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建武
資源產出率是指地區生產總值與主要資源消費量的比值。資源產出率計算中的關鍵數據主要資源消費量,需要使用物質流分析方法獲取。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可持續發展研究的深化,物質流分析方法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展了物質流分析評價,對外定期發布資源產出率評價結果。資源產出率評價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開展環境保護、發展循環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對這些國家和地區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逐漸轉入新常態,促進經濟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并存,對資源利用水平和循環經濟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資源產出率可以用于評價資源利用效率水平,可以作為衡量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因此,客觀上需要引入資源產出率指標,用于評價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成效。目前,浙江省全面開展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已經具備“天時”“地利”“人和”。
資源產出率指標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具備了“天時”。2011年,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就已明確提出要以提高資源產出效率為目標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資源產出率成為“十三五”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等文件提出的主要監測評價指標,也作為重要指標被納入中辦國辦《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中的《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在浙江省,《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的評價指標也納入了資源產出率指標,因此開展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已經成為浙江省各級政府的工作內容。雖然目前資源產出率指標暫時以其他指標代替,但是將來勢必要使用正規的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結果,也客觀上要求開展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工作。
資源產出率評價在浙江省已經進行了探索實踐,具備了“地利”。2012年至今,浙江省各級政府都對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開展了探索。浙江省發改委綜合運用部門統計、企業調查、大數據等方法,獲得了全省資源產出率評價結果,并探討了提高資源產出率的途徑。衢州市探索了部門協作與企業調查結合的市區范圍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永康市、海寧市探索了以統計部門為主的縣域范圍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這些探索實踐使用了目前條件下可以使用的多種方法,不僅在探索中獲得了應用各種方法的經驗教訓,而且為進一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奠定了實踐基礎。
資源產出率評價在浙江省已經培養了人才隊伍,具備了“人和”。資源產出率評價是新鮮事物,具體實現的難度很大,但是浙江省各級政府遵照習總書記對浙江省“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新要求,自發開展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探索。在此過程中,浙江省已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培養出一支資源產出率人才隊伍,有具備很強專業素養的資源產出率研究隊伍,有懂用、會用、敢用資源產出率指標的領導干部,有具體執行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工作的統計人員、企業人員。這支人才隊伍成為支持浙江省全面開展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的重要財富和重要保障。
全國開展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已是大勢所趨,浙江省在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方面已有先行先試的探索實踐。浙江省在生態文明建設中面臨的資源環境壓力,正是提高資源產出率的動力。因此,浙江省開展資源產出率統計評價,既有外在動力,又有內在需求,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