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嘯寅,劉丹



摘 要:構建與應用技術人才培養定位相適應的實踐體系是提升應用型辦學模式的重要手段。房屋建筑學是一門應用性、工程性很強的課程,而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則是該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需的重要實踐性環節。文章從課程設計任務選擇和改進的角度出發進行了探討,選擇合適的設計任務,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設計任務
中圖分類號:TU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1-07
課題項目:本文系福建工程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項目(GB-K-15-23)。
作者簡介:朱嘯寅(1987—),男,福建工程學院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建筑構造;
劉 丹(1963—),女,福建工程學院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建筑構造。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是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需的實踐性環節,它是對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的檢驗,更是由理論向實踐轉向的演習,是學生從課堂教學到實踐應用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對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科學素養具有課堂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存在的問題
由于各種客觀原因,目前實際教學效果還是不盡如人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課程設計任務的選擇和確定。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學生多為土木工程等非建筑學專業,課題的選擇對他們沒有太大吸引力,從而導致他們對設計實踐環節積極性不高。
(2)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時間較短,按目前的培養方案只有短短1周時間,而要用1周時間設計完成一套比較完整的建筑施工圖是很困難的。選擇一個難易適中且考查知識點全面的設計任務對于學生設計能力的鍛煉至關重要。
(3)課程設計題目類型往往較為單一,不同班、不同專業甚至連續幾屆學生都采用了相同或者類似的設計題目,造成存在一定抄襲現象。
(4)繪圖方式的選擇上,CAD等軟件的應用雖然符合企業的實際應用需求,但CAD文件簡單的可復制性卻帶來了嚴重的抄襲現象,需要在結合CAD等繪圖軟件進行課程設計繪圖和杜絕學生抄襲拷貝二者之間進行一定的考量。
二、具體改革方式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對福建工程學院大三土木工程專業7個班中的54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并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進行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任務的選擇和改進。
1.合適課題激發學生興趣
設計任務為一建筑單體的施工圖設計,建筑可以選擇的類型有很多。通過對學生的調研,發現在各種建筑類型中,住宅、教學樓和宿舍公寓分別占據前三名(見圖1)。從結果不難看出,越是和學生平時生活、學習和工作聯系緊密的建筑越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設計實踐的積極性。同時,從了解和熟悉的建筑入手開始施工圖的學習和繪制,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將理論和實際相互結合。
2.適中任務達到鍛煉效果
其一,課程設計時間只有短短一周,因此任務的工作量直接關系到學生完成的質量。太簡單無法達到課程要求效果,太復雜則學生無法按時完成或趕圖導致質量下降。通過下表的比較分析,可以得出結論:①如采用手繪或部分手繪方式,多層中小型公建或多層住宅公寓,同時圖幅在A2以的建筑類型比較合適;②如采用全計算機繪制,可以考慮中型公建或小高層住宅公寓,A1以下圖幅的建筑類型更為合理。
其二,課設任務可以在房屋建筑學理論課程開始之初就進行布置,讓學生有足夠充足的時間進行相關資料的查閱和準備,甚至可提前進行部分圖紙的繪制,在課后積極和教師進行交流和探討,從而將實踐環節融入整個理論課周期中,而不是單靠最后的一周來完成。
3.建立題庫多種任務選擇
首先,為了極大減少抄襲現象,其中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增加每次任務題目數量,每次的任務書可選題目至少三個以上。同時通過一定時期的收集和整理,建立一個較為龐大的課程設計題目庫,較長周期輪換一次。這樣可以讓大多數學生課程設計所做的題目各不相同,也使得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課題進行作圖。
其次,對于像住宅這類的單元式建筑,可以給學生幾個不同的住宅單元體,自行進行組合,選擇不同的單元和不同的拼接位置,建筑的平立面都可有多種組合方式,同樣可以減少重復性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抄襲現象。
最后,選擇任務條件圖中,除了平面圖,最好配有相應效果圖和總平圖,更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4.手繪電腦作圖因能而異
出圖質量是衡量學生水平和檢驗學生工作能力的重要標志。目前出圖方式有兩種,一是計算機繪圖;一是手工繪圖。通過對大三學生的調研,發現90%以上的學生傾向于采用計算機或手繪與計算機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課程設計(如圖2)。計算機繪圖的優點在于修改、保存方便,圖面也相對更為整潔。缺點在于需要一定的CAD等制圖軟件繪圖基礎,適合于高年級學生;若用于低年級學生,容易出現不懂得繪制以及過多精力用于學習CAD制圖軟件上,更影響作圖效率。同時還存在著不便于在制圖教室作圖和評圖(條件限制),以及部分學生直接拷貝利用其他同學已有成果的不良情況;而手工繪圖雖然速度較慢,不便于修改,但它是重要的基礎訓練,是設計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能。手工繪圖可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繪圖過程中思考問題,鍛煉手腦的配合能力,為今后更好更快地使用計算機繪圖打下基礎。
綜上針對繪圖方式的選擇,可以分為三種情況:①低年級沒有掌握CAD的學生,全部采用手繪的方式作圖,但可適當降低任務工作量;②中、高年級有計算機繪圖基礎的學生,采用手繪和計算機繪圖相結合的方式,例如,施工圖平面圖紙中部分采用計算機繪制,部分采用手繪;③在多個選題的任務中,可以考慮設置一個高層或大型公建,讓個別有能力的學生采用全計算機繪制,但必須做好平時的評圖成績記錄及相應考核機制,避免最后相互拷貝。
5.任務貼近實際工程項目
具體任務選擇上,如果采用實際或者近似實際工程項目,則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的做法可采用:①真題真做,在題目的選擇上可以借用校企業設計院的幫助,選用實際已完成工程項目的任務,同時在學生完成課程設計之后,將原有項目施工圖圖紙借閱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和自己的成果進行對比和分析,更好地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②考查點力求全面,題目的選擇上應盡可能多的考查到理論學習中的相關知識點。例如,別墅建筑雖然體量較小,但如果選題上做到建筑造型豐富,地形有一定變化,采用平坡結合屋頂形式,設置地下室等內容,則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
三、展望
(1)和其他課程的設計課相結合。例如,土工工程學生同學期學習的課程還有鋼結構、混凝土以及建筑設備等專業課程,如果都能和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相結合進行。例如,采用同一個建筑進行課程設計,則能更好更全面地進行理論聯系實際,更加貼近實際工程。畢竟建筑是一個多工種相互配合的工程。但這就需要多個學院之間進行協調操作,有一定的難度。
(2)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推進建筑工業化進程,預制裝配建筑是未來建筑工程主要趨勢。掌握裝配式建筑施工圖設計也是一個重要能力的體現。但裝配式建筑設計屬于專門的一門學科,房屋建筑學理論課程中對于相關內容只是簡單介紹,同時裝配式建筑的施工圖的設計需要結構專業的配合,并且宜采用BIM軟件進行作圖。因此具體的實施操作有較大的難度。
四、總結
只有選擇學生感興趣、工作量適中、多種課題可選、作圖方式靈活、貼合實際的設計任務,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保證最終作圖質量,為土建相關專業學生在畢業后從事設計、施工、管理等實際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唐 敢,趙新銘.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改革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7(3):139-141.
[2]陳廣文.《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教學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9):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