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巍鵬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檢察院[338000]
[案情]犯罪嫌疑人肖某,男,案發時15歲。2015年,肖某通過QQ與被害人(女,案發時13歲)聊天相識,但從未見過面。聊天中,被害人告訴肖某自己13歲。某日晚上6時許,肖某通過QQ聊天將被害人約到家中。當晚9時許,肖某欲與被害人發生性關系,被害人不同意,并且再次明確告知肖某自己只有13歲,肖某仍然強行與被害人發生了性關系。次日早上9時許,肖某又與被害人發生了性關系。
本案如何處理,辦案部門存在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犯罪嫌疑人肖某不構成犯罪。理由是肖某案發時僅年滿15周歲,雖然明知被害人為幼女,且與其發生二次性關系,但沒有使用明顯暴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性侵意見》)第27條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偶爾與幼女發生性關系,情節輕微、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不認為是犯罪。第二種意見認為肖某的行為構成強奸罪。理由是犯罪嫌疑人肖某與被害人發生二次性關系,均出于奸淫目的,即使沒有使用暴力,但主觀動機卑劣,不符合《性侵意見》第27條規定,應以強奸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速解]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未成年人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處理,應當堅持“雙向保護”原則。《性侵意見》第4條規定:“對于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堅持雙向保護原則,在依法保護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權益時,也要依法保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司法辦案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時,不能片面地維護某一方的權利,而對另一方的利益重視和保護不夠,要認真衡平雙方利益,切實做到未成年犯罪人與未成年被害人并重保護。
《性侵意見》第27條的適用條件,應當從實質內涵上來理解把握。本案是一起較為典型的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對未滿14周歲幼女實施性侵害的案件。其爭議焦點在于,發生性關系時并無使用明顯暴力,能否適用《性侵意見》第27條規定,不以犯罪處理。如果司法人員僅從形式上把握《性侵意見》第27條的適用條件,那么在辦案中仍會產生一定的適用困惑,而唯有從實質上理解和把握該條規定的內涵,才能正確處理這類案件,從而避免引起社會誤解和激化社會矛盾。
一般而言,司法實踐中理解和執行 《性侵意見》第27條,要從四個方面來把握:一是從主觀上講,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與幼女發生性行為,是出于戀愛或者對性的好奇等主觀動機,而非出于奸淫目的;二是就侵害對象而言,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一般只與一名幼女發生性行為,且雙方年齡相近或者相差不太大,否則就極大地超出青少年之間交往戀愛的正常范疇,有悖社會民眾情感和倫理道德要求;三是從犯罪手段來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與幼女發生性行為是出于雙方自愿,沒有使用暴力、威脅、欺騙等手段;四是在危害后果上,未造成涉案幼女懷孕或者身心嚴重傷害后果。
具體到本案,雖然犯罪嫌疑人肖某在與被害人發生性關系時沒有使用明顯暴力,次數也只有二次,但是肖某與被害人僅為QQ好友,并非男女朋友關系,在倆人第一次見面時,肖某就與被害人發生性關系,顯然是出于奸淫目的,而非出于戀愛或者對性的好奇這一主觀動機,犯罪嫌疑人肖某不符合《性侵意見》第27條適用條件,其行為構成強奸罪。
綜上,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與年齡相近或者相差不太大的幼女發生性關系時,即使沒有使用暴力,發生性關系的次數也不多,且沒有造成幼女身心嚴重傷害后果,但并非出于戀愛或者對性好奇的主觀動機,而是出于奸淫目的,應當以強奸罪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