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玲+祁珂
【摘要】目的 本次實驗將針對鼻內窺鏡下經口徑路小兒腺樣體切除術的手術護理配合進行臨床討論。方法 本次實驗選取了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82例小兒腺樣體切除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式分析,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治療護理方式,觀察組采用鼻內鏡成像技術,隨后對并發癥情況進行原因分析和總結。結果 所有患者都順利完成了手術,且未出現并發癥情況,在隨訪過程中患者尚未出現復發,治療效果良好。從治療滿意度上看,觀察組滿意率為95.1%,對照組則為87.8%,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手術操作結合圍手術期優質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最佳的醫療服務,提升手術的安全性,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對臨床治療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鼻內窺鏡;小兒腺樣體切除術;護理;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7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2..01
傳統的小兒腺樣體切除術是指用腺樣體刮匙經口切除,隨后可通過口腔用腺樣體刮勺進行非直視操作[1],在手術后需進行鼻內鏡檢查,關注是否存在殘留問題。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鼻內窺鏡技術得到了發展,且能夠和顯像系統相結合,對鼻竇手術有了“質”的突破。本次實驗選取了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82例小兒腺樣體切除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回顧式分析,了解手術護理配合的各個方面,提高護理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選取了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小兒腺樣體切除術的患者共82例,并通過回顧式分析進行案例討論。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其中,男性患兒48例,女性患而32例,其年齡范圍在4~1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8±1.5)歲。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上不存在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治療護理方式,觀察組采用鼻內鏡成像技術。在護理方面,對照組實施常的護理,包括術前準備、術中協助和術后觀察組三個部分。觀察組則針對患兒的實際情況,加強心理護理,并根據患者年齡特征進行手術上的指導和協助,為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后康復提供幫助。
1.3 評價標準
本次實驗將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護理滿意度的問卷調查分析,其選項可分為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方面。此外,總滿意率=(滿意+比較滿意)/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就本次實驗結果來看,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了手術,且未出現并發癥情況,在隨訪過程中患者尚未出現復發,治療效果良好。從治療滿意度上看,觀察組滿意率為95.1%,對照組則為87.8%,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 討 論
在實施鼻內窺鏡下經口徑路小兒腺樣體切除術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患兒進行姿勢指導,并進行氣管內插管麻醉,隨后對于存在扁桃體腫大的患兒需要切除扁桃體,并在止血后從鼻孔插入細導尿管,逐步完成各項手術操作,防止對患兒造成二次損傷,并在腺樣體組織吸進刀口內直視下完成切除術。與此同時,手術護理對最終結果具有關鍵意義。
在術前準備的階段,需要貪食患兒,了解其病情程度,心理狀態,并與家屬做好溝通工作,為其講解手術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項,幫助患兒放松心態,能夠接受治療的全過程,從而推動手術的順利進行。與此同時,需要為患者家屬講解各類疑惑,并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心理特征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取得信賴。除此之外,需要做好物品準備的相關工作,包括室溫調節、儀器檢查、手術室準備、常規滅菌處理等,并做好應急方案。在手術過程中,需要采用無菌貼進行氣管插管的固定,做好消毒準備。在連接鼻內鏡顯像系統的時候,需要熟練掌握各項操作要領以及性能、使用方式,在術后需要做好儀器的清洗、維護,為下一次使用提供便利。值得注意的是,在手術中需要配合麻醉師的各項工作,并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實時監控,特別是心電監護和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情況[2]。在處理輸液的同時需要觀察尿量,并做好患兒的保暖工作,為其提供相對舒適的治療護理環境,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手術操作結合圍手術期優質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最佳的醫療服務,提升手術的安全性,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對臨床治療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董春花,李小改.鼻內窺鏡下經口徑路小兒腺樣體切除術的手術護理配合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5,3(20):169-172.
[2] 徐 霞.鼻內窺鏡下經口徑路小兒腺樣體切除術的臨床觀察及手術護理配合體會[A].河南省第十次手術室護理學術會議暨圍手術期安全護理高級研修班論文集.2015(5):1214-1218.
本文編輯:劉帥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