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始終不停的創新和完善,企業內部的各種管理制度并未跟上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經濟發展的背后依然是會計監督制度的滯后。特別是近年來暴露的“紅光實業”、“陣白文”、“銀廣夏”、“萬福生科”、“紫馨藥業”、等一系列會計丑聞事件,無不處處披示著會計監督制度的痛結。不利于且妨礙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性可持續開展。“會計監督”在某一期間被人們關注起來,也引起了研究界關注。基于這一會計監督失敗的背景下,本文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結合新時期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特征深入探討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失敗的根結。
【關鍵詞】會計監督制度 會計監督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在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發展的同時也證明了一個事實,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完善與否,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經濟發達程度。欲想把經濟變革引向深入,拓展市場規模,就必須在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環境,才能保障市場經濟得以縱向改革。
近年來我國企業內部管理活動中頻頻爆發出會計監督失敗事件,例如銀廣夏公司虛構巨額利潤7.45億萬元。瓊民源利用一系列會計造假手段虛增產品銷售、假報利潤達5600萬元。由于會計監督缺乏導致的會計案件還有““國嘉實業”、陣白文”、“藍田股份”、“紫馨藥業”、“黎明股份”、“國嘉實業”、“大慶”、“萬福生科”、“聯誼”等。這些會計事件無不揭露著會計監督匱乏的痛結,令大眾啞然。這些會計事件嚴重干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因此強化會計監督制度的研究也是迫在眉睫,也是本文研究的出發點。
二、研究現狀
在我國“監督”的最早概念是傳自蘇聯,“財會監督”也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形成的,隨著“財會監督”的逐漸演變,“會計監督”的說法也在改革開放后蔓延開了。1950~1959年,這一期間人們對“財務”和“會計”并沒有明顯的定義界限,一般都合并稱為是財會工作,因此人們對企業會計資料和信息的監督都統稱為“財務監督”或者“財會監督”。“1985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將會計的職能概括為“監督”和“核算”,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會計的監督職能,使得“會計監督”一詞從此得到法律認可[1]”。《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認為“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各企業的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企業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是企業的經濟活動全過程[2]”。明確會計監督主體是使得會計監督活動得以展開的切入點,是維護企業經濟活動健康持續的關鍵點,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進步的助力器。
三、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概述
企業開展內部會計監督活動是企業健康運用的一個關鍵因素。會計監督有兩方面的涵義,“其中一方面:會計開展工作要接受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監督,還要接受股東、人民群眾、國家政府部門的監督;另一方面: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使用真實的會計信息對企業經濟管理活動和生產運營活動進行反映時,也實現了對會計資料的再監督。“企業作為一個會計實體,它的會計監督來自三個方面:一是社會監督;二是政府監督;三是企業內部監督,即內部會計監督[3]”。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是外部監督,而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是企業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尋求自身的健康發展而進行的自我監督。
四、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內容及結論
(一)建立內部牽制制度
內部牽制制度,也就是我國最早以前的“帳”、“錢”分開登記制度。主要內容是權利與義務、錢與賬、物與賬的分離。內部牽制制度的內容是指“在企業的經濟業務中,只要涉及款項和財務的收支、結算、登記事項,必須由兩個崗位或兩個以上的工作人員協同辦理,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4]”。
(二)經濟活動事項的決策秩序
首先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應當明確界定決策人權利和責任。其次要劃分履行人的職權跨度和工作崗位。再次企業內部重要經濟事項必須由董事會討論表決通過,以免對企業造成經濟損失。最后決策和執行程序應當整體連貫。
(三)財產清查
“財產清查是指對應收及預付款項、銀行存款、庫存商品、等財產物資進行清查,確定其實存數并與賬存數核對是否相符的一種清查方法[5]”。《會計法》要求,各企業內都要規范財產清查過程,并糾正實存數與賬存數不相吻合的原因,嚴格進行會計處理。
(四)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指為了保證執法執業過程和評判結果的公正性,對可能會影響其公正性的人員實行業務回避和職務回避的一種制度。“我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規定,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國家機關、聘用會計人員應當實行回避制度,需要回避的親屬關系有:夫妻、近姻親、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6]”。
本文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理論基礎上得出以下結論:導致內部會計監督失敗其一是領導和會計人員法制觀念淡薄、董事和總經理職位重疊,導致權力過于集中,濫用私權、以權謀利。這一混亂現象的背后,也有政府的包容作用。
參考文獻
[1]全承相.會計監督乏力的法制原因及其強化與創新[J]現代財經.2000.7.
[2]傅元略《適時企業集團會計監督機制的涵義、特征及結構》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版.
[3]符麗.淺談企業內部的會計監控.機械職業教育.2000.
[4]王邵鵬.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問題探討.經濟師.2002.
[5]王鳳麗.試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財稅與會計.2002 .
[6]郭于雄.建立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2006年.第12期.
作者簡介:陳曦(1986-),女,貴州銅仁人,漢族,碩士,現從事會計教學工作,研究方向:會計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