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15日,人社部醫保司、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在成都市召開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會和長期護理保險標準體系專項研討會。會上,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熊先軍作講話,醫保研究會副秘書長李靜湖和社保所博士趙斌分別就長期護理保險研究進展及成果作專題發言。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課題組匯報了項目研究成果,成都市醫保局代表介紹了成都市長期護理保險標準體系建設情況。與會代表結合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總結試點的階段性成果,并就下一步深入推進試點進行了探討。 (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 王麗莉)
江蘇省人社廳發布《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相關政策的指導意見》,要求自2018年起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意見》明確要求目前實行“一制兩檔”繳費的地區要用2-3年的時間逐步過渡到同一籌資標準。同時,各設區市要按照整合后醫療保障待遇不降低的要求,做好原城鎮居民醫保和原新農合待遇政策銜接,逐步統一待遇水平。此外,各設區市還要統一生育醫療待遇。城鄉居民符合國家和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政策的生育醫療費用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支付范圍。 (江南時報)
近日,湖南省出臺《湖南省基本醫療保險監督管理辦法》。據悉,這是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后全國首部基本醫療保險監督管理地方立法。這次審議通過的《辦法》,對湖南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與繳費、協議機構申請與確定、就醫與購藥及其監督管理等作出了全面規范。《辦法》在全國地方立法中首次對協議機構申請、評估、確認等作出一系列具體明確的規定,對不合理醫療費用認定制度作了具體規定,規定了政府監督、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監督和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監督以及社會監督等一系列監督制度,其中首次通過地方立法建立了基本醫療保險違法失信行為記錄歸集公示制度。 (法制網)
近日,江蘇省南通市人社局印發《南通市基本照護保險居家上門照護服務意見》。意見明確,參加市區基本照護保險、經失能評定符合重度或中度失能標準的居家人員,可向委托承辦業務的照護保險服務中心申請享受居家上門照護服務。意見要求服務人員在提供上門照護服務期間,須嚴格按照規定的服務項目、服務頻次及服務操作規范等執行,不得進行人為增減。但在上門后服務準備時發現服務對象暫不適宜一些服務項目時,經家屬同意,可按規定處置。同時,服務人員應根據服務對象的需求適當提高當次服務套餐中其它服務項目的精細化服務時間。 (南通市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耿晨)
為減輕肝移植患者醫療費用負擔,浙江省人社廳近日決定,從2018年1月1日起開展肝移植術基本醫療保險按績效支付試點,保障對象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浙江省戶籍患者,或在接受肝移植術前參加浙江省基本醫療保險連續繳費滿1年的患者。選取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和第二醫院、樹蘭(杭州)醫院、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東部醫院等4家省內醫療機構開展試點。試點期限為5年,待條件成熟后再逐步推廣到其他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 (新華社)
日前,遼寧省人社廳對《關于落實遼寧省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實施方案》作出了政策解讀。到2020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及醫療服務,規范醫療機構行為、控制成本、合理收治患者。全省各市還要加快制定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明確病歷及病案首頁書寫規范。建立醫保按病種支付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基本保證相同等級醫療機構同病種費用的一致性。經濟發展和籌資水平相近地區的按病種付費標準不宜差距過大。 (遼沈晚報)
2017年11月24 日,成都市醫療保險研究會和四川省預防醫學會聯合舉辦了“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研討會。與會專家就支付制度的內涵和作用,支付改革的基本特征、目的與策略,醫聯體結算的支付方式創新等主題進行了專題發言;并分享了淮安市、武漢市和成都市等地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路徑和經驗。會議還就醫保付費標準的合理性、激勵約束機制的有效性和監督手段的科學性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并達成共識。 (成都市醫療保險研究會 陳曉曼)
近日,江蘇省鎮江市政府召開第一次醫保監管與反欺詐工作聯席會議。會議聽取了全市醫保反欺詐“亮劍行動”情況,特別是重點發現并查處套取醫保基金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介紹。會議要求案件查處要到位,對于查實的騙取醫保基金典型案件,堅決依法打擊,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為促進醫保監管制度化、陽光化、聯動化,鎮江市政府成立醫療保險監管與反欺詐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市長擔任,市人社局、公安局、監察局、檢察院、法院、衛計委、食藥監局、物價局、審計局等部門為成員單位。該市還建立起醫保監管與反欺詐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了聯席會議主要職責,確定了定期會商、重大案件會辦、案件分類處理等工作機制。 (鎮江市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