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勇(陜西省漢中監獄政委)
五大改造新格局是對新時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獄制度的重大發展,是關系監獄工作理念、模式和方法的一場深刻變革,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司法實踐意義。筆者欲從全面認識構建改造工作新格局的必要性、全面把握深刻內涵、全面領會內在聯系等方面,就如何構建五大改造新格局的實踐路徑,進行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一些粗淺的認識和看法。
司法部提出的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統籌推進監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勞動改造的工作要求,抓住了監獄改造罪犯工作的根本問題,拓展和深化了監獄改造罪犯工作體系,是新時代黨的方針政策在監獄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監獄工作的指導原則和努力方向,體現了監獄的本質屬性和重要功能。在世情、國情、黨情、社情、獄情均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構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具有很強的必然性。筆者認為,這種必然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黨對監獄工作的絕對領導的政治屬性體制基礎所決定的必然要求。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做好新時代監獄改造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對監獄工作的絕對領導,要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根本要求,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監獄作為國家機器、專政工具、政治機關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其必須加強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自覺服務和尊崇于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監獄工作的組織原則、法定職責和紀律要求,也決定了監獄機關應當構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監獄工作五大改造新格局,促進監獄工作的全面發展,充分體現新時代監獄工作的政治高度,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政治責任,是堅持黨對監獄工作絕對領導的根本體現。
(二)監獄工作面臨新形勢新情況的復雜性、嚴峻性所決定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國家刑事執行法律政策幾經修訂有了許多新的變化。改造對象、押犯構成變化很大,諸如終身監禁類罪犯、限制減刑類罪犯、死緩無期類罪犯、涉黑涉惡類罪犯、危安暴恐類罪犯、邪教極端類罪犯的增加,對監獄的傳統改造工作理念、日常改造秩序、監管危險難度以及監管安全設施提出了新的挑戰。提高監管安全系數、調動罪犯改造積極性,已經成為監獄機關新的研究課題和任務。想要很好的克服和解決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就需要因勢而謀、順勢而為、乘勢而進,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增強對構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的科學認識,學會從政治上認識和分析問題,認清形勢、把握大勢,順應時代潮流、推動改革發展,為人類社會作出應有貢獻。構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發掘了監獄工作的理論深度,踐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指導新時代監獄工作的最新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充分體現。
(三)監獄工作擔負重要歷史使命的艱巨性、繁重性所決定的必然要求。司法部明確提出構建五大改造新格局,充分體現了監獄機關對自身狀況和所面臨新形勢新任務的清醒認識。完成監獄機關所擔負的歷史任務,必須注重政治改造,從政治的高度認識和把握各種問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構建五大改造新格局,創新發展了監獄工作的實踐維度,從原來的“三大改造”手段拓展為“五大改造”,實現了監獄改造模式的轉型升級,必將帶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成為推進監獄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新動能。
(四)監獄改造工作激發罪犯積極改造重要動力趨向所決定的必然要求。如何有效解決終身監禁、限制減刑、老弱病殘等類罪犯改造信心與動力不足的問題,短刑邪教、涉黑涉惡、危安暴恐類罪犯的認罪悔罪教育難度加大的問題,以及因罪犯監獄人格被進一步強化導致的心理矯治難度加大的問題,都是新的刑事法律政策頒布實施以來,監獄機關所要具體面臨的艱巨改造任務。罪犯這一特殊群體普遍存在政治覺悟較低、領悟能力較弱的客觀情況,加強政治改造,牢牢占領改造罪犯主陣地,顯得尤為重要。幾十年來的改造罪犯工作實踐證明,政治改造是促進罪犯改造作用最大的激勵手段,惟有政治改造合格了,其它改造才有動力,改造成果才能得到有效鞏固和維持的長久。監獄嚴格執行黨的監獄工作方針和政策,注重提高罪犯認罪服法,積極改造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把政治改造這一根本激勵手段與監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勞動改造等措施有機地結合起來,正確運用到改造罪犯的實際中去,讓罪犯在思想上、情感上認同黨的領導、認同偉大祖國、認同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宗教觀,促進罪犯認識、理解、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罪犯自覺接受思想改造的內在動力,減少罪犯對黨和政府的仇視、對立情緒,從而達到改造罪犯、造就新人的目的。構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發揮“五大改造”合力作用,必將會更好地促進罪犯的思想改造。
構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集中體現了今后我國監獄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我們必須立足新時代新形勢新實踐,科學把握其深刻內涵。五大改造新格局最鮮明的特征是突出政治引領,最明確的導向是踐行改造宗旨,最基本的把握是遵循改造規律,最重要的功能是彰顯監獄本質屬性。
(一)政治改造強調監獄工作的根本性方向,監獄機關需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導向。新時代,需要準確把握監獄改造工作的新要求,引領監獄改造沿著正確方向前進,聚焦重點、落實監獄改造工作新任務。將政治改造統領貫穿罪犯改造全過程、監獄工作各領域,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改造罪犯的精神動力和改造利器。對罪犯實施政治改造,除了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質、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等教育外,更要對他們加強國家學說、專政意識教育,使其敬畏法律、敬畏國家機器,切實增強身份意識、悔罪意識,自覺接受懲罰和改造。新時代賦予政治改造以強大的活力和吸引力,使監獄改造工作保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從而鞏固監獄改造質量,確保監獄安全穩定。
(二)監管改造強調監獄工作的基礎性保障,監獄機關需要做到收的下、管的住、改造好,促進公正執法。牢固確立監管改造的基礎地位,充分發揮監獄懲罰改造功能,嚴格執行罪犯改造行為規范等日常管理制度,嚴肅刑罰威嚴,增強罪犯身份意識,強化行為養成。在強化安全穩定上下功夫,把維護監獄安全穩定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和政治任務,不斷夯實各項安全工作基礎,持續深化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管控各類安全風險,確保監獄持續安全穩定,為切實做到收的下、管的住、改造好罪犯提供重要的基礎條件和穩定的執法環境。監獄機關的監管執法活動是保證司法公正的重要一環,必須做到公正、公開、公平、透明。特別在涉及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等案件的辦理過程中,必須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法律和有關刑事司法政策的規定進行辦理,促進公正執法。如果監獄管理混亂、依法治監不到位,事故多發,勢必要影響到其他改造工作的進行。
(三)教育改造強調監獄工作的治本性效能,監獄機關需要發揮教育矯治的核心作用增強治本效果。教育改造在監獄改造罪犯工作中具有核心地位和治本功能,是改造罪犯的基本方法,在“五大改造”中處于中間地位,是實施其他改造必不可少的媒介、平臺。在我國,監獄除了懲罰罪犯、監禁罪犯之外,還負有改造罪犯的職能。也就是說,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這才是監獄工作的最終目的。因此,教育改造在整個監獄工作中,占有中心任務地位,是監獄工作的主要職責,貫穿整個監獄工作的始終。而政治思想教育又是監獄對罪犯實施教育改造活動的核心內容。在全面推進“四個全面”發展的大背景下,監獄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必須轉變觀念,發揮教育改造的治本功能,積極推進教育改造的科學化、專業化、社會化,把監獄辦成特殊“大學”,把罪犯培養成可造、可用、可為之才。
(四)文化改造強調監獄工作的教化性引導,監獄機關需要運用文化熏陶和導向引領增進四個自信。文化本原的意義在于“以文教化”。文化的根本功能是提升人的價值境界,為生活提供社會意義系統,使人不僅在物質生活上,而且在知識、道德、審美各個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文化改造罪犯的內容蘊含豐富,它不僅包括運用政治文化、法治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和改造罪犯,還包括法律規章、科普知識傳播、生產技能培訓、道德品行教育、基礎知識教育、制度約束、文學創作、藝術活動,以及社會習俗、習慣養成等。文化改造作為“五大改造”之一,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監獄改造文化理論與實踐的必然要求。文化改造與政治改造等其他手段相比,具有積極的引領、明確的導向、精神的同化和意識的凝聚等功能,體現為物質、精神、制度、行為和知識等文化改造結構體系,可以讓罪犯在文化改造中深刻認識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文化根源,用補缺文化的方式重新拾起做人的哲學,凝聚起用文化改變意識、用文化重塑心靈的力量,并在文化改造中醒悟、侮過和自新,增強政治認同,堅定“四個自信”,使之內化為他們的價值追求,外化為他們的自覺行動。
(五)勞動改造強調監獄工作的功能性回歸,監獄機關需要尊重和保障人權發展需求重塑勞動素養。勞動改造是我國監獄工作的基本制度,以矯正罪犯好逸惡勞的惡習,培養謀生技能為目標,不斷提高罪犯的素養和勞動技能,將罪犯改造成為有正確勞動觀念、有良好勞動習慣、有謀生勞動技能的合格勞動者。如何調動罪犯在新的監獄體制下參加勞動改造的積極性,提高罪犯的職業技能素質和社會就業能力,從而降低刑釋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率,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越來越成為監獄亟待探討和解決的深刻問題。我們要著眼于罪犯刑釋后走向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客觀現實需要,不斷推進勞動改造的功能回歸,科學設置勞動項目,加強勞動保護,提高罪犯勞動報酬,改進罪犯職業技能培訓,開展就業輔導和創業培訓,為罪犯刑滿釋放后的就業創造條件。
構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標志著監獄工作、監獄治理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五大改造”是一個全面的改造罪犯工作體系,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又各有側重。在功能作用上既有統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筆者認為,在領會改造工作新格局的內在聯系上,應當把握以下幾點:
(一)政治改造是統領一切改造工作的,居于全局主導地位,具有方向性導向性權威性。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政治改造的實質是思想改造。所謂“統領”作用,就是其他改造都應圍繞政治改造來思考謀劃、組織實施,并服務于這個目標。監獄機關作為國家刑罰執行機關,又是一個政治機關,必然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仡櫸覈O獄發展的歷史,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就是始終堅持講政治。可以說,講政治是我國監獄機關完成監管改造任務的一貫要求和特有優勢。就是要用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觀、道德觀去武裝罪犯頭腦,用正確的、科學的、時代的理論、理念去矯正罪犯思想認識中的錯誤、偏差,用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認知去根除罪犯思想中的墮落、腐朽、落后的思想殘存。這正是實施其他改造的根本和基礎。因而,必須把政治改造置于首要地位,并統領其他改造。最核心的就是堅持以政治改造為統領,政治改造處于統領地位,是其他改造成效的評判重要標準和基本遵循,是落實監獄改造罪犯工作的根本前提和基礎。
(二)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是一個聯系緊密的統一體,具有不可分割性?!拔宕蟾脑臁奔扔懈髯缘囊幎ㄐ院兔鞔_要求,又彼此聯系、互為支撐,相互滲透、相互依存,集中體現為監獄工作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原則、政治要求,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獄事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拔宕蟾脑臁奔冉y領于政治改造,又自成體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目標指向一致。政治改造的精神內涵和具體內容,貫穿于監獄改造工作的整個環節和過程。其他改造的具體活動內容,處處體現政治改造的精神要義。政治改造也不是離開了或剝離了其他改造的單一體,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機滲透、影響并融入在監管、教育、文化、勞動改造的方方面面。政治改造的內容和形式,必須通過監管、教育、文化、勞動改造的深化和體現,才能煥發其巨大改造威力和改造統領作用。而忽略了其它改造手段的作用,政治改造很容易成為一句空話,難以發揮應有效果。
(三)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各有側重,存在著差異性?!拔宕蟾脑臁奔认嗷B透、互為作用,又有各自的主題,不能互為替代。政治改造側重于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把握。監管改造側重于懲罰和規則的約束,教育改造側重于思想認知提升,文化改造側重于價值觀的重塑,勞動改造側重于惡習矯正。構建五大改造新格局,必須始終堅持以政治改造為統領,強化監管改造的基礎地位,注重發揮教育改造的治本作用,拓展文化改造的以文化人功能,彰顯監獄改造罪犯的中國特色。這種改造新格局,有方向、有路徑,有載體、有標準,既體現了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又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下對監獄工作有了整體把握和戰略性思考。
積極構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科學引領監獄發展新實踐,把提高政治站位,堅守安全底線,踐行改造宗旨的“總目標”與“五大改造”新格局的“路線圖”,作為推進新時代監獄工作根本遵循,確保監獄改造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形成最大共識。目前,構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還處于初始階段,各級監獄機關和監獄警察的接受和認知程度還有較大差異,還摻雜著一些不同的聲音,需要及時統一思想認識,匯聚智慧凝聚力量。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政法思想為指導,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守安全底線,踐行改造宗旨,抓好五大改造新格局的思想宣傳,形成最大共識。引導廣大監獄警察正確理解、正確認識、正確把握改造工作新格局理論和實踐意義;注重從強化以改造人為宗旨的目標和方向上,把握其中蘊含的改造目標的一致性和改造手段的繼承性和發展性,消除錯誤思想和模糊認識。深刻理解構建改造工作新格局的重大歷史意義,明確“五大改造”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任務目標、改造手段、措施舉措,積極研究探索構建改造工作新格局的實踐方法及路徑,讓改造工作新格局盡快在監獄工作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發揮應有效果。通過深入學習、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強化管理,全力筑牢政治改造根基,為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做出更大貢獻。
(二)科學研究謀劃,設計最好方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從理論和實踐、歷史和現實、頂層和基層等不同角度,著重從頂層設計、宏觀決策層面,系統研究落實改造工作新格局的實踐路徑,結合監獄改造工作實際,制定相關改造工作標準體系和考核指標既要有一定的高度,又要有可操作性、可行性;要勇于探索,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新格局的實踐路徑;細化制定符合監獄實際的改造新格局工作方案。要始終把政治改造擺在統領位置,系統構建政治改造工作體系;牢固確立監管改造基礎地位,嚴格監規紀律和改造規范,推動監管改造標準化、精細化和現代化;充分發揮教育改造攻心治本作用,進一步深化罪犯思想教育、認罪悔罪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個別教育,深入推進罪犯修心教育;積極拓展文化改造的教化功能,增強罪犯的愛國精神、尊法精神、崇善精神和誠信精神;切實推進勞動改造的功能回歸,進一步加強罪犯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勞動紀律、工藝紀律及質量意識教育。
(三)突出功能作用,建立最佳組合。構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要準確把握政治改造統領地位的涵義,統籌推進其他四項改造內容,形成辯證統一、互為作用、匯聚合力的工作方式方法,注重“五大改造”建設的有機組合,凝聚優勢形成合力促進構建。突出以政治改造為統領,明確政治改造目標、把握政治改造內容、創新政治改造方法;突出監管改造的基礎地位,強化監獄安全監管、進行科學分押分管、嚴格規范文明管理;突出教育改造的治本作用,推進教育改造科學化、專業化、社會化;突出文化改造的教化功能,要積極拓展文化改造載體、占領文化宣傳陣地,辦好獄內廣播站、電視臺、教育專網等,實現以文化人、以文塑人、以文育人的效果;突出勞動改造的功能回歸,明確勞動改造的非營利性,著力提升罪犯勞動素養,積極開展刑釋前就業指導。
(四)強化改革舉措,提供最強保障。要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難題、補強弱項、補齊短板,妥善解決改革存量問題,確保完成改革增量任務,實現工作創新發展。統籌推進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是政治性實踐性很強的系統工程,要全面深化監獄工作改革發展,深化監獄體制改革,完善刑罰執行制度,加快推進監獄基礎項目建設、信息化建設、改造設施建設,不斷適應改造工作新格局、服務改造工作新格局、保障改造工作新格局。
(五)加強隊伍培訓,建設最優力量。堅持以改革創新開創新時代監獄工作新局面,為實施“五大改造”提供動力支撐。堅持政治建設為根本,旗幟鮮明抓好監獄警察隊伍的政治建設,嚴守政治規矩和政治紀律,堅決推動上級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做到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堅持實戰、實用和實效,深化開展監獄警察崗位實戰大練兵活動,完善練兵機制,擴大練兵范圍,豐富練兵內容,提升監獄警察整體戰斗力。深入推進警務模式改革,優化警力資源配置。創新完善指揮運行機制,探索以指揮中心為中樞的實戰化警務運行模式,提升信息化條件監獄警察實戰能力。加強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管理學等專業人才的培訓,組建破解“五大改造”難題課題組,重點對監獄改造、心理矯治、行刑管理、信息應用、人才培養等課題進行攻堅克難。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積極為提升監獄現代化管理水平,增強依法治監能力,構建監獄改造工作新格局提供更多的優秀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