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生
近年來,隨著浙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的深入開展,支援重點已由原來的外延型向外延與內涵并舉轉變,受援地和幫扶地強化自身造血功能的呼聲越發強烈。在此背景下,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培訓中心主動作為,以培訓學習為載體搭建起浙江智力援藏的新平臺,以“請進來”的方式促進援受雙方交往交流交融,以轉變發展理念的長效做法不斷拓寬那曲地區干部隊伍視野思路。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實踐,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培訓中心總結提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搭建了智力援藏和交往交流的新平臺,受到受援單位的充分肯定和參訓學員的一致好評,其經驗做法值得推廣借鑒。
統籌整合那曲地區智力幫扶需求,形成集中有效供給。針對那曲地區干部人才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原有的模式是由受援單位分別向不同的對口單位提出幫扶請求,這種模式存在著條塊分割、資源分散、協調費力、效果不佳等問題,不具有持久性和規范化。根據智力幫扶合作協議,那曲地委組織部每年初集中提出需求計劃,報浙江省援藏指揮部備案,由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培訓中心統一落實協調,新模式有效解決了多頭“輸入”與“輸出”的問題,資源利用率和學習效果大大提升。
設置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配備專業化的師資團隊。立足那曲實際與浙江特色,針對那曲地區干部人才的需求特征,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培訓中心從三個方面不斷完善教學設計。一是體驗式的教學模式,從“聽浙江、看浙江、感受浙江”三個維度開展教學。培訓班整個行程分上海、杭州、嘉興三個階段舉辦,每個階段采用“教學+體驗”兩種方式。二是針對性的課程設置,以社會穩定、黨性教育、經濟發展、能力提升、研討交流五大模塊為主要內容,每個模塊包含不同的具體環節,可以根據學習對象的不同有所側重調整。三是專業化的師資配備,每期培訓學習既有實踐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又有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既能突出浙江特色講問題,又能結合那曲實際談想法,有效保證了授課質量。
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意識和人性化的服務保障。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國家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具有高度的政治意義和大局意義。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培訓中心充分認識到這一舉措的重要性,以主動作為的責任意識為擔當,以無私的奉獻精神為支撐,以推動工作服務大局為宗旨,自上而下擰成一股繩,全力保障各項工作的有效推進。同時,不斷強化培訓學習的安全管理、教學管理和服務保障。遇到學員感冒發燒、醉氧等身體健康問題時,中心及時與省發改委對口支援處、省衛計委相關處室進行溝通協調,在省內確立兩家三甲醫院專門為那曲學員開辟綠色就診通道,方便及時就診。在培訓學習過程中,凡是有需要、有問題,工作人員都能給予熱情的解答、悉心的指導和周到的服務,使得學員在浙學習期間也會有家的感覺。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浙江智力援藏已取得初步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提升了干部整體素質。一是黨性和思想認識的提升,通過上黨課、講黨章、述黨史,參觀中共“一大”“二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考察社區黨建等活動,不斷地給那曲學員提供正能量、富營養,紅色教育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二是綜合技能水平的提升,通過展示浙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經驗做法,參觀浙江企業、浙商博物館等,不但給那曲學員帶去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也進一步拓寬了視野、開闊了思路;三是團隊凝聚力的提升,通過素質拓展等一系列集體活動,有效拉近了那曲學員之間的距離,團隊的執行力和配合默契程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促進了發展理念轉變。浙江與西藏兩地的發展理念有著一定差別,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西藏地區的發展需要更多地汲取東部地區一些創新觀念和先發經驗。在課程設置上,中心力求描繪一幅代表浙江先進理念和經驗做法的展示圖,組織那曲學員通過“走一走、看一看”的方式實現發展觀念的碰撞與啟發,幫助和引導那曲地區黨政干部人才拓寬視野、更新理念、增長才干,從而構建具有內生性質的造血機能,實現那曲地區的長治久安和持續發展。
推動了兩地交往交流。組織那曲學員來浙培訓是智力幫扶的一種有效方式,也是促進民族融合,實現民族團結的有效途徑。12期360人次來浙培訓,已經超越單純意義上的學習,它既是一種援受雙方交往交流的平臺,也是一種不同民族之間、不同地域之間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平臺,起到了一種橋梁紐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