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改玲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預見性心理干預在絕經期取環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絕經期取環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給予預見性心理干預。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取環困難度及不良心理評分。結果 經護理后,實驗組不良心理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取環困難率為8.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預見性心理干預在絕經期取環患者的應用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不良情緒,降低取環困難率,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關鍵詞】預見性心理干預;絕經期取環;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6..01
我國的基本國策為計劃生育,我國婦女常用的避孕措施為放置節育環[1]。絕經期婦女由于機體內激素水平以及相關子宮功能的改變,可能導致節育環發生變形。為了研究分析預見性心理干預在絕經期取環患者的臨床應用,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絕經期取環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絕經期取環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5例。患者均已了解研究內容,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對照組年齡48~58歲,平均年齡(54.18±8.19)歲,帶環時間7~26年,平均時間(12.18±3.19)年;實驗組年齡49~59歲,平均年齡(54.22±8.17)歲,帶環時間7~25年,平均時間(12.21±3.16)年。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給予預見性心理干預,手術前,為患者講解相關注意點,介紹具體的環境,消除患者焦慮以及不安的情緒。手術后,告知患者絕經期取環相關知識,引導患者注意形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進行合理的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態[2]。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取環困難度及不良心理評分。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護理后,實驗組取環困難率為8.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護理后,對照組心理情緒評分為(25.98±11.68)分,實驗組心理情緒評分為(38.28±11.17)分,實驗組不良心理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發生不良反應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預見性護理即有一定計劃和目的的對患者進行護理指導,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習慣,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
我國的基本國策為計劃生育,我國婦女常用的避孕措施為放置節育環。絕經期婦女由于機體內激素水平及相關子宮功能的改變,可能導致節育環發生變形,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生活質量。預見性護理在絕經期取環患者的臨床應用[3],可改善患者緊張及焦慮等負面情緒,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治療,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手術效果。本次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給予預見性心理干預。經護理后,實驗組取環困難率(8.0%)顯著低于對照組(2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對照組心理情緒評分為(25.98±11.68)分,實驗組心理情緒評分為(38.28±11.17)分,實驗組不良心理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發生不良反應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2.0%(P<0.05)。
綜上所述,預見性心理干預在絕經期取環患者的臨床應用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及取環困難率,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樊淑珍,楊志杰.宮腔鏡下圍絕經期婦女取環的心理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3,5(29):204-205.
[2] 陳冬梅,黃 麗,劉富榮.絕經期取環128例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對策[J].中國健康月刊,2012,29(7):117.
[3] 孫少華.中醫護理干預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絕經期婦女節育器取出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2,11(1):111.
本文編輯:張 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