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菊
(山東省聊城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山東 聊城 252000)
近年來無論是在人間還是畜間發病率都在呈逐年上升趨勢。為進一步做好全國布病防治工作,農業部、國家衛計委組織制定了《國家布魯氏菌病防治計劃(2016-2020年)》[1],要求以縣(市、區)為單位,對場群和個體進行采樣檢測,組織完成基線調查。據不完全統計聊城市共有牛羊散養戶18259戶,養殖量281012只,占養殖總量的61.67%。
以鄉(鎮)為單位采取實地調查方式對轄區內每個村莊的散養戶進行調查統計,了解村莊內散養戶的戶數,每戶散養戶養殖的數量,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整理,編制EXCLE表格,大致如下:

××縣散養戶養殖情況統計表

表1 不同置信區間估測場群流行率所需近似樣本數量
此表中的抽樣數量為村莊數為無限大時的抽樣數量,實際中每個縣的村莊數經過調查都是一定的,此時需要用公式na=n/(1+n/N)來校正實際抽樣村數。該公式中na為校正后的實際抽樣村數,n為表中數值,N為該縣實際的村數。要想計算抽樣村莊數,首先要確定置信水平、可接受誤差、預期流行率,置信水平又稱置信度、可信度,是指總體參數值落在樣本統計值某一區間的把握,一般選擇95%。可接受誤差是方案設計者對誤差的心理可接受程度,可以根據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確定。預期流行率如果有往年的監測數據做參考,或者有可參考的其他監測和調查數據,可以將預期流行率設定為已知的參考值,如果沒有的話,建議設定為50%。例如:我們設定置信水平為95%,可接受誤差為10%,預期流行率為50%,n為96,該縣實際的村數為576個,N即為為576,實際抽樣村數na=96/(1+96/576)≈83,那么該縣實際需要抽取83個村莊。
如果每個村莊養殖數量相差不是很大的時候可以以鄉鎮為單位進行比例分配,如果每個村莊養殖數量相差較大,可以先根據養殖數量對村莊排序,然后進行分檔,然后進行比例分配。比例分配的公式=每層的總數/總數×抽樣總數。例如:以鄉(鎮)為單位進行分層,A鄉(鎮)共有30個村莊,那么在A鄉(鎮)需要抽取的村莊數=30/576×83≈5,然后從A鄉(鎮)的30個村莊中隨機選出5個村莊。
抽樣數量為養殖數量為無限大時的抽樣數量,實際中每個村莊養殖數量數經過調查都是一定的,此時需要用公式na=n/(1+n/N)來校正實際抽樣村數。該公式中na為校正后的實際抽樣個體數,n為表中數值,N為該村實際抽樣個體數。
知道了每個村的抽樣個體數后,還需要把這些數量分配到每戶,按照比例分配的方法進行分配,每戶的抽樣個體數=每戶的養殖數量/該村總的養殖數量×該村抽樣總數。最后都計算完后編制EXCLE表格。
組織采樣人員按照計劃進行樣品采集。
對所采集的全血進行離心,分離血清進行檢測,按照GB/T18646-2002先用琥紅平板凝集試驗(RBPT)進行初篩,出現陽性的用試管凝集試驗(SAT)進行確診。
根據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計算群體陽性率和個體陽性率,為區域劃分提供數據依據。
在動物流行病學調查過程中,確定樣本量的大小是抽樣的關鍵一步。影響樣本量大小的3個因素:預期流行率、置信水平、可接受誤差,除了這3個因素還需要考慮人力、物力、財力,綜合確定樣本量。為保證抽樣的準確性,在選擇村莊、散養戶、個體時都應遵循隨機原則。
[1]農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國家布魯氏菌病防治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A].北京:農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