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忠銘
【摘 要】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電能已經成為了生產和生活中不可獲取的能源,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供電系統運行的質量和安全,已經成為了當前研究的熱點話題。尤其是低電壓問題,在供電所配網供電系統中較為常見,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已經成為了相關工作人員的首要任務。下面筆者根據相關的工作經驗以及理論知識,對此進行詳細論述,助力于供電所配網供電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供電所;配網;低電壓
0 引言
本文對供電所配網低電壓問題的研究,主要從技術、管理、現實三個方面來分析,總結引發低電壓問題產生的原因,并針對性制定解決措施,降低低電壓發生的概率。與此同時,注重設計用電情況的考察和監管能力的提升,規避一些違法、違規用電行為,合理進行電能供應設計和調度,滿足用電需求。除此以外,本文在研究過程中,注重創新,通過信息化管理技術的使用,來增強電網運行的管控水平,具體情況將在下文進行逐一闡釋,以此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參考。
1 供電所配網產生低壓的問題分析
1.1 技術問題
供電所配網處于正常運行狀態時,線路半徑設置對低壓問題的產生影響較大。通常情況下,如果線路半徑接入到負荷中心的范圍較小,則會產生偏相的問題,導致三相負荷在實際工作中分配均衡度較差,出現低壓。在低壓的影響下,相電壓會發生持續降低的想象,難以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致使一些用電設備難以起到,或者啟動之后運行狀態不良,無法發揮其實際功能。尤其是在一些用電高峰時段,供電所需要對臺區的三相電流整體檢測,多數使用的是人工檢測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用電量測定不夠精準。除此以外,用電負載功率對線路三相電流的調整能力影響較大,使其不能及時的對低電壓狀態進行恢復[1]。
1.2 現實問題
由于供電所的服務對象較為固定,在實際用電過程中,無論是工業用電、商業用電還是生活用電,集中用電時間基本相同,這就導致了電能供應不足,出現低電壓問題。通過實際的調查分析,低電壓問題多發生在暑期或者是春節期間,在居民生活用電過程中,每晚的七點到九點之間屬于用電高峰期,容易產生低電壓的問題。除此以外,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供電需求在不斷增加,一些企業或者個人為了降低用電成本,偷電行為時有發生,這也是導致低電壓出現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還影響了用電安全,不利于供電所的統一管控和供電計劃制定。
1.3 管理問題
在電能使用過程中,供電所需要進行有效的配網管控,比如說線路檢查、合理的電能供應設計、線路改造等等,通過這一措施的實現,來增強對配網的管控能力和管控效果,比如說配網自動化改造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手段。而在現實當中,由于供電所監管不到位,沒有及時進行線路檢修和維護、配網自動化改造工程實施不夠全面、對于用電供應方面的峰、谷實際不科學,從而引發電能供應不足,從而出現低電壓問題。
2 供電所配網低壓問題的解決措施
2.1 加強技術升級,促進配網改造
首先,對于配網的相關技術,要進行升級,并對相關的技術應用效果進行嚴格考察和檢測,保證其滿足現實需求,符合配網供電技術標準,比如說線路半徑深入到負荷中心的范圍要合理、實施電能供應的全過程動態管理、使用信息化技術進行供電過程的掌控和調度等等;其次,加強配網自動化改造工程的實施,相關部門要增加有關方面的預算,成立相應的管理部門,對這一工作的落實進行督導和檢查,使其能夠快速完成改造,實現配網供電的智能化、自動化、安全化和規范化;其三,合理優化配網供電的電能供應設計,針對于供電的高峰期和每天的用電集中時間進行峰、谷設計,使用彈性供電模式,可以在這一時期利用儲能技術,來滿足需求,在其他時間進行能量儲存,這樣既可以節約供電成本,還可以滿足用電需求,消除低電壓問題;其四,詳細了解客戶用電情況,合理進行供電規劃,及時對用電需求量的增減情況進行統計[2]。
2.2 加強監管,避免違法違規用電行為的發生
第一,要設置專業、專職的用電監管部門,對于配網用電情況加大檢查力度,尤其是一些違法、違規用電,要嚴肅處理,這不但影響用電質量,造成經濟損失,產生低電壓問題,還會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所以要加強監管力度;第二,制定科學合理的配網供電檢修和維護制度,有專業人員定期對配網運行的狀態、線路、設備等情況進行檢查,及時更換一些性能較差的設備和老化、破損的線路,降低電能浪費,提高供電能力,規避低電壓問題的發生;第三,實施責任制管理,合理分配監管任務,對于出現問題的線路要理性分析問題產生原因,并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獎功罰過,絕不徇私,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2.3 結合實際,有效調節用電高峰期
用電高峰期是產生低電壓問題的多發時段,面對這一問題,需要從以下幾點來改進。其一,對于用電高峰期發生時段要合理定位,并分析發生用電高峰的原因以及預測用電量的最大值,適當增加這一時期的電能供應,增強備用供電能力,保證電能供應最大限值超出高峰期用電量的最大值;其二,對于電能使用量的計量設備要進行改進,使其精準,通過相應的計量數據,來整合判斷實際的用電需求量,為相關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據;其三,加強對用電高峰期的監管,及時發現低電壓問題,及時有效解決,可以設置專職的值班組,負責這一時期的工作,以保證供電系統的穩定運行[3]。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供電網配電所產生低電壓的原因較多,需要從人、機、料、法等各方面來改進和優化,避免低電壓問題的出現。在技術方面要加強城網配電自動化改造工程的推進,注重技術的應用,在管理方面,要加強監督,合理進行供電設計,有效逼出一些違規、違法的用電行為,準確了解用電量和用電高峰,加強管控力度,及時出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供電所配網運行的穩定和安全。
【參考文獻】
[1]劉明忠,洪揚,劉佳鈺,等.基于Open DSS的配電網低電壓問題治理優化策略研究[J].電網與清潔能源,2017(7):64-72.
[2]陳建勝,黃天猛,高兵.防治結合、多措并舉治理“低電壓”[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16(s1):68-72.
[3]鄭佩祥,宣菊琴,王凱,等.基于歸一負荷矩的配電網臺區低電壓治理研究[J].電力科學與技術學報,2015(2):80-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