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天湘 張良衛 楊曉飛
當今世界,現代物流被廣泛認為是第三利潤源,物流在各國人民的生活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作為國與國之間經濟往來的紐帶,國際物流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國際物流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我國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自貿區的運行和跨境電商業務的不斷增長,為我國國際物流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不斷地深入推進,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十九大”報告表示,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這再一次為國際物流的發展提供良好政治條件。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汪鳴也曾表示,以“一帶一路”為契機,“物流業要擴張和提升,參加國家戰略建設,找到更好的發展機遇。”
第一,各國間的貿易合作將為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市場。據海關統計,目前,我國是不少沿線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和主要投資來源地,2017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2.5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5.9%。在過去十年里,我國出口貿易額和對外投資額逐年增加,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額年均增長19%,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年均增長46%。2013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承包工程營業額占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總額的一半。并且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貫徹落實,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進行的貿易量和投資額仍將持續增加,同時將帶動我國物流量的增加,為我國物流企業的“走出去”提供良好的市場條件。
第二,沿線各國物流基礎設施的對接也將帶動我國專業物流的發展。據了解,專業物流是未來物流業的發展方向,并且,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跨區域物流網絡的完善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發展國際多式聯運的重要支撐。為此,我國政府協同沿線國家地區大力推進新亞歐大陸橋、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等物流大通道的建設。這樣不僅為我國歷來經營的優勢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如公路、鐵路、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為我國集裝箱等大宗貨物運輸、散件雜貨等小批量貨物運輸以及航空貨代業務等國際物流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第三,“一帶一路”的推進將催生物流新興行業。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推進,眾多跨國企業相繼進行合作,如創新領域兩巨頭BLTH百流通與派克遜國際物流間的交流,這些合作使得物流行業發展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同時,據業內專家分析,這將會增加中國與海外通道貿易,并會降低通道物流成本,促進推動全通道貿易和物流進一步發展,催生出物流相關的物流信息、物流大數據、物流金融等高端行業發展。
但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也為我國國際物流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我國物流行業還沒有形成像UPS、聯邦快遞這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物流公司,我們并不能在國際物流行業中占據有利地位。同時,我國物流基礎設施的不完備、各交通方式間的無縫連接尚未正式形成以及物流管理人才的缺乏等等,也制約了我國國際物流的發展。所以,我國國際物流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和大挑戰,我們要冷靜思考,不能一味盲目投資跟風,在與各國合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抓住主動權。
目前,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自貿區)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貿區的掛牌成立意味著自貿區1.0時代的開啟。截至2017年2月底,上海自貿區累計新增企業4萬余戶。這一成就大大得益于上海自貿區在實行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創新、符合國際高標準貿易便利化規則的貿易監管制度、以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開放為目標的金融創新制度和以規范市場主體行為為重點的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的改革和創新取得巨大的創新突破。作為我國首個設立的自貿區,上海自貿區發揮領頭羊的帶動突破和示范引領作用,探索了新形勢下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的新路徑,為自貿區2.0時代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數據來源于上海自貿區網站)
2015年4月21日,第二批的廣東、天津、福建3個自貿區掛牌,開啟了自貿區2.0時代。借鑒和復制上海自貿區的發展經驗,第二批自貿區開啟賽跑模式,結合自身實際,探索新的試點內容,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至2017年3月底,天津自貿區新登記市場主體53528家,超過設立前歷年總和,注冊資本20538.72億元。天津自貿區研發了商事登記網審系統,實現了行政審批改革中“互聯網+政務”的模式創新。廣東自貿區進行了“三證合一”、“一照一碼”、“互聯網+易通關”等改革措施,大力促進了區內企業發展和跨境電商貿易發展。截止2017年6月底,廣東自貿區新設企業15.8萬余家,超過設立前總和。福建自貿區的“一照一碼”、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投資體制改革四個一”等一批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或學習借鑒。截至2017年4月底,福建自貿區新設企業59175家,注冊資本11381.66億元,分別是掛牌前的3.83倍和5.13倍。(數據來源天津、廣東、福建自貿區網站)
2017年,第三批的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山西等7個自貿區掛牌成立,形成了“1+3+7”共計11個自貿區的格局,步入自貿區3.0時代。各地結合自身發展優勢,復制借鑒前兩批自貿區的成功發展經驗,繼續推動改革開放,促進我國貿易經濟發展,與十九大提出的“推進貿易強國的建設”倡議一致。
自貿區的設立簡化了行政審批手續,縮短了審批時間,打破了由于關稅和繁瑣的通關手續的貿易壁壘,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有力促進投資和通關便利化,從而提升了國際物流效率。自貿區設立之后,極大地提升了國際品牌商品的發貨速度。跨境電商企業可以在自貿區建設貨物倉儲基礎設施,外國商品提前存放在保稅區,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線上下單后,商品直接從保稅區倉庫配送,快速地響應消費者需求,大大縮減了物流成本和物流配送時間。隨著自貿區的不斷完善發展,自貿區網絡的逐步構筑,對國際物流的要求越加提高,也推動著國際物流的發展和轉型升級。在共享經濟時代,國際物流服務企業可以成為合作伙伴關系,共享物流基礎設施,既可以降低物流基礎設施重復建設的成本,響應綠色物流的號召,又可以專注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加經濟效益。
跨境電商的發展經歷了跨境電商噴井式發展的黃金時代,eBay稱王的eBay時代,仿品時代和競爭劇烈的產品信息化時代4個階段。如今,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的突破和應用,跨境電子商務的未來將是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
伴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自貿區或保稅區物流模式隨之誕生,而自貿區的建設也促進了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根據自貿區或保稅區的協定,電子商務企業可以享受保稅區內各種優惠政策,如在海關、檢驗檢疫、稅務和收付匯享受綠色通道,簡化了跨境物流以往繁瑣的流程。“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為跨境電商企業開拓了新市場,提供良好的國際環境。
目前跨境物流與跨境電子商務尚未能實現協同發展,跨境物流還沒有跟上跨境電子商務爆發式發展的腳步,成為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瓶頸。當今,海淘風興起,跨境電子商務業務與日俱增。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出口跨境電商市場交易額達5.5萬億元,同比增長22.2%。電子商務企業應乘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東風,讓物流智慧化,以技術和科技武裝物流體系,升級跨境物流的倉儲、運輸、配送,極大地提高物流運行效率,提升產品品質保障、產品售后服務、定點定時配送等物流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極致的物流服務體驗。
綜上,國際物流在我國相關政策影響下正趨于良好發展。國際物流現在越來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并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這為國際物流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才儲備,相信在國家和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未來國際物流發展的前景將一片光明。
[1]邢慷弟. 上海自貿區與國際物流發展[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13,(24):30.
[2]范靜,袁斌.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創新的經驗與啟示[J]. 商業經濟研究,2016,(11):133~135.
[3]冀芳,張夏恒. 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及其演進方向[J]. 西部論壇,2015,25(04):102~108.
[4]劉守臣. 基于自貿區的福建國際物流需求預測研究[J]. 欽州學院學報,2017,32(01):47~54.
[5]丁俊發. 上海自貿區給物流業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 中國流通經濟,2014,28(11):4~7.
[6]新華社.福建自貿區新增臺資企業逾1400家[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4/16/content_5186215.htm.2017~04~16
[7]中書網.大數據時代跨境電商的運營之道[EB/OL].http://www.weimeixi.com/5597120/20170717A01FZZ00.html.2017~07~18.
[8]東方煙草網.“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業的機遇與挑戰[EB/OL]. http://www.eastobacco.com/sypd/xdwl/201505/t20150521_367212.html.2015~05~21
[9]經管之家. 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物流業迎來發展新機遇[EB/OL]. http://bbs.pinggu.org/thread~3674703~1~1.html.201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