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江蘇泰州 225300)
貓壞死性角膜炎在臨床上主要以緬甸貓、美國短毛貓、加菲貓、波斯貓等常見,病貓常表現輕微的疼痛、羞明、流淚增加、眼瞼出現痙攣、眼分泌物增多且多呈棕黑、角膜淺表血管化等臨床癥狀。在眼科臨床上診斷貓壞死性角膜炎(角膜腐骨)主要是依據臨床癥狀和眼科的基本檢查等進行診斷。
2017年01月17日,我院入院一只美國卷耳貓,昵稱:Allen,性別公,年齡3歲,體重3.6kg。未去勢,免疫正常,精神狀態和食欲良好,右眼異常,羞明,流淚。
視診:右眼角膜中央有一圓形黑色斑塊,斑塊周圍發紅,角膜表面及基質層血管增生,角膜局部輕微水腫,結膜潮紅,眼分泌物較多,畏光。
一般檢查:T:39.2℃、R:130次/min、R:25次/min,結果正常。
美國麥德士血液分析儀、美國愛德士生化儀、心電監護儀、呼吸麻醉裝置、裂隙燈顯微鏡、手持式眼壓計、眼科顯微鏡、淚液測試濾紙條、眼科手術器械等
由一名助手將貓頭部保定,另一助手打開患眼,并固定好位置后。先用彌散光拍攝貓咪的角膜和結膜的病變處的大致情況,然后調節光的寬度,用裂隙燈拍攝貓咪的角膜、虹膜、前房、晶狀體及前1/3晶狀體等的情況,結果見圖1、圖2。檢出結果顯示;該病貓右眼角膜中央有一圓形黑色壞死區,結膜潮紅,眼球表面有血管。

圖1 眼球表面血管

圖2 角膜壞死區
打開眼壓計,將眼壓計靠近患貓與患貓眼睛垂直,調整好距離。輕按測量按鈕,依次完成6次測量,即刻獲得單次測量值和平均值。正常的眼壓值在15~25mmHg之間,但是這個數值很容易因為患者個體差異、醫生檢查技術、以及檢查的時間點等原因而產生明顯的變化。所以臨床上通常比較兩眼的眼壓差來判定,兩眼的眼壓差距不應該多于20%。該貓兩眼測量的眼壓為19 mmHg、20mmHg,壓差<20%,因此該貓的眼壓正常。
取一張淚液測試紙條,再折起試紙條的前端缺角后,將折起的缺角插入下眼瞼1/3結膜囊腔1min后取出,測量試紙條的潮濕長度。正常值在15mm/min~25mm/min,該貓測量結果:左眼15mm/min,右眼20mm/min,因此該貓的淚液測試結果正常。
綜合以上診斷,結果顯示該貓患有角膜壞死性角膜炎。
手術治療,采用角膜淺層切除術(角膜板層切除術)及結膜瓣遮蓋術手術。
禁食禁水8h以上,進行血常規,生化十七項檢查,術前半小時輸芬太尼止痛,并將患眼周圍剃毛,消毒。
用阿法沙龍進行誘導麻醉,七氟烷全麻,俯臥保定。
在眼科手術顯微鏡下,先用眼瞼撐開器將動物的眼睛打開,術者再用角膜板層刀在動物的角膜壞死區域輕輕切除(用時約為5~10min),注意在剝離時需要將所有病變的角膜(包括色素沉積的組織)徹底移除防止再次復發。
用眼科專用無齒鑷取結膜瓣覆蓋在病變切除的部位,用8-0可吸收縫合線進行8字縫合(進針時的深度為角膜厚度的2/3)。以1ml25~27G針頭的注射針筒,針頭平行于鞏膜表面刺入球結膜將抗生素類藥劑注入球結膜下的空間。
(1)患貓術后必須戴上頭套并保溫,術后6h禁食禁水。
(2)術后靜脈注射抗生素,并給予痛立定止痛,并用妥布霉素和普拉洛芬點眼,一天四次。
(3)術后第十天帶拆線,拆線后觀察角膜透明性增加,枝狀血管減少。15天后復診,角膜逐漸清晰,有少量血管。一個月后再次復診,該貓角膜新生血管近乎消失,中央區透明。
(1)貓壞死性角膜炎病因很多,大多與貓的皰疹病毒的繼發感染,角膜潰瘍、眼睛遭到撞擊等因素有關。因此,在手術治療本病時,還需要找出引起本病的原因。
(2)貓壞死性角膜炎有時單眼單發,偶爾也會雙眼發病。發病早期角膜壞死區域呈淡褐色,此時應及時治療,否則病變會繼續發展,最終可造成角膜穿孔和眼球萎陷。
(3)治療本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進行角膜板層切除術。可明顯縮短病程,防止角膜穿孔,并且預后良好。
[1] 董軼,林中天.小動物眼科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86-88.
[2] Joan Dziezyc,Nicholas J.Millichamp.犬貓眼科學彩色圖譜[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95-96.
[3] 林立中,胡崇偉.動物眼科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
[4] 魏世輝,王志軍.眼科實驗動物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0.
[5] Kirk N.Gelatt V,Janice P.Gelatt MFA,Veterinary Ophthalmic Surgery[M].Elsevier Medicine,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