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在英語的教學中,更多的問題困惑著從事英語教育的工作者,尤其在農村,英語教學卻始終困難重重。本文結合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實際的現狀進行分析,旨在探討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改進英語教學,增強每位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決心,進而使農村初中學校的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
關鍵詞:農村;英語教學;困惑與對策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對英語的日趨重視也顯而易見,大眾學英語也成了普遍的事情,但在農村,英語卻并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重視,尤其是農村英語教學始終困難重重,作為最基層的教育者,也深深體會到了農村英語教學的難度和困惑,使我們感到深深的憂慮。
我的單位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學校坐落在距離縣城十四公里的一個鄉里,學校規模較小。連綿的大山將學校環抱在其中,周邊的淳樸的民風養育了一批又一批樸實的孩子,但是在學生中以東鄉族和回族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學生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東鄉族是甘肅省乃至中國的稀有少數民族之一)他們日常用語是阿拉伯語和東鄉語,東鄉語是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語言,在我們的學生中他們有的甚至連一句漢語都聽不懂,這也給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帶了極大地困難。
一、 如何讓學生學會最標準最純正的英語發音
1. 教師方面:由于地處偏遠山區,工作生活條件差,留不住專業的教師,導致在鄉村學校任教的老師都是非專業的,多半是“半路出家”。哪門課程沒人上,就讓哪個老師上。因此好多學生發音不標準。上課方法也采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法,翻譯法,教師自身英語素質的限制導致過多地使用漢語進行英語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教師一言堂,而且僅僅使用一本教材,對話等形式,比較單調。
2. 教學資源方面:由于地處山區,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導致英語當中的聽力練習形同擺設,從未練習過聽力。白板教室也是屈指可數,多媒體資源無法利用,如果上一節多媒體課,學生會興奮好幾天。
二、 怎樣解決多語種之間的干擾現象
由于地處臨夏回族自治州,毫無疑問這里的少數民族學生人數占多數,而且這里以東鄉族學生居多,其他民族還有藏族,回族,漢族等。對于大多數少數民族學生來說,他們已經能夠熟練地運用母語,并開始習慣用母語思維。但是為了學習英語,他們又不得不使用漢語,并用漢語來替換英語。為了記住一些單詞,有些學生會把英語標上漢語,比如,把“lesson one”標上“爛鐵碗”,把“good morning”標上“狗的貓寧”來幫助記憶。學習句子時會說出或寫出漢語式的英語句子I am student(我是學生),所以漢語和少數民族本身的語言成了學習英語的嚴重障礙。
三、 面對當前眾說紛紜的高考英語改革,如何權衡日常英語教學與應試考試
面對近幾年的英語高考改革話題,人們眾說紛紜,怎么樣理解的都有,有些學生因此更加注重英語的學習,而有些學生則因此變得人心渙散,覺得英語不再重要,尤其是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好多學生,因為家長本身不重視教育,再加上這幾年好多高校畢業生無法就業,導致“讀書無用論”在這個地方顯得尤為突出。所以好多家長供學生讀書只是為了掃盲,讓他們在外面打工時能認識字就行,對于孩子上高中考大學則看的不是很重視,他們認為:自己既不出國,也不同外國人打交道,學英語干什么?殊不知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但是從學校教師層面來說,為了能夠讓學生考一個高分數,在學校安排英語課時,課時不變,在三大科中占的比重不變,評價老師的好壞還是用成績來衡量,因此老師為了提高成績,督促學生背單詞,背短語,并完全依賴于課本。久而久之,學生覺得英語枯燥乏味,進而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導致英語成績偏低,老師抱怨英語難教,學生抱怨英語難學。即使學生已經學了幾年的英語,可大多數學生聽不懂簡單的英語,更說不出一句像樣的英語句子。成了名副其實的“啞巴英語”。致使學生的英語能力無法提高,讓學生曲解了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
四、 針對我校情況,如何打造英語有效課堂
由于我校少數民族學生居多,英語專業老師很少,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近幾年我校英語平均分一直在三四十分左右,去年中考成績英語平均分為四十一分,學生學習英語只是當做一門必學的課程,不得已而為之。因此,如何讓英語課堂活起來,如何讓農村孩子對英語感興趣,就成了農村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最大的問題。
基于以上幾點困惑,解決問題是我們的當務之急。因此我認為要想改善農村英語教學水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從思想上讓家長和學生轉變觀念:部分家長和學生認為讀書無用,我們應該跟他們講事實,擺道理,舉一些身邊的知識改變命運的例子、提高素質的例子,跟他們講清楚大部分學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高不成低不就。讓他們從長遠的眼光看問題,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學英語是世界潮流,是當務之急。做好家長、學生的思想工作,是改善英語教學的關鍵。2. 教材方面:能選用適用于農村學生的版本,最好是起點設置低一點,話題與學生生活接近一點,知識編排還應系統化,循序漸進,使學生易學也易掌握。3. 教育局方面:能給老師更多的出去學習的機會,讓他們看看外面的教育環境,接受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真正地把理論變為實踐。在給學生傳授知識時也不至于紙上談兵,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4. 教師方面: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尤其是教師行業,應該對英語教學充滿激情,想辦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上豐富的教育資源來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英語知識技能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通過自身的努力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
因此,我們在進行日常教學工作的同時,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不斷豐富和更新原有的知識結構,要與時俱進,抽出更多的時間,花更大的力氣去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并在實際教學中不厭其煩地運用它,給學生及時提供必要的語言資料和與課文相關的信息,做到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永遠不被時代所淘汰。
總之,雖然城鄉差距依然會存在,但是通過我們對農村英語教學問題的分析,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在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都有一定的改變之后,農村英語教學的困境一定會有所改變的。
參考文獻:
[1]劉道義,DavidNuann.初中英語教材[M].人民教育出版社,美國湯姆森學習出版社,2006(3).
[2]胡春洞主編.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
作者簡介:李芬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陳家集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