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信是當前互聯網時代下最受追捧的媒介平臺,操作簡單、共享性強,開放度高,尤其是在協作互動上支持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也讓其成為最佳的網絡化學習平臺。Java語言是面向對象的最為成熟的編程語言之一,支持分布式、平臺獨立性、多線程、可移植性等開發要求,更成為軟件領域的一枝獨秀的程序設計課程。借助于微信平臺來開發適宜學生自主學習的Java Web程序設計微課,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來實現翻轉課堂教學目標。
關鍵詞:微信;Java Web程序設計;微課設計;應用研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4.147
《Java Web程序設計》是高校計算機類專業的重要核心課程,但在傳統的課堂教學實踐中,由于Java Web涉及的概念抽象,內容相對細碎且實踐性強,很多學生在學習中面臨諸多疑點和難點,迫切需要從課程重構上來深化教學改革,增強學生對Java Web的全面理解和應用。“微課”概念的提出與在高校不同學科中的應用,為實現學生互助共享學習提供了條件,特別是微信平臺以其優異的自學習媒介環境,支持師生之間的多重交流與知識共享,從而改善學習方式,提升學習積極性和教學質量。
1 微信在Java Web程序設計微課設計中的應用必要性
Java Web程序設計語言具有良好的安全、穩定性,尤其是其面向對象、跨平臺特性,使其應用領域更加廣泛,對Java人才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長。從現有的教學模式來看,Java Web自身知識結構較為復雜,而很多學生在初次接觸后感覺難學,甚至對該課程缺乏應有的學習興趣,產生抵觸情緒。課堂授課,教師以知識講解和實踐教學為主,形式單一,知識枯燥,更無法吸引學生的積極性。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加快捷、方便,微信作為微時代的新秀,其已經成為高校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建立在微信平臺上的各類APP應用軟件,能夠利用微信來實現信息傳播、資源共享,特別是對音視頻、圖文等信息的傳播,順應了大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理。為此,立足微信來展開Java Web程序設計微課教學,以Java Web微課程來滿足學生隨時隨地了解和學習語言知識,最后提升學生對Java Web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2 基于微信構建Java Web程序設計微課的實施原則
Java Web是計算機類、軟件類專業核心課程,也是培養學生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思維,增強學生利用Java Web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課程。Java Web的學習,需要注重程序語言知識和程序設計方法的融合,強調相應的設計規范,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在利用微信來構建微課教學模式過程中,需要遵循相應的原則。
2.1 強調“導學并重”的構建理念
Java Web程序設計語言微課的設計與應用,要注重“導學并重”思路,要充分發揮微信平臺的信息傳播與資源共享優勢,充分利用學生的自學習意識,將零碎的時間與微課學習結合起來。在Java Web微課精品資源共享上,要立足學生需求,強調工學結合,突出以學促用,增強學生自學能力;在利用微信網絡教學環境上,要注重發揮微信平臺的網絡協作與交互環境,讓學生從微課學習中增強知識、能力和素質。如問題式學習法與Java Web程序設計課程的融合,將“問題”的提出與教學重點相聯系,建立“線上線下”導線并重的教學設計思路,圍繞設計知識點來重構模塊化教學,突出教師的“導”,在知識呈現上循序漸進,逐步強化學生對編程語言、對編程方法的理解和應用。
2.2 強調“情境探究”教學方法設計
從計算機類學生思維發展來看,邏輯思維力存在較大差異,而“問題探究”教學法的運用,就是將Java Web程序設計融入到微課程中,以運用情境教學和項目教學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分析微課、視頻,在線討論、小組交流,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教師的實踐示范,來展現Java Web知識點,讓學生從動手練習,自主探究、協作分工、總結評價和反饋中,逐步消化和掌握Java Web知識,增進程序設計能力。如在突出Java“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理念上,我們搭建平面圖形的計算情境,從Java語言的封裝性、多態性、繼承性等方面,融入異常處理機制,讓學生感受面向對象的編程思想;還有,在“多線程”概念講解上,我們引入“銀行存取款業務”環境,通過構建線程、生命周期學習環境,來引導學生認識線程的同步與實現機制。
2.3 強調“自主協作”教學模式
智能終端的普及,移動互聯網讓每個學生之間的交互、交流成為可能。基于微信的Java微課的應用,就是要利用微信平臺的交互性、實時性、自主性特點,來啟發學生學習Java Web,運用Java Web,充分發揮微平臺的自學習優勢。在構建以Java Web程序設計為主的微課教學模式中,從互聯網微信應用中來整體設計教學方案,強調多種組合教學策略,明確微課設計的教學目標、細化自主學習活動,完善微課教學評價,突出微課教學在課前、課中、課后各個環節的積極作用。比如在課前自主學習環節,利用本節單元知識點,制作微課程,通過微信平臺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自主交流;在課中環節,以實踐性課堂練習為主,通過學生分組討論,協作探究,加上課堂教師對學生的編程指導,來鞏固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掌握;在課后環節,布置微信作業,適當拓寬課下實踐訓練范圍,并從在線式作業評價上對學生進行監督考核。
2.4 強調微課的“微”原則
微課的設計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需要,多以視頻為載體來講解某知識點或重難點知識。同樣,在微信平臺上的Java程序設計微課應用中,也要考慮到微課的“微”,以5-10分鐘為宜,少則2分鐘,多則不超過20分鐘。在知識點呈現和講解上,要突出重點或技能點,要便于學生移動學習、自主學習。比如以Java語言算術運算符為例,在微課設計上,可以分為四部分,一是基本運算符,包括“+、-、*、/”等內容,時間不超6分鐘;二是模運算符,如“%”,時長不超3分鐘;三是算術賦值運算符,如“+=、-=、*=、/=、%=”等,時長不超5分鐘;四是自增自減運算符,如“++、--”等,時長不超3分鐘。endprint
3 基于微信的Java Web程序設計微課平臺的構建
3.1 基于微信微課平臺的構建
Java Web程序設計在引入微信平臺制作微課教學過程中,我們依托微信公眾號,專門建立Java Web課程自主學習平臺,讓每個學生通過關注公眾號,來獲取學習內容,了解學習重點,開展自主學習,提升編程能力。整個微信自主學習平臺包括三大部分,每個部分又分列不同的學習內容。簡述如下:第一部分為Java Web程序設計課程學習內容,下面又設置了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典型學習實例解析、教學微視頻、章節測試及實訓實踐內容;第二部分為自我提升內容,以名家名師講座、Java程序設計知識點學習經驗分享、Java語言資訊等為主;
第三部分為求助與反饋,主要分為求助教師,意見反饋兩方面。在教學微視頻模塊,學生可以結合教材章節,設置關鍵詞查詢,來調取相關聯的微課視頻。在求助教師菜單,學生可以給教師留言,教師可以在后臺查看留言,并及時回復。該模塊主要是將Java Web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搜集,并第一時間回復給學生,便于師生互動,提升了響應速度。
3.2 基于微信的Java程序設計微課教學前期需求分析
基于微信的微課教學設計,在前期實施時要做到全面的分析,要了解學生的學情,了解學生對Java Web語言的學習難點,興趣愛好和學習要求,還要整合微信微課教學環境,確立微課教學設計的目標和任務。我們通過小樣本問卷調查和師生互動探討,分別對《Java Web程序設計》課程的微課設計進行了修正和完善,以確保每個學生能夠更好的利用微信來學習。
3.3 基于微信的Java程序設計微課教學設計
在Java程序設計知識點微課設計上,遵循布魯姆學習理念,將微課教學目標設定為“識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等不同層次,讓學生能夠根據自主學習目標,有針對性的選取微信微課學習內容。對于“IDE安裝與配置”內容,微課學習目標界定為“運用”層次,在教學手段上,通過微信平臺的學習課件,加上課堂實踐操作訓練,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應的技能和方法。在“MVC模式”內容學習上,設定為“領會”層次,在教學方法上,以微信微課方式來呈現;在“JSP訪問數據庫”學習上,設定為“分析”層次,主要結合課堂教學,引入PPT課件來進行數據庫訪問的分析與處理;在“Servlet編程”學習上,設定為“綜合”層次,采用課前微課自學習與課堂講授相結合模式,讓學生從預習中發現問題,從課堂學習解決問題;在“JavaBean編程”學習上,設定為“運用”層次,教學手段上采用課前預習,加課堂PPT知識點呈現等方式,讓學生了解JavaBean的分類及概念,學會在JSP中運用JavaBean的方法。
3.4 基于微信的Java程序設計微課教學流程
從微信平臺公眾號開展網絡自主學習,還需要與課堂講授相結合。在課前,教師通過推送預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預習,了解本節知識點及相關內容,梳理學習難點;在課堂學習上,先對微課進行總結性回顧,再搜集學生的預習難題,進行專門性講解。具體流程如下:教師首先要對本節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延伸具體的學習內容,制作微課,推送給學生。其次,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學任務,包括教師推送的知識點,課前預習內容,課后復習內容,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相關的實驗實踐內容;最后,進入章節自測環節,完成自我測試,發現的問題要求助教師,等待教師解答。
3.5 基于微信的Java程序設計微課教學評價
基于微信微課教學同樣離不開全面的課程評價環節,而對于Java Web學習的評價,也要遵循多種評價方式的組合,以學生、學習伙伴、教師等評價方式的運用中,融入定性評價、定量評價。比如教師通過課堂觀察、提問,來了解學生的微課視頻的學習情況,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還可以通過學習平臺上的章節測試,了解學生對微課的預習效果。另外,在定量評價上,主要從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中來完成。如“課堂提問、學習平臺交流、考勤、作業情況、章節實訓實踐等”占到總評價成績的20%,“課程設計項目分析、設計與實現”占到總評價成績的10%;“期末考試、課程設計答辯”占到總評價成績的70%。
總之,利用微信來構建Java Web程序設計微課教學環境,可以圍繞Java Web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對相關知識點、Java編程中的常見問題等制作成微課,推送到微信學習平臺上,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和鞏固,逐漸內化編程思維,有效保障了Java Web教學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參考文獻:
[1]謝永朋,徐巖.微課支持下的高職院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現 代教育技術,2015,25(07):63-67.
[2]郭琬.微課的應用及其開發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3]衛亞華.基于微信的高職JAVA程序設計微課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5.
[4]郭華峰,梅成才.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課移動學習平臺設計[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01):82-84.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微信的Java Web程序設計微課研究”(項目編號:NGJGH2016080)
作者簡介:姚玉閣(1975-),男,內蒙古赤峰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網絡技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