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智
一、王右丞文集
《王右丞文集》又名《王摩詰文集》,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作品集。他的詩與孟浩然齊名又勝于孟浩然,故稱“王孟”。該集收入古詩一百五十首,近體詩二百八十二首,其他各體文章七十二篇。其作品主要以詩為主,早期作品風格雄渾,氣象開闊,有建功立業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生活。晚期作品,則多反映其隱逸生活、閑情逸致等,如“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趙殿成在《王右丞集箋注》曾評:“按陶淵明詩云:‘爾從山中來,早晚發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幾叢菊?與右丞此詩同一機杼,然下文綴語稍多,趣意便覺不遠。右丞祇為短句,有悠揚不盡之致?!蓖蹙S詩意境清幽,色彩鮮明,節奏諧和,字句凝練,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成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
如《贈裴十迪》、《渭川田家》、《春中田園作》等詩,仿佛是一幅幅農家樂的水墨畫,給人美的享受。此外,王維還寫過一些著名的贈別朋友的抒情絕句,如“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另如“紅豆生南國”、“清風明月苦相思”兩首,也均為千古傳唱之作。
宋版的《王右丞文集》真是印刷得太美了,如果用元版的書來比較,那真是高下立判。無論其排列、行距、墨色,不可同日而語。宋版書在印刷史上看真是一道最美的風景。現就我于靜嘉堂閱宋版書(原書藏于清末的皕宋樓)之經眼記錄如下:
王右丞文集一○卷唐王維撰宋刊。其刻工古樸?!锻跤邑┪募吩杏坝〕霭妫阂?,《靜嘉堂文庫稀覯書之七》,1977年雄松堂書店。二,《古典研究會叢書漢籍之部三十二》,汲古書院2005年。
此書淵源:
《王右丞文集》十卷唐王維撰南宋初期刊二冊
尺寸20.3×13.3厘米
序目王右丞文集目錄
版式左右雙邊(15.9×9.8厘米)每半葉十一行每行十七至二十二字不等。版心上記大小字數。注文雙行版心白口雙黑魚尾。上魚尾下記“王”字,下魚尾下記葉數。最下記刻工姓名。
卷中避宋諱凡遇“玄、懸、朗、敬、驚、殷、筐、恒、貞、樹、源”等,皆為字不成。
刻者姓名官先阮光吳正江陵黃石成信杜明余彥余兆劉光等
卷中有顧千里手識文二則:
卷一識文曰:此麻沙宋刻王右丞詩文全集十卷。道光丙戌歲從藝蕓主人借出影寫一部,復遍取他本,勘其得失,雖宋刻亦有誤,而不似以后之妄改,究為第一也。遂題數語於帙端,余文繁不具出。思適居士顧千里(文后有“顧千里以字行”白文長方?。?/p>
卷六后,識文四行,評王右丞與韋蘇州之高低。其文曰:“韋蘇州詩,韻高而氣清;王右丞詩,格老而味長。雖然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無優劣。以標韻觀之,右丞遠不逮蘇州;至其詞不迫切而味甚長,雖蘇州亦不及也?!?/p>
卷四末尾,題前行有吳郡“袁耿曾觀”一行手記。
卷十末,有墨書“泰興季振宜公葦氏珍藏”一行。
卷中有黃丕烈手識文三則:
一、卷六末,黃丕烈手識文三行。其文曰:“第六卷第二首《出塞作》脫一行計二十一字。今據時刻補焉:‘秋日平原好射雕;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此。宋刻之誤不可掩者。辛酉秋孟,蕘圃氏丕烈識?!?/p>
二、卷十末有副頁,上有黃丕烈手識文二則。
其一曰:
此宋刻《王右丞文集》十卷二冊,頃余友陶蘊輝從都中寄來而得之者也。先是蘊輝在蘇時,余與商榷古書,謂《讀書敏求記》中物,須為我購之。今茲八月中旬,有人自北來者,寄我三種書。此本而外,尚有元刻《許丁卯集》及宋刻小字本《說文》。來札云:《王右丞文集》即所謂山中一半雨本;《許丁卯集》即所謂較宋版多詩,幾大半本可見。見余留心搜訪,竟熟讀也,是翁書以為左券而不負余托。惜以物主居奇,必與《說文》并售,索直白金百二,而余又以《說文》已置一部不復重出,作書復之,許以二十六金得此兩書。札往返再三,竟能如愿,不特幸余得書之福,亦重感余友購書之力也。此書作“山中一半雨”本,尚見劉須溪評點元刻,止詩六卷,見藏周香嚴家。香嚴又藏何義門校宋本,亦止詩無文,雖同出傳是樓而敘次紊亂,字句不同,非一本矣。十月十三日,毛二榕坪過訪士禮居,余知其能識古書,出此相質,榕坪并為余言,向見桐鄉金氏本,板刻差大。詩中亦作“山中一半雨”,文則無有也,與此更非一本。益見此刻最在善,而余所藏抑何幸歟。客去,攜書插架,即跋數語于尾。蕘圃黃丕烈識
其二曰:
嘉慶癸酉中秋后八日,偶過五柳居,知新從無錫人買得元刻《劉須溪評點王右丞詩》,即借歸與宋刻對其序次,悉同。擬購之,未知許否也。十四日復翁記。
從上述得知收藏此王集宋版之不易,也說明得到珍貴之古籍,有偶然與必然之機緣也。作為愛書者付出的不但有時是傾家蕩產的金錢,還必備韌性的人文精神。
此《王右丞文集》因源自唐本,刻刊古遠。自唐而降,至清代歷經了許多名人學者、官宦、富商、收藏者之手。卷中有“張欽私印”、“振宜之印”、“季振宜之印”、“乾學之印”、“平陽汪氏藏書印”、“憲奎”、“季銘私印”、“黃丕烈印”、“有竹居”、“謙牧堂藏書記”、“謙牧堂書畫記”、“中文子”、“賞奇閣閱”、“季振宜藏書”、“復翁”、“百宋一廛”、“士禮居”、“蕘圃過眼”、“蕘圃卅年精力所聚”、“顧千里經眼記”、“汪士鐘印”、“歸安陸樹聲所見金石書畫記”、“歸安陸樹聲藏書之記”等近三十方藏書或經眼的印章。
如若把這些收藏者之印一一作研究,那將是一篇博士論文。
清代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二十八卷,是較好的注本。之后,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1年校訂出版,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重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