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服務業處
2017年浙江服務業運行總體平穩,
繼續成為拉動全省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2018年服務業工作要圍繞“高于1個百分點”目標,狠下功夫、狠抓落實
2017年,浙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以及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培育壯大服務經濟新動能,全省服務業運行總體平穩,繼續成為拉動全省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2017年,服務業增加值27279.31億元,增長8.8%,占GDP比重達52.7%。全省完成服務業投資21553.17億元,同比增長9.8%,分別高于面上投資和二產投資1.2個和3.6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為69.2%,較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對全社會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8%。全省服務業稅收收入5216.8億元,同比增長15.5%,高于二產稅收增幅7.2個百分點,占全部稅收比重達52.7%。
信息服務引領發展。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6040.96億元,同比增長33.1%;營業利潤1423.93億元,同比增長26.3%。軟件產業實現業務收入4252.2億元,同比增長20.1%,增速高出全國近5個百分點。
科技服務業強勁增長。全省規模以上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8034.37億元,同比增長30.7%;營業利潤1696.79億元,同比增長23.2%。
商貿業穩步提升。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308億元,增速由一季度的8.9%、上半年的9.9%回升至全年的10.6%,網絡零售額13337億元,增長29.4%。
旅游業保持平穩。全省共接待游客6.41億人次,同比增長9.63%,實現旅游總收入9322.67億元,同比增長15.1%。
房地產增幅同比回落。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9600萬平方米,銷售額12340億元,增速分別由上半年的20.9%、34.3%回落至11.1%、28.5%,比上年分別回落33.2和24.0個百分點。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18.6%。
物流業保持快速增長。全省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營業收入2844.19億元,同比增長19.6%,較上年提高12.4個百分點。其中,快遞業務收入達668.2億元,同比增長23.5%。
金融業存貸款增速趨穩。12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0.7萬億元,貸款余額9.0萬億元,分別增長7.8%和10.3%。全年新增存款7790億元,同比少增1438億元,新增貸款8429億元,同比多增3091億元。
一是貫徹落實“1+10+X”規劃體系。以《浙江省服務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為總綱,貫徹實施6大支柱產業和4大新興產業“十三五”發展專項規劃,加快“6+4”產業協調發展。二是制定實施服務業相關政策意見。制定《浙江省服務業“四大經濟”創新發展行動方案》,出臺《“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的配套措施》《浙江省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行動方案(2018—2020年)》,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工業設計發展水平的意見》《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舉辦教育進一步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積極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三是構建全方位保障機制。制定《浙江省服務業“1+N”工作機制方案》,編制《2017年服務業工作要點》,印發《2017年度全省服務業發展目標各市、縣(市、區)分解方案》,編制《服務業發展每月動態》。出臺《浙江省省級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印發《浙江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產業基地綜合評價方案》等。
一是高起點培育服務業強縣(市、區)。制定《浙江省服務業強縣(市、區)培育綜合評價辦法(試行)》,開展年度綜合評價,實行動態增補。優化服務業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結構,啟動實施《浙江省服務業強縣(市、區)培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二是高標準打造產業集聚平臺。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培育創建一批金融特色小鎮。開展國家級、省級示范物流園區推薦評審和認定工作,推進智能化倉儲物流示范基地培育。推進服務業集聚示范區提升發展,制定《浙江省服務業集聚示范區綜合評價辦法(修訂)》。三是大力推進創新載體建設。創建開放協同的混合所有制新型研發機構——之江實驗室。創建34家省級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基地,確定首批17個高新技術特色小鎮,新認定23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
一是深入推進綜合改革試點。繼續推進杭州、寧波兩大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金華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二是積極開展各類專項試點。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義烏全國現代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寧波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專項試點建設穩步推進。臺州小微金改、溫州金改、寧波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等各項金融改革成效明顯,寧波市首創“無抵押無擔保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被中國保監會冠以“寧波經驗”在全國全面推廣。三是成功爭取一批新的改革試點。湖州、衢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獲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首批試點,杭州市成功列入第一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
一是加快推進重大項目。編制實施《2017年浙江省服務業重大項目計劃》,對421個服務業重大項目(總投資5183億元)實行動態監測并形成季度監測分析報告。二是上下聯動推進項目。建立省、市、縣(市、區)三位一體的項目服務機制,強化部門協調機制,定期會商解決問題,并根據需要提請省政府協調解決。三是多管齊下盯引項目。圍繞“八大萬億產業”和服務業“6+4”產業體系,加強重大項目謀劃和優質項目招商選資,共篩選出23個謀劃盯引項目,總投資2335億元。
2018年,浙江服務業工作圍繞“高于1個百分點”(即:服務業增加值增幅高于GDP增幅1個百分點)目標,重點開展以下各項工作:
加強統籌協調、突出規劃引領、強化政策保障,著力優化服務業發展“軟環境”。一是深入實施《浙江省服務業“1+N”工作機制方案》,印發《2018年浙江省服務業工作要點》、《2018年全省服務業發展目標各市、縣(市、區)分解方案》,開展2017年度全省各市、縣(市、區)服務業發展目標考評。二是強化服務業“1+10+N”規劃體系引領作用,開展服務業“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三是深入實施《浙江省服務業“四大經濟”創新發展行動方案》、《“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的配套措施》、《浙江省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行動方案(2018—2020年)》。
提升平臺建設、注重項目謀劃、培育龍頭企業,著力構建服務業發展“全載體”。一是抓平臺載體提升發展。深入推進服務業強縣(市、區)試點工作,組織召開服務業強縣(市、區)現場會;強力推進100個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差異化發展;抓好國家級、省級示范物流園區和省級智能化倉儲示范物流基地的總結推廣工作;規劃建設一批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平臺;支持發展一批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公共服務平臺。二是抓重大項目謀劃招引管理。編制全省服務業重大項目計劃,推進省、市、縣、鄉聯動的項目推進服務機制,強化重大項目管理服務,實行網上監測、季度通報。三是抓龍頭骨干企業培育。形成新一輪服務業重點企業培育名單,開展現代服務業高級人才境外培訓工作。四是加快品牌培育和品牌創建工作。支持服務業企業開展標準化建設,重點扶持一批服務業企業積極爭創“省政府質量獎”;開展服務業“三名”工程培育;開展全省服務質量滿意度調查。
圍繞服務業“四大經濟”、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進浙江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快推進國家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著力推進金華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和杭州、寧波新一輪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二是深入推進各類服務業專項改革試點。繼續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區建設,深入推進義烏市“全國現代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建設。三是積極爭取打造一批新的改革創新試點。結合大灣區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統籌推進“一帶一路”新金融服務中心、錢塘江金融港灣、寧波“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