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丹
【摘要】目的 本次對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剝奪的集束護理干預策略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重癥監護室住院的80例睡眠剝奪現象患者,根據其入院編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給予集束護理。結果 實驗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剝奪采用集束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其睡眠質量。
【關鍵詞】重癥監護室;睡眠剝奪;集束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6..01
睡眠是人類正常的生理活動,人們在進行睡眠活動中,疲勞的狀態能夠得到緩解,從而精力也會得到大大的補充[1]。但是重癥監護室患者卻無法擁有正常并且良好的睡眠,常常使得睡眠受到剝奪,大部分患者均在夜間不能入睡,而擇日卻感覺疲勞,長時間如此會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從而影響其健康。因此,本次對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剝奪采用集束護理干預的策略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重癥監護室住院的80例睡眠剝奪現象患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30~68歲,平均年齡(46.65±3.24)歲。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前未服用安眠、鎮靜等藥物。將患者根據入院編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病房護理:醫護人員需要確保重癥監護室環境的舒適,確保隔音的效果,可采用隔音材料使得病房外的噪音進得以隔離,在晚間需要將電話鈴聲以及呼叫器的聲音調到低于正常水平,同時為了避免噪音影響患者的睡眠,可以采用預防干擾的耳塞。同時,需要對重癥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合理的調節,并可以在室內墻壁上掛上字畫及窗臺放置盆栽等,改善室內的環境。
加強醫護人員培訓:為了使得病房內的護理質量提高,醫院需要定期組織對相關醫護人員進行培訓教育,教育的內容有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噪音控制護理等,并開展會談工作,實施經驗交流,確保護理方法的更新和共享。
病理生理因素干預:睡眠剝奪的患者大多情況時因為疼痛而導致入睡困難,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對于疼痛嚴重者應當加強關注,可以遵循醫囑給予鎮痛藥物,或采取更換體位等方式緩解疼痛。對于夜間咳嗽而無法入睡的患者,應當對其進行排痰護理,如拍背、吸痰等。在患者進餐時間段,可根據患者的喜好播放舒緩的音樂,緩解其不良情緒。患者睡眠時,醫護人員可幫助患者進行穴位按摩,取百會、涌泉、勞宮等穴位,以促進患者良好的睡眠質量。
心理護理: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多進行觀察,并積極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做到與患者推心置腹的聊天,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以緩解其焦慮的情緒。為了使得患者增加護理的信心,確保其病情好轉,醫護人員可多告訴患者護理成功的病例,多探視和巡房,讓患者感受到關心和愛護。
1.3 評價標準
顯效:患者睡眠時間得到增加,每日的睡眠時間延長至至少8 h,或>8 h,患者的臨床癥狀(如睡覺困難、容易驚醒、睡眠淺等)均得到顯著改善;有效:患者睡眠得到延長,但低于8 h,為6~7 h左右,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睡眠安穩、基本能在躺下后半小時入睡;無效:患者睡眠質量差,難以入睡,或入睡后容易驚醒,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7.02%,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見表1。
3 討 論
根據相關研究表示,對重癥監護室睡眠剝奪的患者采用集束護理模式,能夠確保其睡眠質量良好。因此,本次在集束護理實施過程中,首先對監護室的環境進行改善,放患者放松心情,幫助其緩解疼痛,促進患者良好入睡。其次,對醫護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教育,以利于護理質量的提升[2]。再次,加強對患者生理方面不適的改善,如進行疼痛護理、吸痰護理,以及利用更換體位和播放音樂等方式讓患者放松心情。最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加強患者的護理信心。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采用集束護理的效果更好,護理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故對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剝奪采用集束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值得臨床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 向 邱,徐素琴,陳華文,等.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剝奪的集束護理干預策略[J].護理學雜志,2013,28(11):32-33.
[2] 裴小芹,吳麗華.神經內科重癥監護室患者睡眠剝奪的集束護理干預策略[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179-181.
本文編輯:張 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