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衛軍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并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歷史性論斷。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作出“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論斷,并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系統的戰略部署。
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指導下,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歷史方位,遵循經濟自身發展規律,借鑒國外發達經濟體的有益經驗,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實踐下提出來的。
思想引領?!按髧鐣卫硇枰獔詮姾诵模髧洕l展需要思想引領?!秉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新時代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光輝旗幟,其主要內涵所包括的“七個堅持”是認識論、方法論和實踐論相統一的科學體系和行動指南,“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治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后五個“堅持”分別從發展邏輯、資源配置、宏觀調控、戰略部署和策略方法等方面闡述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原則。
歷史方位?!耙磺袆潟r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是集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標、新作為、新氣象等于一體的歷史時期: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歷史時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將進一步為之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這是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的歷史時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就將進一步展示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大真理力量;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并走向現代化的歷史時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將進一步拓展發展中國家經濟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規律使然?!鞍l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一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合理區間取決于其潛在經濟增長率,而經濟學界普遍認為決定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的要素在近年先后出現趨勢性變化:2008年前后越過了劉易斯拐點、2012年勞動年齡人口開始凈減少、技術進步從簡單模仿向原始創新轉變致使技術進步速度放緩等都導致我國潛在增長率出現趨勢性下移,這就內在地決定了我國經濟應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的高速增長逐步轉向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唯物辯證法認為,量變引起質變,質變實現事物的發展,要不失時機地促成質變以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新世紀以來,中國人均GDP快速增長,由2000年約合945.597美元躍升至2016年約合8865.999美元,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正處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節點。從國際經驗看,要打破這一歷史“魔咒”,就必須以深化改革突破“發展制度陷阱”、以包容式發展突破“社會危機陷阱”、以創新驅動突破“技術陷阱”,進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推動高質量發展正是我國經濟跨越關口、攻克難關的一劑良方。
實踐路徑?!耙环植渴?,九分落實?!碑斍昂徒窈笠欢螘r期,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我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必須在學懂、弄通、做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上下功夫,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好落實:“打好三大攻堅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好五大政策”——財政政策保持積極、貨幣政策保持中性、結構性政策繼續加大、社會政策突出民生、改革開放政策加大力度,確保經濟穩中求進;“做好八項重點工作”—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新一輪開放戰略、保障和改善民生、住房制度、生態文明建設等推動高質量發展來破解諸多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