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留法勤工儉學群體接受馬克思主義過程再探討

2018-02-07 02:09:47
中共黨史研究 2018年7期

陳 少 卿

〔摘要〕1919年,李石曾、蔡元培等發起了帶有無政府主義色彩的勤工儉學運動。本文著重研究隨著勤工儉學運動走向失敗,工讀世界社、勞動學會和工余社的部分成員從沖突走向聯合,最終拋棄舊的勤工儉學理想,接受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過程。勤工儉學生很少一開始就接受馬克思主義這樣的激進思想,他們接受馬克思主義可以說是勤工儉學運動失敗的后果,與自身的社會經濟處境密切相關;同時這也是五四運動革命化的一個側面。

〔關鍵詞〕留法勤工儉學;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少年共產黨

〔中圖分類號〕D231;K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3815(2018)-07-0037-11

ARe-examinationoftheAcceptanceofMarxismbySelf-SupportingStudentLaborers
Chen Shaoqing

Abstract: The Work-Study Movement,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anarchistic trends, was initiated by Li Shizeng and Cai Yuanpei in 1919.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uniting the three conflicting organizations of student laborers and their acceptance of Marxism in the wake of the failure of the Work-Study Movement. At the outset, few self-supporting student laborers accepted radical theories such as Marxism. Their acceptance of Marxism was the result of the failure of the Work-Study Movement, and it was also related to their own socio-economic situations. In turn, this contributed to the revolutionization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日本學者石川禎浩的《中國共產黨成立史》一書向世人揭示了日本對中國共產黨建黨史的影響,卻忽視了另外一支重要的力量——當時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中產生的共產黨人*參見〔日〕石川禎浩著,袁廣泉譯:《中國共產黨成立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這些人中包括周恩來、趙世炎、蔡和森、鄧小平等共產黨人的佼佼者。他們來到共產主義的故鄉歐洲,一方面從歐洲文獻中直接獲得革命的理論;一方面作為無產階級一員,他們深受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壓迫,從而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這兩個特征是迥異于同時期國內的中共黨小組成員的。雖然巴黎共產主義小組未能派人參加中共一大,但它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勤工儉學群體接受馬克思主義,是中共建黨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開風氣之先的當屬康拉德·布蘭特(Conrad Brandt) 的論文 《留法歸來的中共黨徒》(TheFrench-returnedEliteintheChineseCommunistParty)*該文是布蘭特教授在1961年香港大學舉辦的“遠東經濟與社會問題研討會”(Symposium on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of the Far East)上宣讀的論文,陳三井等將其譯成中文,題為《留法歸來的中共黨徒》,收入其編的《勤工儉學運動》(正中書局,1981年)一書。。布蘭特通過對法文史料的梳理,認為中國的共產主義者與法共的接觸并不密切,也未見第三國際對他們施加直接影響,“胡志明使周恩來走上馬克思主義之路”的說法值得商榷,尋找其思想轉變的原因還應從法國社會經濟條件的惡化和激進領袖的鼓動著眼。其觀點可謂獨具慧眼。20世紀80年代初,由于相關史料的大量出版,海內外出現了留法勤工儉學研究的熱潮。重要的成果有森時彥《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小史》(以下簡稱《小史》)、陳三井的《勤工儉學運動初探》 (1981年)和《周恩來旅歐時期的政治活動(一九二一—一九二四)》(1985年)*兩文都收入陳三井編:《勤工儉學的發展》,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張洪祥、王永祥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簡史》(1982年)、黃利群的《留法勤工儉學簡史》(1982年)*參見張洪祥、王永祥:《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簡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黃利群:《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年。。 上述研究都注意到了共產主義組織在勤工儉學生中建立的過程,但往往模糊處理他們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歷程。其原因有兩點:一是認定巴黎共產主義小組的成員在組織建立之初就已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而沒有考慮到他們先組織入黨,后精神入黨的特殊情況;二是對后來組成旅歐少年共產黨的各學生團體從沖突到合作的具體過程缺乏深入研究,自然就對其背后思想的轉變也作了簡單化處理。

80年代,舒衡哲以張申府的口述史料為主體,參以其他史料,寫成《張申府訪談錄》*〔美〕舒衡哲著,〔美〕李紹明譯:《張申府訪談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本書的英文版為 Vera Schwarcz, Time for Telling Truth Is Running out:Conversations with Zhang Shenfu,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其中專章論述了張申府在巴黎參與創建黨、團組織的情況。舒衡哲敏銳地發現,巴黎共產主義小組還只是“五四”式的社團,而非根據列寧建黨原則組織的革命政黨,但是由于《張申府訪談錄》聚焦于張申府個人的經歷,對勤工儉學生群體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過程著墨甚少。1994年,鮮于浩所著《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史稿》對于二八運動中以趙世炎為首的勞動學會和以蔡和森為首的工學世界社的矛盾沖突,作了正面研究,并論證了當時并不存在中共旅歐“總支部”;但他并沒有沿著這兩條線索繼續梳理勤工儉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過程。

本文受到既有研究的啟發,試圖結合檔案與回憶錄分析少共成立的曲折歷程,揭示出勤工儉學的現實處境對他們生活抉擇的影響,從而理解他們確立共產主義信念的心路歷程。

一、率先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工學世界社

勤工儉學運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李石曾1909年在巴黎附近的哥侖布(LaGarenne-Colombs)創辦的豆腐公司。李石曾是一名無政府主義者,他認為中國工人組織不興盛,是因為工人教育程度太低;如果想讓工人自我組織,就必須先教育工人。本著這種觀念,李石曾在豆腐公司的工人中“設為以工兼學之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參見《蔡孑民先生言行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98—200頁。1915年6月,原豆腐公司的工人李廣安等人,在法國地狹泊(Dieppe)復制豆腐公司“以工兼學”的模式,發起“勤工儉學會”,宗旨是“勤于工作,儉以求學,以進勞動者之智識”,*陳三井編:《勤工儉學運動》,第70頁。“勤工儉學”之名由此而立。李石曾、蔡元培、吳稚暉等旅法無政府主義者的理想,就是讓勞動者在工作的同時也能通過教育實現個人的改造,進而實現社會的改造。外國學者將這種觀念總結為“把社會革命看作一個教育過程”*〔美〕阿里夫·德里克著,孫宜學譯:《中國革命中的無政府主義》,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77頁。。這是國內工讀主義思潮的源頭之一。

李石曾、蔡元培還針對學生群體設計了只“儉學”不“勤工”的模式。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5月,他們在北京建立留法儉學會和留法儉學預備學校。第一批預備學校學生經過簡單的學習,于同年抵達法國開始儉學。很多人因此實現了進入法國高等院校的愿望。中國第一位女博士鄭毓秀、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李書華、中法大學校長李麟玉都來自這個群體。*參見〔日〕森時彥:《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小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7頁。這個儉學生群體,與“以工兼學”的工人群體是互不交叉的。正如有學者所分析的,雖然蔡元培聲稱欲“興苦學之風”,以“節儉費用,推廣留學”,但每年六七百元的費用把儉學生限制在了富裕階層,這也保證了他們大多數人得以順利完成學業。*參見〔日〕森時彥:《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小史》,第7—8頁。

1916年袁世凱病死之后,因反對帝制流亡法國的蔡元培、吳敬恒、李石曾等紛紛回國。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采取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使北大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在新文化運動中,各種國外思潮涌入中國,而帶有濃烈無政府主義色彩的工讀主義、泛勞動主義在蔡元培、李石曾等人的揄揚下,迅速在青年學生中流行開來。曦園、工讀互助團等就是學生自發建立的工讀主義團體。*關于工學世界社,參見張允侯等編:《五四時期的社團》(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1979年,第361—496頁。關于曦園,參見馮資榮、何培香:《鄧中夏年譜》,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年,第48—49頁。李石曾則走“下層路線”,在北京設“留法勤工儉學會”,在上海、廣州等地設立分會,展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留法勤工儉學會首先在河北蠡縣布里村開辦了“第一預備學校”,招收農民子弟,教授簡單法語和工業技藝,學期一年,學成后赴法勤工儉學,由華法教育會負責介紹工作。繼布里村第一預備學校之后,北京、保定、上海、成都等地的留法預備學校或預備班次第建立。*廉曉潔:《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鉤沉》,《保定學院學報》2013年第6期。李石曾起初在農村辦學,招收的多是青年農民,可見其目的是培養有知識的勞動者;而北京、上海、保定等地的預備學校招收的則多是中等學校的畢業生,這些人赴法的目的就不僅僅是做有知識的勞動者了,其理想大概分兩種:第一種是希望赴歐洲求取真理,從而完善個人、改造社會,這種理想為少數深受五四運動影響的青年所有;第二種是大部分人都有的理想,就是取得晉身之階。科舉廢除后,留洋即是最重要的晉身之階。*參見何炳棣:《讀史閱世六十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9、13頁。不少勤工儉學生希望到法國讀大學、成為高級知識分子。這兩個理想的破滅是相當一部分勤工儉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客觀原因。

1919年3月,留法勤工儉學會將第一批勤工儉學生送達法國。隨著人數激增,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問題逐漸顯露。一方面法國經濟凋敝,工廠開工不足,軍人又大量復員,工作難覓;另一方面勤工儉學生本身對艱苦的勞動沒有思想和體魄的準備。到了1919年12月28日,上海《時報》就稱勤工儉學“萬難實行”*清華大學中共黨史教研組編:《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上,北京出版社,1980年,第116頁。。勤工儉學生盛成回顧自己找工作的經驗說:“才知找工不難,并不要手藝,只要舌頭滾出幾個洋字出來,讓人家聽得懂,雜工‘馬老五’,有的就可做了。”*盛成:《海外工讀十年紀實》,中華書局,1932年,第52頁。“并不要手藝”的工作往往是重體力勞動。熊自難在家書中說:“男體力單弱,初試甚覺不勝其任。蓋每負總在三四十斤,運上運下,周流不息,此不特以力言,即以習言亦非所慣也。然置身數萬里外,衣食住之逼人,寧容稍假?”*張允侯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2頁。即使是學徒工,要想學些技術,也要吃不少苦。熊自難的同鄉王若飛學的是制模。制模工作,“要親倒鐵水(即熔化之鐵汁),稍不謹慎,鐵水落在身上,輕則壞衣,重則肌肉盡爛”,且需長時間在高溫的熔爐邊工作,“熱不可支”*《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上,第223頁。。 有毅力者尚能保證每天抽出時間學習,而意志薄弱者連工作都不能承受,學習更無從談起。《留法勤工儉學生使館請愿記》里提到“詎知一抵法境,與國內所聞之理想勤工儉學方法,大相徑庭”,指的就是這種情況*《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上,第434頁。。 其時來法學生絡繹不絕,僅介紹工廠一項任務,華法教育會便已吃不消。工作暫時無著落的人就住在巴黎西郊哥侖布鎮華法教育會的辦公地點華僑協社。華法教育會還向候工學生發放每天5法郎的維持費,更使得華僑協社人滿為患。甚至有人辭了工作,專以維持費維生。*《留法勤工儉學運動》(2),第827—828頁。當時學生們具有這樣的心態:“他們將我們鼓吹過來,他們便應該管我們的生養死葬。”*《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上,第207頁。

危機已經顯露之際,1920年2月6日,法國中部小城蒙達爾紀*Montargis,法國中部城市,當時有蒙達爾紀、蒙達尼、蒙達爾多種譯法,今譯蒙塔日。本文取“蒙達爾紀”的譯法。又迎來了一批中國留學生。其中湖南人占了多數,湖南人中又以新民學會的成員居多,其領袖便是蔡和森與蕭子升。蕭子升政治觀點溫和,長期在華法教育會做秘書,與新民學會同人無形疏遠,1920年冬回到北京。于是蔡和森則成為學會在法國的唯一核心。蔡和森來法之初本擬在語言學校學習三個月之后,便入廠做工。*《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4—25頁。然而在1920年5月28日給毛澤東的信中,他透露了新的打算:華法教育會可向勤工儉學生借支生活費用,大家打算到無錢可借時再去做工*湖南省博物館歷史部編:《新民學會文獻匯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82頁。。 后來正是工學世界社發起了反對停發維持費的二八運動。由此可以推斷,蔡和森提到的“借款”,就是維持費。在信中蔡和森表示要通過看法國報刊雜志,研究社會主義、工團主義、無政府主義和德謨克拉西。通過幾個月的學習,到了8月13日的信中,蔡和森已經明確主張無產階級專政了。

在蔡和森、蕭子升等離湘赴法之前,新民學會就決定吸收外省成員,并在法國發展組織*《新民學會文獻匯編》,第122頁。。這個決議的具體落實,就是1920年3月成立的新民學會外圍組織——勤工儉學勵進會;當年7月,工學勵進會又改組為工學世界社。于是在留法學生中形成了一個以工學世界社成員為主的派別。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危機日益顯現,工學世界社也在激進化。12月27日,工學世界社召開大會,蔡和森發表長篇演說:“主張無產階級專政,社會大革命;否認無政府主義為理想的烏托邦主義”。李維漢則針鋒相對地宣揚無政府主義:“從個性為出發點,主張社會建設在健全分子上面。”眾人最終認同了蔡和森的主張,決定以馬克思主義作為工學世界社的指導思想。*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編:《黨史研究資料》第5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2頁。當時法國華人的情形與國內相同,很少有宗奉單一主義的學生團體。各派思潮相互激蕩,處于混沌的狀態。工學世界社是最早統一了意識形態的旅法學生組織。巧合的是,同月工人國際法國支部在圖爾召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分裂,多數派成立了法國共產黨,可見當時法國社會環境是趨于激進的,工學世界社乃至整個勤工儉學生群體趨向馬克思主義也與這個大環境有關。

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看,勤工儉學就是放棄階級革命,在資本主義制度的框架內從事個體改良,是沒有出路的。勤工儉學運動本身就是無政府主義理想的產物,工讀結合又恰好是中國無政府主義者大力宣揚的生活方式。工學世界社奉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就等于否定了勤工儉學要達到的理想。后來工學世界社和勞動學會的爭論,實質就是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的爭論。

二、工學世界社與勞動學會:從沖突到聯合

1920年12月27日,蔡元培來到法國。很可能是在他的授意下,巴黎華法教育會在1921年1月7日致函北京華法教育會,陳述勤工儉學的困難情形,請其商請教育部暫行停送學生赴法。不久,教育部果然發出了停送赴法留學生的布告。*《教育雜志》十三卷第二號,1921年2月。1月12日,蔡元培又以巴黎華法教育會名義發出通告,辨明華法教育會、留法勤工儉學會和留法儉學會的區別,并代擬了儉學會、勤工儉學會會章。1月16日,他再次發布通告,宣布華法教育會與學生脫卸經濟關系,不再發放維持費。*《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上,第399頁。通告一公布,學生立時分為反對和支持兩派。

以蔡和森為首的工學世界社反對蔡元培的通告,發出《蒙達尼勤工儉學同人意見書》。其原文已佚,但通過對手反駁它的文字,仍能推知其大概內容:一是“作工不能達到求學的目的”;二是“社會革命”,要求平等的生存權、求學權,消滅官費生、勤工儉學生、華工的“階級差異”;三是“請補官費”,即要求發給勤工儉學生每人每月400法郎,共支付四年。*《留法勤工儉學運動》(2),第829—835頁;金德群編:《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第1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527—528頁。同為毛澤東好友的李立三不同意蔡和森的主張。他寫了一篇《讀〈蒙達尼勤工儉學同人意見書〉》,發表在2月19日的《旅歐周刊》上。李立三認為,勤工儉學不僅可行,且當繼續擴大,要求官費的人,不是向軍閥“呼號求救的懦夫”,就是與軍閥“坐地分贓的強盜”*《留法勤工儉學運動》(2),第829—831頁。。趙世炎看到李立三的文章,感到志同道合,便致信約見李立三。2月下旬,以趙世炎、李立三為核心的勞動學會成立。勞動學會的骨干大多也是北京工讀互助團的成員*如陳公培、王凌漢、劉伯莊、劉伯堅、任卓宣、蒲照魂等。參見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編:《趙世炎百年誕辰紀念集》,中共黨史出版社,2001年,第59頁。, 主張響應蔡元培的通告,自籌對策,堅持工學。工讀互助團是蔡元培、李大釗等發起的踐行無政府主義思想的社團,勞動、互助是它運行的基礎。團員的勞動收入被集中起來,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制度。*參見張允侯編:《五四運動時期的社團》(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9年,第360—528頁。勤工儉學本身就是“工讀互助”理想的另一種實踐方式。勞動學會會員熊自難在致父母的信中道出了他們的想法:“因為工作的生活,說來實在是一種人的正當生活。日出而作,日末而息,與世無爭,與人無忤,實在非常的有秩序,非常的清潔。”*《留法勤工儉學運動》(2),第228頁。李立三回憶,勞動學會原擬的名稱是“共產主義同盟會”,但創始的八人中有人還不信仰馬列主義,只好改稱*《趙世炎百年誕辰紀念集》,第80頁。。

兩派意見針鋒相對,“日寄傳單于各處,互相攻訐”*《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上,第399頁。。 勞動學會說工學世界社是懦夫、強盜,工學世界社則謂趙世炎和李立三被陳箓(即中國駐法公使)收買。*《趙世炎百年誕辰紀念集》,第80頁。此時,工學世界社發起的請愿運動已經在緊鑼密鼓地串聯中。2月28日,各地學生四五百人來到巴黎,涌向中國駐法國公使館請愿,直接向公使館提出“每月四百佛郎四年為限”的要求。公使館做了部分讓步,答應除自愿遣送回國之20余人外,暫時每人每日發5法郎維持費,“于是請愿團四五百人,即紛紛瓦解”。*《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第1冊,第527頁。后來有人稱這次運動為“二·二八運動”。“二八運動”是當時的習稱,本文沿用當時的說法。工學世界社社員不過數十人,而參加運動的人數多達四五百之人。可見多數人的請愿只是討價還價,相對溫和,中國公使館和法國政府也未用強硬手段彈壓。這是二八運動與之后發生的里大進軍的本質不同。二八運動以工學世界社的失敗告終,勞動學會成為勝利者。隨后在勞動學會的主導下,勤工儉學會成立,趙世炎等骨干分子紛紛離開巴黎,到法國東部的工業重鎮克魯鄒(LeCreusot)勤工儉學。

二八運動后,兩派并未立即攜手,而仍互相攻擊,各自擴張勢力*鄭超麟:《鄭超麟回憶錄》(上),東方出版社,2004年,第368頁。。例如,站在勞動學會一邊的張申府向蔡和森發起了筆戰*《張申府訪談錄》,第134頁。兩篇筆戰文章,即張崧年:《英法共產黨——中國改造》,收入《張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頁;蔡和森:《馬克思學說與中國無產階級》,收入《蔡和森文集》,第74—79頁。。兩派聯合的契機到1921年的夏初才出現。這年3月初,北京政府專使朱啟鈐、財政部次長吳鼎昌來法,滯留巴黎數月,與法國政府秘密談判借款和購買軍火事宜。6月中旬,法國媒體披露了這一情況,引起了中國留學生的注意。陳毅就是此時從一個法國朋友加埃尼口中得知中法借款之事*劉樹發主編:《陳毅年譜》(上),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頁。。周恩來也是6月中旬從法國報紙獲悉此事,并同趙世炎、蔡和森等聯絡旅法華人各團體負責人共商對策*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898—1949)》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49頁。。此時,工學世界社開始向勞動學會靠近。據鄭超麟回憶,初夏某日,勞動學會的汪頌魯主動拜訪工學世界社的尹寬、鄭超麟,邀請二人參加“通信圖書館”,以示友好。尹、鄭二人雖然答應下來,但與汪會面談話中夾雜著冷嘲熱諷,并不愉快。可見這次會面是兩派較早的溝通,而時間正與中法借款一事泄露的時間吻合。6月30日,各界華人拒款大會在巴黎召開,8月16日又召開第二次拒款大會。拒款運動只是兩派捐釋前嫌的臺階。然而,這個運動很快就被“更大的群眾運動”取代了。*《鄭超麟回憶錄》(上),第370頁。

三、里大進軍: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關鍵事件

民族主義是各旅法華人團體的最大公約數,幾乎所有旅法華人團體都參加了拒款運動,工余社、醒獅派、工學世界社、勞動學會實現了大聯合。直到1923年,在反對列強共管中國鐵路的運動中,團旅歐支部仍與醒獅派有著密切合作。*旅法華僑拒絕中法借款的宣言由曾琦和周恩來商酌擬定,宣言草稿中號召“實行罷工、罷市、罷租,以推倒軍閥,另組織國民政府”是雙方一致贊成的。參見陳正茂等編:《曾琦先生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第1365頁。那么為什么單單是工學世界社和勞動學會合流呢?這就關系到上文所說的“更大的群眾運動”,即1921年9月發生的里大進軍事件。

“里大”即里昂中法大學,是李石曾、吳稚暉等牽頭,游說當時的北洋政府、廣東軍政府、法國政府共同出資創辦的海外大學。吳稚暉在《海外中國大學末議》中特別提到“派遣留學與海外自設大學兩不相同,兩宜并行”,二者互相不能取代。*參見《勤工儉學運動》,第323—343頁。里大本非為勤工儉學生而設,勤工儉學的目的是造就技術人才,而里昂中法大學是為造就高等人才而設的,二者涇渭分明。占領里大只是他們解決勤工儉學問題的一個策略。*葛夫平:《關于里昂中法大學的幾個問題》,《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5期。站在校方的立場,此說自然能夠成立。然而從勤工儉學生的角度講,則并非如此。上文已經提到,中等學校畢業生們來法勤工儉學的初心,有的是想改造個人和社會,有的希望出人頭地,并不甘心只做一介技工。當時西人將“勤工儉學生”譯作“self-supportingstudent-labourers”,即認為這些人是“labourers”(勞工),這和吳稚暉想法一致。而中國人認為他們是“學生”。一個是“以工兼學”的定位,一個是“以工濟學”的定位。陳延年致信國內友人,批評華法教育會的人員:“談科學盡說些工業、農業的門面語,至于科學自身的真價值及其特殊方法,似乎一無所知,一無所研究”*《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上,第202頁。。蔡和森埋頭“猛看猛譯”,拒絕做工*《新民學會文獻匯編》,第86頁。。賀果工余時間雖然讀《共產黨人》和《俄國的布爾什維克》,但仍然堅持做幾何練習題,還考慮向本縣有錢人借款讀書*參見《黨史研究資料》第5輯,第25—27頁。;鄭超麟翻譯愛彌·法格(EmileFaguet)的新作《文學入門》,寫信給胡適,詢問他主編的《世界叢書》需要不需要這部譯稿*《鄭超麟回憶錄》(上),第356頁。。陳毅被提拔為技術工人,馬上盤算著攢了錢考大學*參見聶元素等編:《陳毅早年的回憶和文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36頁。。

無論如何,勤工儉學生都希望能進大學深造;如果不能進正宗的法國大學,至少可以進里大。克魯鄒學生爭回里大的宣言中提到,李石曾和蔡元培都曾宣布,里昂中法大學是為已經在法的學生所設*《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上,第528頁。。華法協社墻上掛出李石曾的來信,承諾“將來里大……諸君工學不成問題”*盛成:《海外工讀十年紀實》,第46—47頁。。 顯然,李石曾本人或是華法教育會其他工作人員,為了穩定一觸即發的局勢,不得不畫出一張大餅。工學世界社社員聶榮臻早在1920年春天就寫信給父母,告訴他們自己想進法國化學大學,如果此校進不去,則“俟里昂大學辦成,即住此校”*周均倫主編:《聶榮臻年譜》(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第20—21頁。。可見在聶榮臻心目中,至少還有中法合辦的里大“兜底”。很可能在時人看來,里大就是一個“兜底”的選項,如果連此“兜底”的選項也發生問題,那么出現普遍恐慌乃至釀成風潮就不可避免了。求學心切的勤工儉學生為了爭取進入里大,開始組織起來。1921年5月30日,向警予、蔡暢等向國內發出了《留法女生對海外大學之要求》,將進入里昂中國大學的愿望宣示全國*《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下,第519—524頁。。8月,克魯鄒工廠勤工儉學生發表《爭回里比兩大運動團宣言》。工學世界社和勞動學會兩派雖然出發點不同,但是有著共同的訴求——進入里大求學;也有著共同的身份——勤工儉學生,這是他們相互接近的最根本的條件。李季在巴黎時,就敏銳地覺察到了留法學生的“此疆彼界”:“老留學生看不起新留學生,官費生看不起自費生,而自費生又看不起勤工儉學生。”*李季:《我的生平》(一),亞東圖書館,1932年,第280頁。歧視是雙向的,陳毅、盛成的回憶顯示,勤工儉學生同樣看不起其他群體*聶元素等編:《陳毅早年的回憶和文稿》,第20頁;盛成:《海外工讀十年紀實》,第42—44頁。。 勞動學會和工學世界社兩派的理想雖有分歧,但現實訴求與社會地位是一致的,溝通合作最為容易。蕭三、李立三都提到,趙世炎曾訪問蒙達爾紀,他們一起討論了共產主義,且“盡歡而散”*蕭三:《珍貴的紀念》,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30頁;李立三:《回憶趙世炎同志》,《趙世炎百年誕辰紀念集》,第82頁。。 從上文分析看,這次會面能“盡歡而散”,如果不是事后的粉飾,那么應該是之前有了初步溝通。所以,這次訪問應該是在拒款運動開始之后進行的。7月,蔡和森的湖南同鄉李立三又以勞動學會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工學世界社的年會*唐純良:《李立三傳》,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2頁。,預示著兩派合作的深入。

1921年8月20日,北京政府駐巴黎領事館宣布:自9月15日起停止發放每天5法郎的維持費。對于找不到工作又想繼續求學的勤工儉學生來說,最理想的出路就是進里昂中法大學讀書。停發維持費的傳言在里大即將開學之際傳出,直接引發了占領里大運動。9月6日,200多勤工儉學生在華僑協社開會,決議要求無條件開放里大。14日,傳說停發維持費的前一天,駐法公使陳箓和學生對話,聲稱絕不會停發維持費、不會遣送學生回國。事實上,維持費并未在15日停發。關于勤工儉學生入讀里大,陳箓同意章士釗“嚴格考取”的辦法。勤工儉學生或疲于做工,或忍饑挨餓,大多學業荒疏,不同意考試入學。9月17日,他們集會成立了各地勤工儉學生聯合委員會,提出三個口號:誓死爭回里大、絕對不承認部分解決、絕對不承認考試。*《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下,第535—536頁。19日,聯合委員會得到消息,吳稚暉帶領的里大學生將于24日入校。20日夜間,在蔡和森、陳毅、趙世炎、陳公培等人率領下,116人的先發隊分兩批出發,次日凌晨抵達里昂,占領了里大校舍,史稱里大進軍。當時學校尚未開學,只有庶務褚民誼在校。褚民誼一邊周旋,一邊向各方通報。第二日,法國警察包圍了學校,將先發隊押到兵營。在押的同學公推趙世炎等十人作為代表,與吳稚暉談判。吳稚暉提出了逐步分批解決的方案,代表唯恐被各個擊破,拒絕了吳的方案。最終談判破裂,10月15日,104人被押解回國。談判代表之一趙世炎僥幸逃出,得免回國。*參見《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下,第553—570頁;陳敬堂:《“進占里大”事件與中共旅歐總支部之成立》,黃嫣梨:《張若茗研究及資料輯集——“女愛會”、“覺悟社”與“共青團”的婦女先鋒》,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7年。同日,維持費停發*《王若飛文集》,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2頁。。

里大進軍失敗后,因為既無維持費又無法上學,多數勤工儉學生雖迫于生計繼續做工,卻看不到前途。10月21日,勤工儉學生蒲照魂自殺。他是趙世炎在北京工讀互助團的舊友、又是勞動學會的同志。趙世炎感到內疚萬分,寫信給勞動學會的同人:“我沒回國對不起百多人,我不死對不起照魂!”*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編:《趙世炎文集》,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1頁。據說他與曾琦談起此事時“為之淚下”。學生領袖們威信掃地。群眾“不去反對敵人的殘暴和狡詐,而去反對自己的領導人”——認為他們無能,懷疑他們叛賣。工學世界社的領袖李維漢、汪澤楷、薛世綸、尹寬、王若飛等都不敢住在廠方提供的宿舍中,而是另在蒙達爾紀城中賃房居住,為的是避免和群眾照面而引起他們的反對。*《鄭超麟回憶錄》(上),第372—378頁。勤工儉學的理想就此崩塌。

四、最終接受馬克思主義

舊理想的破滅,為新理想開辟了道路。馬克思主義所倡導的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在當時看來過于激烈,很少有勤工儉學生一開始就接受。對于他們來說,里大進軍的失敗成為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契機。兩種不同類型的勤工儉學生在此后不約而同地轉向了馬克思主義。

第一種是本有其他信仰的,如趙世炎、李合林和陳氏兄弟(陳延年和陳喬年)。趙世炎從里昂逃出后,到北方省做工,經歷了一個消沉的時期。他本已加入巴黎共產主義小組,與張申府和陳獨秀聯系密切,在克魯鄒做工時就收到國內寄來的《共產黨》。里大進軍后,在陳獨秀和張申府的引導下,趙世炎徹底拋棄了工讀主義的理想,正式承擔起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1921年底開始,趙世炎即聯手周恩來籌備旅歐青年團(即后來的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到1922年4月,趙世炎辭去工作,專為此事奔走。*《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下,第839頁。在他的影響下,前勞動學會的大多數成員加入了少共。

李合林和陳氏兄弟來法之初都信奉無政府主義,是工余派的骨干。1920年8月,陳公培初到法國,將陳獨秀的介紹信給陳延年看,陳延年不屑地說:“獨秀那個人,你別理他!”陳公培認為:“大概是對陳獨秀在國內籌備組織共產黨一事,表示不滿。”*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史研究室、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編:《“一大”前后——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前后資料選編》(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565頁。從不滿共產黨,到轉向共產黨,陳氏兄弟和李合林的變化與里大有直接關系。當時里大在校生只有130人,多靠請托入學,程度極差,開學初期完全是一所語言補習學校,有一級還要從字母教起。*劉焱編:《周恩來早期文集(1912.10—1924.6)》下卷,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362頁。這種情況使得章士釗此前宣稱的“嚴格考取”成了笑話。另外,學校管理混亂,學生生活頹廢,也令人齒冷:

還有夜間,十一點以后息了電燈,大家點洋燭,早晨十點還有人沒起床,或是清夢未醒,或是藏在被窩里看小說。所以早晨吃稀飯的人總不到一半。講堂上的功課,自然也可以自由去聽不去聽了。*《周恩來早期文集(1912.10—1924.6)》下卷,第363頁。

這篇里昂中國大學參觀記由周恩來加了按語轉載在1922年3月10日的《益世報》上,其最初發表的刊物正是《工余》雜志。陳延年、李合林是工余社的骨干,這篇參觀記亮明了他們對里大的失望和厭惡,也暗示了無政府主義者轉變的可能。這篇文章刊出不久,就發生了震動國內外的李合林刺殺中國駐法公使陳箓事件。

李合林,又名鶴齡,1920年來法勤工儉學,因資斧告乏,到巴黎華法教育會當司書生。1921年12月間由華法教育會書記李光漢薦至鄭毓秀處任書記。1922年3月19日,中國駐法公使陳箓到鄭毓秀寓所參加鄭的生日宴會,宴會結束時,李合林持手槍沖出,向陳箓所乘汽車中連開三槍,打傷陳箓的夫人和同行的張弧*許多材料把“張弧”寫作“章祜”或“張瑚”,不確。張弧(1876—1937),字岱杉,浙江蕭山人。1921年起任梁士詒內閣財政總長,張弧到法是為了代表中國出席“認諾財政大會”。刺殺案詳情,請參考《曾琦先生文集》,第949頁;《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上,第711—715頁;張振華:《憶八十六年前發生在巴黎的一段公案——李鶴齡行刺陳箓始末》,成都市人民政府參事室編:《蓉參史料》第2集,1990年,第132—135頁。。從李合林的供詞中,可以看出這件事仍然是里大進軍事件的余波:“陳箓為中國一腐敗而專橫之官吏,既密謀賣國借款,又特別苛遇學生。上次大學請愿赴里昂之同學被驅逐回國,純為陳之罪惡,乃毫未聞彼有悔過之表示,故予蓄意除之。”巴黎警方從李合林的行李中搜出列寧、托洛茨基等人的照片,又在他的日記上發現克魯泡特金的格言及其黨人姓名,于是懷疑他是“過激黨”。*《曾琦先生文集》,第949頁。刺殺事件前后李合林的思想剛完成轉變。后來李合林加入中國共產黨,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之際遇害。

李合林行刺被捕事件,深深震動了陳氏兄弟。1922年4月26日,趙世炎致信陳公培:

李合林事后,安那其朋友奮然而起。但以我觀察,有一部分之安那其傾向頗變。其最著者為大陳——延年——趨向極為可愛,近日他們所出的《工余》雜志,竟高呼暗殺……革命……氣魄可欽。*《趙世炎文集》,第81頁。

4月30日,他再次致信陳公培,強調“法國舊時安那其如二陳等近時傾向大變,望你們有私人關系者,速來信接洽(即以青年團為題)”*《趙世炎文集》,第82頁。。果不其然,6月3日少共成立大會上,二陳已經是與會代表了。這其間說服過程中有怎樣的曲折,筆者未能找到材料,不能妄斷,但可以清晰地看出,當社會現實使得“教育”一路走不通時,“先革命后教育”的想法就會產生,無政府主義的信念走向崩塌、馬克思主義信仰確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傳統觀點將他們的轉變歸功于趙世炎的說服*張洪祥、王永祥:《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簡史》,第121—123頁。是一種倒果為因的解釋。

第二種是游移不定的中間派。他們來法國是為求晉身之階。陳毅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過程可作為中間派的代表,他用一個“逼”字道出了中間派信仰馬克思主義、參加革命的原因。1920年春陳毅進入施奈德公司的一個工廠,最初當雜工,幾天就難以忍受,決心還是等略有積蓄再去讀書。他還參加了1920年五一節的罷工,思想逐步向蔡和森靠攏。不久,陳毅的心態又起了變化:

到工廠3個月后,被提為技術工,工資也增加了,沒有什么額外的負擔,開始有了點積蓄。這時候又自滿陶醉起來,感到自己有辦法,有前途,可能爬上去,可以當個文學博士。所以又不大愿意和搞革命的人來往,怕被別人利用,要自己走出一條路子來。下了工號補習法文,讀文學作品,想搞文藝。*《陳毅早年的回憶和文稿》,第35頁。

與大多數人一樣,陳毅來法的動機很大程度上是想“爬上去”。然而1921年2月陳毅遭到解雇,陷入窘境,隨后參加二八運動,不久又參加了工學世界社,并成為里大進軍的一員驍將。他追述自己參加革命的動機時,連用了兩個“被迫”:

只是后來法國發生經濟危機,工廠緊縮,自己被拋上街頭,后來又被押送回國,才被迫放棄了文藝救國的夢想,被迫參加了革命。從這種意義上講,干革命是被逼上梁山的。*《陳毅早年的回憶和文稿》,第35—36頁。

與留法勤工儉學生相比,其他留學生群體絕少革命者。能夠自費留學歐美者,往往家資富厚,難以產生革命傾向。而以庚款等公費留學者,也不免同下層社會隔絕。對于留學社會的真面目,難有深刻體察。*唐德剛:《胡適口述自傳》,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60頁。因為留法者多是勤工儉學生,而留英者多是自費和公費,所以王光祈斷言:留英學生造成資本主義,留法勤工儉學生造成勞動主義,將來此兩種主義在中國必有短兵相接之一日*《黨史研究資料》第5輯,第31頁。。這一現象,體會最深的還是實際做學生運動的領導人。李富春總結道:

旅歐的學生中,在一般官費生同自費生我們的活動力量比較難插入,在旅歐的團體中,官費生與自費生少極了。幾乎全體都是勤工儉學生。在這一點我們很可以看出唯物史觀的論證:思想行動是由生活條件決定出來的價值。*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共黨史資料》第63輯,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7年,第6—7頁。

周恩來雖不是勤工儉學生,但與他們關系密切,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過程與第二種情形相同。他本不喜談主義,自謂“談主義,我便心跳”*《周恩來年譜(1898—1949)》上卷,第49頁。。1921年1月30日,周恩來在給表兄陳式周的信中說:“主要意旨,惟在求實學以謀自立……至若一定主義,固非以弟之謀學所敢認定者也。”*《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第241頁。到了1922年3月,他的想法已經徹底改變:

我認清C.ism確實比你們晚,一來因為天性富于調和性,二來求真的心又極盛,所以直到去年秋后才定妥了我的目標*《周恩來早期文集(1912.10—1924.6)》下卷,第373頁。。

“去年秋后”,正是占領里大的104人被遣送回國的時間。占領里大無疑是使周恩來成為堅定的共產黨人的最重要的外因。1921年底,周恩來和趙世炎托人帶信約在蒙達爾紀的李維漢到巴黎會面,商議成立旅歐青年共產主義組織一事,議后決定分頭籌備*《周恩來年譜(1898—1949)》上卷,第48頁。。

需要指出的是,當時的勤工儉學生,甚至大部分中國留學生有左派的思想基礎。勤工儉學生轉向馬克思主義,離不開歐洲社會氛圍整體左轉的大氣候。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的歐洲,百業凋敝,舊的資產階級民主自由思想失去了吸引力,各種左派思想盛行,工人運動風起云涌,而法國尤甚。許多勤工儉學生都閱讀過宣傳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書籍報刊。國內五四運動也受歐洲影響,有濃厚的左派色彩,勤工儉學生讀到的從國內寄來的《新青年》等中文刊物也是有左派色彩的。鄭超麟是1919年赴法的福建半官費生,他觀察到,和自己同批赴法的福建學生,與外省學生比起來相當保守,但是到法國一年后,幾乎全寫白話文、談新思潮,還有人信仰了共產主義*《鄭超麟回憶錄》(上),第165頁。。1920年春季的法國大罷工震動一時,許多勤工儉學生都曾和法國工人一道參加當年的五一節罷工游行。在當時的歐洲大陸,德國、奧地利等國都是民主社會主義者占優勢,而法國主要的社會主義政黨工人國際法國支部(SFIO)則是馬克思主義者占多數。法國工人運動中濃厚的馬克思主義傾向,無可避免地會影響到中國的勤工儉學生。1920年12月,工人國際法國支部在圖爾召開大會,多數派成立了法國共產黨。后來趙世炎、陳延年等人還通過胡志明的介紹加入了法共。*《蕭三文集》,新華出版社,1983年,第99頁。所以,當時身在法國的勤工儉學生受到這個環境影響,容易接受馬克思主義。

內外條件既已具備,馬克思主義在勤工儉學生中得到了快速傳播。1922年6月3日,少共在巴黎成立。此后勤工儉學生人數急劇萎縮,而少共成員的數量卻在逆勢大增。1922年6月,少共成員人數占勤工儉學生總數的2%左右;1923年初,達到了7%左右;到了1924年初,則已接近20%。*關于少共的人數:1922年6月,出席少共成立大會的代表有18人,全體成員應該不超過40人,因為1923年2月的臨時代表大會有代表42人,而全體成員只有72人;1923年初人數為72人,其中華工2人,參見《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第2冊下,第844頁;1923年底,有164人,其中華工40余人,參見《中共黨史資料》第63輯,第5頁。有一部分成員在德國和比利時,但大多數人仍在法國。關于留法勤工儉學生的人數:1921年里大進軍前夕周恩來調查的數字是1579人,參見懷恩選編:《周總理青少年時代詩文書信集》下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48—149頁;1921年12月26日《申報》的記載是“一千七百余人”;1922年11月,中國留法勤工儉學生總會調查得出的數字是“九百二十人”,《申報》1923年1月28日;1923年8月19日《申報》顯示,留法勤工儉學生只剩“七百余人”。

五、結 語

馬克思主義對于20世紀20年代的人類社會還是一種極為激進的思想,即使是血氣方剛的青年學生也很難遽然接受。面對五四運動中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外來學說,中國知識青年的思想也處于龐雜混沌、變動不居的狀態。強調個人改造和解放的無政府主義思想,一開始比馬克思主義更能吸引青年。勤工儉學運動就是無政府主義理想在歐洲的實踐,其發起者就是老一輩無政府主義者李石曾、蔡元培、吳稚暉等人,而參與者也有不少受無政府主義理想感召的青年,到歐洲之前就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青年幾乎沒有。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聞名、受委托在西歐發展黨組織的張申府,也一度沉迷于弗洛依德的學說,甚至把性沖動和自我沖動作為改造社會的根本,*《張申府文集》第3卷,第50頁。遑論其他人。舒衡哲評價共產主義小組時期的中共:

參加者并沒有放棄舊有的組織和思想,共產黨不過是五四運動高潮時另一種活動而已,并非取代已有的活動*《張申府訪談錄》,第109頁。。

因為勤工儉學運動的組織者送人出國一味求多,對運動的估計過于樂觀,再加上勤工儉學生自身對工廠勞動的主觀準備不足,所以運動開始一年多就陷入危機,不少學生無工可做,做工也僅能糊口,求學希望渺茫。工學世界社受這一危機的刺激,又受法國傾向馬克思主義的工人運動影響,在蔡和森的領導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掀起了爭取求學權的二八運動。但是此時的危機暴露還不充分,趙世炎等抱有無政府主義理想的勤工儉學生仍然堅持勤工儉學,并與工學世界社產生了爭論。但畢竟兩派社會經濟地位相同,又都面臨爭取求學權的問題,所以很快通過拒款運動捐棄前嫌,共同發起了爭取入讀里昂中法大學的里大進軍。里大進軍的失敗標志著勤工儉學理想的破滅,證明了由完善個人入手改造社會的路走不通,所以主張階級革命改造社會的馬克思主義就成為最吸引勤工儉學群體的選擇。于是在里大進軍失敗后,勤工儉學群體的幾個重要派別聯合起來成立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標志著先進的青年學生開始集體轉向馬克思主義。國內五四運動的革命化是通過國共兩黨的政治宣傳和蘇俄的推動實現的;而勤工儉學運動的革命化是勤工儉學生親身作為無產階級一員參加和集體抗爭達成的,有先經歷實踐、后接受理論的特點。本文側重從前人論述較少的社會經濟角度考察勤工儉學群體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但必須指出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戰斗性,才是勤工儉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原因。社會經濟條件只是提供了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直接原因和具體語境。理論提供方向,生活提供決心。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實踐的學說。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信仰都要經歷生活的鍛打。留法中國共產主義者的信仰是與最現實的生活直接聯系的,但它并不因此而卑微;相反,它因此獲得了最鮮活的血脈和最持久的生命力。他們中涌現出了一批最為堅貞的共產黨人,并不是偶然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一级爆乳无码av| 久青草网站|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丝袜亚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一区 |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99热免费在线|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婷婷综合亚洲|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91久草视频|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精品网站|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a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91色国产在线|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91青青视频|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在线中文字幕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av在线人妻熟妇|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综合网|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最新在线| 精品国产www| 国产精品香蕉|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午夜不卡视频|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自拍另类|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欧美色视频日本|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99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国产欧美另类|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www.国产福利| 国产成人夜色91|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色综合网址|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