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的教育事業正處于轉型時期,對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師除了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有意識地幫助他們健全人格。由于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在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教師的示范教育。文章主要針對如何通過示范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這一主題進行探討,闡述了健全人格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通過教師示范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方法,以期為廣大同行提供借鑒。
關鍵詞:示范教育;健全人格;有效辦法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07-10
作者簡介:陳少杰(1985—),男,福建惠安人,高中物理教師,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學生心理教育、德育。
一、健全人格的基本概念
“健全人格”,是一個表達人的本質存在狀態的新時代概念。通常,人們所認為的健全人格的理想標準,應該是個體的生理、心理、道德、社會等各要素都實現完美的統一、平衡、協調,這樣才能促使個體的價值實現充分且有效的發揮。由此可見,健全學生的人格,也是希望他們能夠對自身有更加清楚的認識,規范自己的行為,并明確自身奮斗的真正目標。
二、通過教師示范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有效辦法
1.通過引導示范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鑒于理解、寬容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展開示范教育的時候也要盡可能地理解并寬容學生。
比如,對小學生展開“講衛生”相關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就發現部分學生很喜歡把課間所疊的紙飛機隨處扔在地上,這不僅破壞了教學環境,而且還導致部分學生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見此情形,教師不應責備相關學生,而是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寬容和理解,因為在沒有接受正確引導教育的情況下,學生存在這種行為也是很正常的。
教師可以自己示范性地動手將學生亂扔的東西撿起來,并一邊對學生說講衛生的重要性,當學生意識到自己所存在的問題后,教師再接著詢問:“應該怎么注意衛生呢?”并借此機會規定每節課都有專人負責提醒大家注意衛生。
總之,這樣的教學方法既能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有效地促進學生健康心理和行為的養成。
2.通過情感表露示范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雖然有的學生對老師的言語批評難以理解,但是通常教師的一個眼神就能很輕松地讓他們領悟到教師的情感。為了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盡可能地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露出來,進而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
比如,某個學生很喜歡上英語課,再加上英語教師也比較喜歡他,所以這名學生在課堂上總是喜歡大喊大叫,這其實是不利于教學活動開展的。 為了讓該生體會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事后,教師應該很嚴肅地說:“雖然你在課堂上表現得很活躍,但是你的行為已經給老師和其他同學造成了困擾。”通過這樣的方式,用明確的態度讓學生明白:自己做事之前,應該考慮別人的感受,即使本身沒有傷害他人的意思,也要主意自己的行為。
又如,在一些評議班干部的班會上,有的學生就特別喜歡直言不諱地表露自己的觀點:“老師,我不同意某某同學當值日班長,因為他總是在同學面前逞威風,還欺負弱小群體。”聽了這一同學的發言之后,老師應該露出高興的神情,因為他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他明白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才有資格做班干部。其實,教師也用自己的表情告訴了其他學生:我們應該充滿正氣,對于不公平的事情要大膽說出來,而這也是健全人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通過語言示范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很多時候,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對學生多說一些鼓勵的話語,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教師的愛,而且也能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
例如,在課間操教學時發現有的學生小動作太多,這時候教師不應該當眾指責學生,而是可以半開玩笑地對他說:“想做挺拔的小樹苗,就請把身子挺直;想做萎靡不振的枯黃草,就聾拉腦袋扭扭腰。”這樣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明白,批評他人的時候其實也可以采用比較委婉的方式,效果同樣也很明顯。
三、結語
教師的魅力是無窮的,它對于學生人格健全的培養更是有著非同尋常的影響。由此可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好相關的示范教育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我國素質教育教學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郝 歡.論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價值追求[J].現代商貿工業,2012(6).
[2]陳本友.青少年健全人格養成教育研究的方法論原則探討[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
[3]文正秀.論當代青少年網絡健康人格教育[J].宜賓學院學報,2004(4).
[4]馬述森.感恩教育與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養[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