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貢敏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由于老年人在社會總人口中的比例大幅增加,特別是老年人的醫療與保健,已經成為我們必須解決的戰略性難題,而積極開發與利用老年人資源,則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
老年人作為社會資源與經濟成長動力有其特殊性。首先,老年人勞動能力如果被閑置,則是社會浪費;如果讓他們與年青人爭就業,則是社會非優化選擇。同時,簡單地延長退休年齡是下策:由于個體健康、能力差異及其長期衰退傾向,老年人的勞動能力具有碎片化傾向,一刀切地延長老年人退休年齡,既對年青人就業產生擠出作用,又不適合所有老年人,也不適合所有老年人原來服務的產業。
其次,老年人需求是經濟成長動力。由于身體逐漸變得衰弱甚至多病,老年人對醫療與保健的需求巨大且具有持續性和發展性,而目前在照顧老年人、提供適合老年人的醫療與保健服務方面存在巨大缺口。這一缺口本身就是巨大商機,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老年人創新與創業是利用好老年人資源,突圍老齡化、養老、老年人醫療與保健困境的必然選擇。我國有居家養老傳統,但在優生少生條件下,堅持在家庭簡單養老,不專業、不經濟、低效率,后代常有難負之重且苦樂不均。在我國老齡化加速的背景下,社會無力全面提供由非老年人完成的養老服務,特別是老年人需求巨大的醫療與保健服務。這就是說,以往的養老既不能滿足老年人需求,也不能利用老年人需求發展經濟,在中國沒有出路。所以說,我國養老和老年人醫療與保健服務問題的解決必須納入創新、創業的框架中來考慮:一是老齡化是新課題,沒有現成答案,只能通過創新發現解決問題方案,通過創業把夢想變成現實。二是開發與利用老年人資源是解決老年人問題的必然選擇,但這種開發必須考慮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特殊條件,必須克服市場和行政干預的短板,必須綜合利用市場與非市場調節手段,在政府指導與支持下,通過老年人自主組織、社會幫扶、年青人參與,探索與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換言之,利用老年人人力資源,既要考慮社會資源優化利用,又要結合老年人的生理與心理特點進行創新與創業:一是老年人體力比較弱且有長期的弱化傾向,不適合長時間勞動,不適合重體力勞動,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其勞動時間需要有彈性、短時化。二是老年人的勞動技能有長期性的退化傾向,這種退化傾向不是簡單的培訓與教育所能改變的,而好的可預期可保持的服務質量是服務與產品具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前提,因此開發與利用老年人人力資源需要找到能夠保持老年人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品質的商業模式。
老年人的創新與創業必須是解決老年人痛點問題的適合老年人的活動。通過創新與創業解決中國的老齡化問題,首先必須直指中國老齡化問題的“痛點”——醫療與保健。一方面,老年人群體的健康是重要的社會資本,是老年人一切活動的基礎,強化老年人健康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的國家戰略;另一方面,老年人身體的變化趨勢注定老年人最關心醫療與保健問題,老年人的醫療與保健需求是長期、持續、增長的需求。在我國加速老齡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滿足老年人不斷增長的醫療與保健服務需求,事關我國的安定、團結、發展,是社會與經濟矛盾焦點。所以說,解決老年人醫療與保健問題的創新與創業活動,是老年人創新與創業的首選。
根據老年人創新與創業條件,可以提出以醫療與保健為中心的老年人創新與創業模式:開發與利用老年人資源是其基本戰略,政府相關政策配套與支持、社會利益相關者參與是其成功保證,智慧網絡與人工服務相結合的平臺是其業務支撐點,老年人醫療與保健是其業務重心,老年人群體自我服務、服務社會大眾是其基本導向,社會和諧與進步是其最終貢獻。
老年人資源是構筑老年人創新與創業平臺,實現老年人圍繞醫療與保健進行創新與創業的前因。根據老年人人力資源的特點、需求的特點,開發與利用老年人資源,是老齡化社會必須面對并解決的問題,而老年人創新與創業,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構筑老年人創新與創業平臺,使老年人創新與創業有“起飛”的“機場”,則是開發與利用老年人資源的基礎。
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是影響老年人創新與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老年人是有眾多利益相關者的社會有機組成部分。政府、社區、老年人曾經服務過的組織、親友、社會醫療與保健服務機構和團體,都是關注、關心老年人健康的老年人利益相關者。這些利益相關人士和組織有支持與促進老年人健康的強烈愿望,其對老年人圍繞自身群體醫療與保健創新與創業的參與、支持,可以形成關心老年人,支持老年人創新與創業的無縫網絡。
政府政策支持是老年人創新與創業成功的重要保證。老年人的創新、創業往往是他們的再就業,而這種就業的特殊性要求我們有相應的政策配套。既然是創業,就需要與創業相關的支持,如政府在稅收、保險、風險資金、銀行貸款、公共設施規劃與建設等方面進行創新、改革與扶持。由于老年人創業本身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相應的政策不能只考慮其直接經濟效益,而必須綜合考慮其社會與經濟效益。
老年人創新與創業平臺的特征。老年人創新與創業平臺既要具有穩定性、可預期性——使之可以有競爭力和生命力地為社會提供服務,又要具有開放性——方便老年人的隨時加入與退出、彈性工作與貢獻,以適應老年人的生理與心理特點。換言之,老年人的創新與創業平臺既要保證老年人服務質量的可靠性與服務提供的持續性,使之可被市場、社會接受,又要根據老年人的身體與精力特點,對他們的勞動投入時間、投入方式以彈性化、個性化管理,使他們的余熱得到發揮的同時,幸福也最大化。老年人提供的主要是不可或缺的人與人接觸服務,而現代的有競爭力的服務模式是不可能脫離網絡化與智慧化的。所以說,老年人的創新與創業必須走人網合一的道路。服務網絡化、智慧化可形成網絡支持、遠程控制、實時測量、智慧反應、立體資源整合,老年人面對面接觸解決服務落地的問題,兩者的有機結合就是人網合一。
自我服務與服務社會是老年人創新與創業的兩大焦點。通常的創業往往以服務社會為主要目的,但老年人的創業需要聚焦自我服務與服務社會這兩大焦點,而自我服務則是其最重要的工作。強調老年人創新與創業兼顧自我服務與服務社會的戰略目的是既幫助社會破解老年人養老、醫療、保健難題,又打造老齡化社會的經濟增長點。由于老年人的身體衰弱化和醫療服務需求是一個持續且不斷增強的過程,老齡化社會面臨傳統的主要由相對年青人提供的服務老年人的醫療與保健供給嚴重不足問題。相同相近社區老年人的活動空間交叉,其老年人之間年齡差距與體質差異使其就近持續、細致地展開醫療與保健自我服務、相互服務成為可能。因此,老年人創新與創業,聚焦醫療與保健,服務自己、服務自己身邊的人,應該是其首選。在此基礎上,老年人可以發揮自己的余熱,進行適合自己身體特征的服務大眾的創新與創業,并藉此形成一條老年人美妙的事業風景線。

圖/黃偉光
好的創業模式是好的事業發展的好開端和基礎,但商業模式強調的是一項業務如何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構架,而老年人事業的繁榮需要形成一種萬紫千紅的生態。換言之,老年人的創新與創業開始可以聚焦于一點,如老年人醫療與保健互助組織,為老年人自己提供互助醫療與保健服務,既滿足老年人的醫療與保健服務需求,又發揮老年人的余熱。通過經驗積累和創新迭代,可以逐步挖掘適合老年人服務的其他社會需求,進而探索適合老年人提供的其他服務及其業務模式。經過雪球式發展,逐步由點到面、由面到片,進入良性循環,形成老年人創新與創業生態圈,進而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老年人事業繁榮興旺新局面,為從根本緩解或解決中國的老齡化困境,為健康中國、和諧中國、富強中國建設,闖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