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思想是國家的靈魂、民族的靈魂,是管長遠的,需要通過立法的方式,沉淀為國家的基本制度,最好的沉淀方式就是沉淀到憲法當中。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使黨的指導思想轉化為國家意志和國家指導思想,這是在為我們立國魂、立民魂、立族魂、立軍魂,必將成為全民共同的思想基礎,化為國家和民族進步的巨大思想動力。把“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寫入憲法《總綱》第一條,充實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內容,把黨的領導由序言變正文,由非顯性變顯性,由確認變規范,由原則變制度,由柔性變剛性,使我國國體的表述更加科學、更加全面,為實現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提供了憲法依據。修改國家主席任職方面的有關規定,是符合我國國情、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設計,有利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使中國共產黨的核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元首、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統帥三位一體領導體制在憲法上得以貫徹和體現,更符合全黨、全民、全軍的共同意志和共同要求。設立監察委員會,明確監察委員會的性質、地位、名稱、人員組成、任期任屆、領導體制、工作機制等內容,解決監督分散的問題,必將為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統一領導,建立集中統一、權威高效國家監察體系,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進一步提高我黨自我監督、自我凈化、自我革新能力,提供堅實的憲法依據。
(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會長徐顯明如是說,綜合《人民日報》《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人民檢察報》,2018年3月14日)
此次修憲,是我國法治建設新的里程碑,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是本次憲法修改最重要的成果。通過修改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將黨的指導思想轉化為國家指導思想,對于實現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高度統一、團結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進一步突出了黨的領導的重要性、根本性、全面性和時代性。增寫監察委員會一節,確立了這一新國家機構的憲法地位及其權力正當性,是對國家監督制度的重大頂層設計。監察委員會作為黨統一領導下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勢必為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提供最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修改國家主席任職方面有關規定,著眼于健全完善黨、國家和軍隊三位一體領導體制,在憲法上作出制度安排,是符合我國國情、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設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當前要積極全面推動憲法實施,努力將書面的憲法規范轉化為現實的憲法秩序。作為行業組織,全國律師協會有責任帶頭學習憲法、宣傳憲法、遵守憲法,有責任帶領全國36萬余名律師更加自覺地維護憲法權威,更加堅定地推進憲法實施,做憲法忠實的崇尚者、擁護者、捍衛者和踐行者。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王俊峰如是說,綜合《人民日報》《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人民檢察報》,2018年3月14日)
與時俱進是憲法必備的品格。我國現行憲法是一部好憲法,同時也要隨著時代和形勢的發展不斷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重大戰略部署,提出一系列重大政治論斷,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和奮斗目標。在新形勢下,對我國現行憲法作出適當修改,體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十分及時必要,保證了憲法的進步性、長期性和穩定性,保持了憲法持久的生命力。可以說,這次憲法修改在歷次修改完善的基礎上又一次與時俱進、完善發展,有力維護和提升了憲法權威。憲法的權威在于憲法的本質,其本質是黨的主張、人民意愿和國家意志的統一。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憲法的切實實施意味著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如是說,綜合《人民日報》《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人民檢察報》,2018年3月14日)
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憲法必須體現時代精神,反映現實需求,否則就難以作為治國的總章程、為各類法律提供“母法”,就不能在法律體系中發揮引領作用。我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發展,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并將改革成果制度化、法律化,同時還應將重大思想、理念和制度變革入憲。1982年憲法之所以是一部好憲法,是因為它能夠及時融入改革開放成果,并通過多次修改不斷完善,從而成為與時俱進的開放體系。此次修憲體現了新時代的新發展,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是黨領導人民推進法治的重大舉措,為全面依憲治國提供了重要基礎。此次修憲是基于實踐經驗、結合國情對憲法作出的重要完善,包括加強黨的領導、監察委設置等等,都非常具有中國特色,對于促進國家的政治建設、法治建設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等建設都將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有助于提升憲法權威性和可實施性。我們下一步將結合本校實際,組織師生進一步全面學習、深入領會修憲的精神和內容,對憲法修正案進行專題研究,舉辦廣大師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切實推進憲法宣傳貫徹,全面促進憲法實施。
(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張守文如是說,綜合《人民日報》《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人民檢察報》,2018年3月14日)
此次修憲將“科學發展觀”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憲法,體現了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作風,同時緊密結合新時代社會發展的新要求,符合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此次修憲是對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與十九大精神的貫徹落實,體現了國家對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視與全面依法治國、厲行法治的決心。此次在憲法中規定國家監察委員會,將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憲法化、法治化,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于憲法的重視與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決心。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一方面是黨和國家對于腐敗零容忍、“將權力關進籠子”的重大舉措,另一方面也是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成果與現代法治精神的結合與發展,是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探索。此次修憲將法治、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必將迎來法治學習的熱潮。我們要抓住歷史機遇,在學習宣傳貫徹好憲法精神的同時,進一步深化法學教育改革,為我們大國崛起和法治建設培養高素質法學人才。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如是說,綜合《人民日報》《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人民檢察報》,2018年3月14日)
作為法學研究工作者,我們要認真學習,全面、準確地領會修憲基本精神,用學術原理與話語宣傳、研究憲法修正案的基本內容。在憲法監督與實施方面,本次修憲體現了新進展、提出了新舉措。一是豐富了憲法指導思想,增加了“科學發展觀”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根本法形式將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形成的黨的主張上升為國家意志,為憲法實施提供了新的思想基礎。二是憲法宣誓制度入憲,將宣誓者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和承諾公開化,使公職人員樹立使命感和責任感,體現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有助于樹立憲法法律至上觀念。三是成立憲法和法律委員會,開展合憲性審查工作,對建立立法與憲法監督職能綜合協調、整體推進機制將產生積極影響。四是監察委員會入憲,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成果,貫徹了黨的十九大關于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部署,為監察法的制定提供了憲法依據和保障。
(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會長韓大元如是說,綜合《人民日報》《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人民檢察報》,2018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