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 鄭功成
疾病是人民最大的后顧之憂,雖然已經建立的醫療保險制度緩解了城鄉居民的疾病醫療負擔,但因多部門分割管理所帶來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的存在,醫保政策分割、制度運行低效、資源浪費、患者看病貴等問題一直未能夠有效解決。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決定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將人社部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生育保險職責、國家衛計委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職責、國家發改委的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和民政部的醫療救助職責加以整合并轉至該局。同時,還明確賦予其如下職責:擬訂醫療保險、生育保險、醫療救助等醫療保障制度的政策、規劃、標準并組織實施,監督管理相關醫療保障基金,完善國家異地就醫管理和費用結算平臺,組織制定和調整藥品、醫療服務價格和收費標準,制定藥品和醫用耗材的招標采購政策并監督實施,監督管理納入醫保范圍內的醫療機構相關服務行為和醫療費用等,并明確基本醫療保險費、生育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以利提高醫保資金的征管效率。
這一重大改革對醫療保障而言,具有劃時代意義。我國醫療保障改革與制度建設將自此由部門分割、政策分割、經辦分割、資源分割、信息分割的舊格局,進入統籌規劃、集權管理、資源整合、信息一體、統一實施的新時代。其最大特點就是尊重醫療保障制度的客觀規律,徹底打破城鄉分割、群體分割的體制性障礙,真正實行集權管理、集中問責,從而是矯治醫療保障制度現存弊端的治本之策。
對于醫療保障制度體系而言,統一的國家醫療保障局將因徹底化解部門之間推諉扯皮現象而使行政效能得到極大提升,將因可以統籌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并合理設定其結構功能而使制度碎片化現象加快得到解決,將因消除資源分割格局及其帶來的浪費現象而使醫療保險基金使用效率得到提升,將因統一經辦與信息系統而大幅度降低制度運行成本,將因作為參保人唯一的代理人而在控制醫療費用方面更具話語權,將因把發改委的藥品與服務價格職能、原衛計委的藥品與耗材招標職能全部劃入而成為可以同時節制醫保、醫藥、醫療服務三方的監管機構,還將因把醫保與生育保險的征繳劃歸稅務部門而增強財政與醫療保障制度間的聯動。因此,新組建的國家醫療保障局將是一個相對強勢的政府管理部門。
對老百姓而言,組建統一的醫療保障局無疑是利好消息。
1.醫保管理部門的統一,必將加快醫保制度的整合與優化步伐,加快醫保經辦服務與信息化的一體化,進而促使這一制度走向公平,最終實現讓全體人民在同一種醫療保險制度下獲得公平的醫療保障。
2.醫保管理部門的統一,還將在制度整合的同時伴隨統籌層次的提升,這將極大地增強這一制度的抗風險能力與財務穩定性,促使這一制度的互助共濟功能同步增強,這可以為從根本上解除人民的疾病后顧之憂特別是重特大疾病的后顧之憂創造條件,進而為全體人民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預期。
3.醫保管理部門的統一,不僅可以極大地節約行政成本與制度運行成本,還可以對醫藥價格與醫療行為實現更加有效的直接管治,其結果必然是減少乃至杜絕疾病醫療中的浪費現象,現實中存在的過度醫療、重復檢驗、大處方乃至醫患合謀侵蝕醫保基金的現象將得到根治,這對于緩解老百姓看病貴現象將是治本之計。
4.醫保管理部門的統一,將加快完善國家異地就醫管理和費用結算平臺,從而為患者異地就醫的結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5.醫保管理部門的統一,還可以更加有力地督促醫療機構提高服務質量,因為服務質量不良的醫療機構將會受到管理部門的制約,而在全民醫保的條件下,不受患者歡迎的醫療機構只能被淘汰出局。
當然,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雖為矯治醫保制度現實缺陷的治本之策,但效果還要取決于新機構必須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如果只是簡單的機構合并,就可能不會太理想。同時,根治看病貴問題也不能完全指望醫療保險制度的完善,還必須有醫療衛生部門與醫療機構的有效協同。例如,實行分級診療是發達國家節約醫療成本、降低患者醫療費用的必要且有效舉措,但在我國卻一直不盡如人意,實踐證明僅靠醫保制度采取報銷遞減規則是不行的,還必須真正實現醫療衛生服務布局中強基固本,即加快強化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特別是配備足夠的全科醫生,構建相互信任的醫患關系,盡可能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夠看好絕大多數常見病、一般病,只有疑難雜癥和重特大疾病才到大醫院診治。如果形成了這樣的格局,老百姓不僅看病方便,其醫療代價也必定大幅降低,整個社會的醫療與健康成本也會大幅度降低,因此,這也是從根本上解決看病貴問題的必須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