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對計算機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對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要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文章對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就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就業導向;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7;G7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1-09
作者簡介:馮配云(1982—),女,河南汝南人,河南省理工學校講師,本科,研究方向:計算機教學。
一、問題分析
1.脫離社會要求
在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結合企業的相關崗位要求,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才能使學生在就業時更滿足企業的需求,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成功率。但在實際的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教師卻很少將課本知識與社會要求結合起來,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差,就業率低,且很多學生沒有選擇與專業對口的工作,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還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2.理論脫離實際
許多中職計算機教師比較重視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講解,且基本以教材為主,導致計算機課程比較單一。而中職計算機教學中使用的教材是多年前編寫的,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往往與實際不符,顯得有些落后。加上學生能夠進行實踐的機會很少,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差,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另外,有些教師缺乏在企業工作的經驗,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時,基本還是以理論講解為主,導致學生在實踐課程中沒有得到真正的鍛煉。比如,Office軟件已經更新到2016版,但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還在使用2010版的Office軟件講解相關的知識,有的學校機房設置的版本甚至更低。雖然不同版本的軟件基本功能大體相同,但版本越高的軟件功能越強大、越先進,許多企業采用的都是最新版Office軟件。如果學生學習的版本比較低,以后在工作中就還需要花一段時間去學習新的版本,這就會影響工作效率。
3.學生興趣不足
在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對計算機充滿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計算機理論知識,并及時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但是,計算機知識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還要求學生有足夠的耐心去解析其中的代碼,具備較強的邏輯運算能力。所以,許多中職學生都缺乏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女生,邏輯思維能力比男生稍差,大多對計算機課程沒有興趣。有許多學生認為自己以后不會從事計算機行業,所以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十分消極,阻礙著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策略分析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中職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要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專業型人才。所以,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專業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應用水平。用人企業在招聘人才時,都希望新進人員能快速地適應工作崗位,能獨立完成工作,從而減少企業的人才培養成本。因此,學校要多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比如,在“計算機組成原理”的教學中,教師可在實驗基地教學,將一臺計算機拆開,再在課堂上一邊講解一邊組裝,組裝工作可由學生完成,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與完全理論式的講解不同,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構造,讓學生明白每個部件的功能,還能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計算機的完整體系,掌握計算機的運行原理。
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了解企業用人要求的重要方法。所以,學校要加強校企合作,與更多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優秀的計算機人才。比如,在“計算機故障診斷與處理”的教學中,學校就可將學生安排到計算機生產企業實習,讓學生到基層生產部門參與計算機的生產過程,了解每一個零部件的生產流程。只有掌握計算機的每一個基礎零部件,才能在其運行過程中根據故障現象,判斷出故障原因和部位。除硬件故障外,還有計算機軟件出現的故障。學生還可以到其他企業的計算機運維部門實習,了解企業對計算機運維人員的具體要求,學習具體的運維流程,以及故障出現時的處理方法。比較常見的軟件故障如有程序故障、系統故障、病毒影響等。常用的硬件故障處理方法包括診斷程序檢測、人工診斷和專門儀器檢測等。對于每種檢測方法,學生要熟悉檢測工具和檢測流程,通過在企業實習,積累計算機故障診斷與處理的經驗,為以后的就業奠定基礎。
3.重視學生的職業規劃
計算機涉及的內容很廣泛,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就業也分多個方向,在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學生能夠學習到的計算機知識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在制訂教學方案時,要將學生的興趣結合起來,并根據學生的特長,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比如,有的學生對計算機應用與維修比較感興趣、有的學生擅長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其就業前景,以及計算機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同時,學校也可邀請計算機類企業的工程師、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到校開展講座,為學生分析計算機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社會對各類計算機人才的需求情況,讓學生能夠明確自己未來的就業方向。學生要結合自身的優勢,根據自己所選擇的就業方向,制訂一個短期的職業發展目標,再以此目標為導向學習計算機課程。在最后一學年的校外實習中,學校可以讓學生熟悉網頁制作方法、學會編程等操作。這樣學生才能選擇正確的崗位進行實習,為以后的正式就業積累工作經驗。又如,學校與某個通信公司建立合作關系,通過簽訂協議的方式培養定向人才,重點培養學生數據錄入、計算機通信、信息處理、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能力,如ERP系統的組成結構、應用功能等,有利于學生未來更快地適應自己的崗位,從而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所以,在以就業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對社會的了解程度都是十分重要的。
4.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在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教師的計算機水平和實踐經驗,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學校應加強計算機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使其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教師自己則要在教學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升自己,掌握最先進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并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實踐教學經驗,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比如,學校要加強與社會各類計算機企業的合作,讓教師定期到企業進行參觀考察,了解計算機行業新技術,并熟悉計算機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情況,以及相關崗位需求,從而豐富教師的行業經驗。教師在掌握這些信息后,才能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教學方案,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如會計行業、汽修行業、建筑行業、機械設備行業等,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就業。此外,學校還可邀請計算機方面的專家到校對計算機教師進行培訓,使計算機教師能夠對目前的計算機技術應用情況有全面的了解,并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用自己積累的知識去影響學生,豐富學生的計算機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校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優勢,引導學生正確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做好準備,使學生所具備的素質能夠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就業成功率。
參考文獻:
[1]趙 劍.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1):258,260.
[2]夏 洋.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育教學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6):113.
[3]朱云萍.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4(8):29-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