動詞“發誓”在具有“承諾”義時,主要表示說話人對未來將會進行的某些行為的承諾,保證某人會承擔某種義務或完成某些行為,從而作出許諾或其它的保證等。
“發誓”在語義程度上往往表現得非常決絕,堅定,如:
(1)我洪昶在此鄭重發誓,從即日起,率領天王強盜團投入到凌天武帝吳萊麾下,聽從武帝陛下調遣,如違此誓,仙神共棄。
“鄭重發誓”指莊嚴地表示決心,對未來的行為舉動作出十分堅定的承諾,承諾的語力強,可信度較高。
“發誓”在語義程度上較重,“發誓”內容有積極的:
(2)就像5年前我寫信保證不會給你們丟臉那樣,今天,我也向你們發誓,我有實力也有信心取勝。
“發誓”的內容也可以是消極的:
(3)這口冤氣陳白塵無法咽下,他打聽到了謠言傳播者的名字,發誓定要報這一箭之仇。
“發誓”的內容是“定要報這一箭之仇”,是帶有復仇性質的消極的承諾行為。
有時“發誓”后加否定詞在語義程度上也表現得很決絕:
(4)中尉同她說起詩,于是,馬柳特卡又給他松開了綁,他發誓決不逃跑。
有時還帶有承諾者的主觀態度:
(5)我以軍官的榮譽發誓,這種指控是憑空捏造,毫無根據的。
“發誓”前的“軍官的榮譽”是承諾發出者認為非常神圣重要的,以自身敬重或信仰的物來起誓,增強了所“發誓”內容的可信度。
2.“發誓”的句法功能
“發誓”作為承諾類動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莊嚴地出表示決心的話或對某事提出保證。”以表達對未來即將進行行為的決心和決定為主,絕大多數帶有決絕的語氣。“發誓”的句法功能主要是作謂語,所“發誓”或承諾的內容一般都是相對較難實現的或者不容違背的。根據對語料的分析發現,動詞“發誓”一般由“一再、暗暗”等副詞和“指天、向蒼天、對天”等名詞性短語來修飾,有時也用動詞修飾。
2.1副詞+發誓
(6)當文化大革命摧毀了劉少奇資產階級司令部的時候,他施展“克己”的手段,一再發誓永不翻案,要“悔過自新,重新做人”。
“一再”修飾動詞“發誓”作狀語,表示承諾的動作行為多次發生、出現,起強調作用。
(7)我不禁淌下了熱淚,暗暗發誓:一定要成為最強者。
副詞“暗暗”修飾“發誓”作狀語,表示私下,暗地里, 承諾者所承諾的內容是沒有表露出來的個人內心活動。
2.2名詞性短語+發誓
(8)那人對天發誓,拜謝而去。
“對天+發誓”組成偏正結構,指莊嚴地表示決心,或對某事作出承諾。
然而,在這一用法中,“發誓”往往僅表示保證義,而沒有承諾義:
(9)霎時,她的臉變得象奶皮子那樣灰白:“我可以向蒼天發誓,我和蘇嘎爾是清白的。
發誓的內容是針對過去而言的,不存在對未來某種行為的承諾,因此不含承諾義。
2.3動詞+發誓
(10)酒足飯飽,獵頭者經過詛咒發誓,才能出發。
動詞“詛咒”的語義程度很重,用在“發誓”前起修飾作用,顯示出對發誓內容的看重和嚴肅程度。
3.“發誓”的語用分析
從語用的角度來看,“承諾類”動詞“發誓”承諾信息的發出者即發話者一般都是單個的承諾主體。動詞“發誓”在用法上不同于其他“承諾類”動詞,一般情況下,承諾動詞的承諾信息發出者和承諾信息接收者或受益者為不同的對象,但是動詞“發誓”承諾信息發出者和承諾信息接收者或受益者常常是同一個人。如:
(11)他發誓一定要將這夢寐以求的理想之物弄到手。
(12)自從有了這次教訓,她發誓不在考前打疲勞戰。越是快到考試臨近,越是要使自己放松下來。
(13)所以我對自己發誓說,上了大學以后我一定要做一個純潔的小孩,再也不撒謊了。
有時候,動詞“發誓”也可以是表多數的承諾主體:
(14)面對一張契約,一個個神情緊張地按下血紅的指印,并人人發誓:寧愿坐牢殺頭,也要分田到戶搞包干。
還可以是不作承諾主體僅為轉述承諾信息的第三方:
(15)當時他發誓,一定要和宋氏家族緊緊地聯系在一塊,要捆在一起親密無間。
綜上所述, 動詞“發誓”往往針對承諾者本人,承諾信息一般要出現。“發誓”與其他承諾類動詞相比,語氣上更為決絕,承諾者作出承諾的態度和立場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而承諾信息的接受者又常常是承諾者本人,因此,動詞“發誓”帶有針對自我的一種感情宣泄,或者是對“自我”在某些行為方式上的一種要求。
參考文獻:
[1]樊小玲,胡范鑄.承諾言語行為與指令言語行為關系探究[J].陜西師范大學報,2013(05).
[2]王艷恒.承諾類言語行為與語用原則的關系[J].陜西師范大學報,2005(03).
[3]張奇祺.承諾類言語行為動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05).
[4]王璽.漢語許諾言語行為分析[J].語言文字探索,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