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衢州市國土資源局西區分局 翁新驥
2002年,衢州市啟動西區開發建設,總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東起信安湖,西依石華線,南臨常山港,北至杭金衢高速公路,一期開發面積14平方公里,目前基礎設施和公建項目總投資近300億元,集聚人口8萬余人,具備現代城市的框架和功能,已發展成衢州市的行政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商務中心、金融中心。
近年來,為增加城市能級,提升城市品質,圍繞核心圈層和高鐵新城建設,西區拉大城市框架,啟動16平方公里二期用地。作為衢州市城市建設主戰場,西區各項任務日益繁重,用地需要突增。2017年,衢州市國土資源局西區分局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在市局和西區管委會的有力領導下,以“責任落實年”活動為抓手,以“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為新使命,緊緊圍繞中心工作,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切實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落實,主動協調處理保資源和保發展的“兩難”問題,為西區大建設大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國土資源要素支撐。
以規劃計劃為引領,以保障發展為首任,主動參與城市建設,以擁抱“衢時代”,建設“大花園”為工作框架,圍繞市政府“7+7、10+10”等城市建設重大專項工作,按照衢州市國土資源局的統一安排,完成調整高鐵新城范圍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3000畝,進一步完善新增建設用地布局,有效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全力加快用地報批,西區分局克服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的困難,加班加點,2017年完成上報組件4個農轉用批次用地面積2166畝(其中農地轉用面積1854畝),是西區近十年來土地報批批次最多、面積最大的一年。
積極主動參與高鐵新城征遷工作的前期準備工作。認真開展前期征遷方案的調研和資料收集,為市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精心組織高鐵新城征遷范圍內的勘測定界工作,目前已完成高鐵新城土地17425畝的勘測定界工作,為下步征地做好基礎準備。
為確保做地進度,積極開展重點項目專項推進工作,主動對接做地主體,協調解決存在問題,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積極參與西區管委會征遷工作,截至目前西區已完成征地交地3800余畝,基本完成花園崗、湖柘垅村整村征地工作,按期交付西區祥生、中粱融信等重點項目土地。
強化土地供應管控,科學編制年度國有土地儲備和出讓計劃,根據市場需要力求“精準化”供地。全年供地14宗515畝,包括衢州市第三、第四實驗學校、衢州學院附屬幼兒園、信安湖景觀橋、西區常山港左岸生態防洪堤景觀工程等重點民生、基礎設施項目。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應,拍賣出讓西區K3-1、F5-2 這2宗房地產用地250.73畝,收取土地出讓金31.8億元,促進了西區房地產的平穩發展。
2018年計劃供地1000畝以上包括市中心醫院、市體育中心、市服務中心、文化藝術中心等重點項目。全面實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網上交易工作,利用互聯網+國土的模式,使土地出讓工作從線下轉向線上,真正實現企業只需跑一次就能取得土地使用權,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
緊緊圍繞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等重大任務,挖潛存量,提質增效,全年消化批而未用土地429畝,收回閑置土地463畝。一是創新監管方式,運用數據支撐,摸清家底。通過建設西區用地批后監管上圖入庫和 “一張圖”移動系統,對西區歷年來的土地農轉用、征收、供地情況等信息匯集、整合,形成基礎數據支撐體系,實現數據引領、信息支撐,從而滿足國土資源監管、宏觀調控和社會化服務的需要,掌握現勢動態化數據。二是提出方案,主動對接。三江樂園、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二期工程、衢州市城建業務技術用房三宗土地因為規劃調整、樓堂館所停建等原因閑置多年,無法開發,西區分局主動向市國土資源局、西區管委會領導匯報,提出收回方案,并與業主多次溝通協商,成功收回閑置土地463畝,其中60畝土地已用于建設衢州市第四實驗學校及城市公共地下停車場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