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增杰
財務手續是辦理資金收支的依據,如:合同、發票等,近年來,在辦理財務手續時,往往由于法律意識淡薄,導致財務手續處理不當而引起的法律訴訟時有發生。本文結合實際工作從工程項目管理環節分析財務手續所引起的法律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建議。
一、合同簽訂方面
(一)購銷合同中延遲付款利息的約定引起的法律風險
某項目在簽訂一份《鋼材供貨協議》中結算方式這樣約定“....若購貨方在三個半月內不能支付剩余的40%貨款,將106天起每月支付供貨方貨款3%利息”。這樣的約定看似合情合理,但工程項目資金到位時間波動較大,如果無法按時實現協議的約定,可能將會付出沉重的利息成本代價。
風險防范:購銷合同中不要直接約定利息違約風險,但可以對違約金進行約定,如:如果購貨方不能按時付款,需要承擔一定比例的違約金,可約定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違約金。
(二)合同中關于發票問題約定引起的法律風險
其一,合同中約定“不要發票”的風險。某項目在簽訂一份地材采購合同中約定“..該材料單價為不含稅價格,供貨方不開具發票...”。其實,該合同是發生效力的,但是,不開發票的內容因違反稅法而無效。在稅務稽查中,購貨方可能要面臨承擔補繳稅款的稅務風險。
風險防范:第一,購銷合同涉稅條款要做好稅收策劃,杜絕在合同中約定不要發票,但可以對單價進行分解,合情合理區分貨物和運費價格,從而達到減輕稅負的效果。
第二,不能以未開發票作為拒付款的理由,除非合同有明確約定,比如合同中如約定“乙方不開具符合要求的正式發票,甲方不予支付貨款或工程款”,即甲方為付款設定了條件,如果條件不成就,則不予付款就有了合法的理由,即使產生訴訟,這期間的利息也可以避免。
(三)“合同中扣除增值稅稅款的約定”無效
在購銷合同中,有這樣的約定".....如果供貨方不能在購貨方付清貨款前提供增值稅發票,購貨方有權按照17%的稅率扣除稅金....",這種約定在法律上是無效的,因為,一是開具增值稅發票系合同從給付義務,不履行從給付義務不構成對方當事人拒付價款理由。二是合同約定直接扣除稅款實際就免除了納稅人開具增值稅發票的義務,應歸于無效。
風險防范:如果供貨方拒不開具發票,依法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舉報,由主管稅務機關處理。拒不開具增值稅發票導致對方當事人經濟損失的,應當提起反訴或者另行起訴。
二、項目施工計量、決算方面
(一)計量不及時、延遲決算引起的法律風險
有的項目對施工隊計價不及時,不僅造成財務成本不實,而且有很多風險。不能認為不給施工隊決算,施工隊拿不到決算單,沒有證據就不能起訴,其實這是認識上的誤區。如果施工隊起訴項目部,即使沒有結算單,法院會通過鑒定部門對其完成的工程量進行鑒定,再加之決算拖延時間長,工程量資料也未必能保留齊全,拖延時間越長,分歧越大、風險越大。
風險防范:嚴格按照“不簽合同不施工、先計價后付款”的原則對施工隊進行管理,以規避法律風險。
(二)代扣施工隊款項引起的法律風險
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隊違反項目部管理規定的行為,項目部往往以罰款的形式對施工隊進行懲罰,如:安全措施不到位、質量瑕疵等,罰款往往由項目部相關部門出具罰款單,不經施工隊負責人簽字就直接交給財務部門從計價款中進行扣除。這種做法,即使當時能將款項扣下來,但施工隊一旦提出訴訟,從法律上講如果沒有施工隊負責人的簽字就沒有法律效力,就不能進行扣除。
風險防范:對施工隊的各種罰款,都要有施工隊負責人的簽字,該施工隊負責人必須是合同的簽訂人,如果二者不一致,施工隊負責人必須要取得合同簽訂人的書面授權委托,這樣的罰款單才有法律效力。
(三)“委托付款”引起的法律風險
在辦理各種付款、結算時,經常遇到合同的收款方(委托方)委托第三方來收取款項,委托方只提供一份只簽有委托方名字的委托書或者復印件,項目部就辦理了付款。實際上這樣的手續是有風險的,一旦委托方否認,付款方就要面臨再次付款的風險。
風險防范:第一,委托書必須由合同簽訂方出具原件,如果委托方是單位,必須加蓋單位公章、簽字;第二,對委托書的內容必須是一事一委托,不可含糊籠統,如:注明是辦理什么業務、收取什么款項。第三,要注意委托書的有效期,一份委托不能長期有效,必須在有效期內辦理業務。第四,對于委托收取款項的業務,委托方和第三方收款人都必須出具收款收據。
(四)項目部代發工資容易引起的法律風險
目前,工程項目施工中,勞務承包、工序承包模式比較多,項目部代勞務隊發放工資也成為常態。常見的手續就是勞務隊工費計價單、工資發放表、銀行打卡記錄單,操作方式是:發放工資時,按照工費計價單、根據勞務隊長或者勞務公司提供的人員名單進行打卡。一旦勞務隊長對發放工資的金額有異議或者民工對發放工資有異議,項目部都要面臨風險。
風險防范:其實這些手續還是有瑕疵的,除此之外還應該有勞務隊長或勞務公司給項目部出具的委托付款書,并取得代付人的同意簽字認可。
(五)借條、收條、欠條使用不當引起的法律風險
在給施工隊撥付款項時,經常遇到施工隊出具的“借條”、“收條”等等,甚至有的借款借據上還現“借生活費”的字樣,這些都是存在許多風險隱患的。先看借條和收條的區別:借條(借據),是借用別人的錢或物件時所立的字據,由出借人保存,是一種債權債務的證據。出借人只需出具“借條”便能證明其對借款人或借用人享有債權,且無須對債發生的原因進行舉證。收條(收據)”是指“收到錢或東西后寫給對方的字據”。收條”則有可能是“取原來屬于自己的東西”所形成,也有可能是依約定或法律規定“取自己有權取的東西”所形成,本身并不表明對雙方當事人之間債權債務關系的確認。收條”產生的原因很多,不能把“收條”作為當事人之間具有債權債務關系的憑證。對于沒有還款期限的借條,出借人可以隨時向借款人請求還款,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之時開始計算,借條的效力最長可達20年。而沒有履行期限的欠條是對雙方以往經濟往來的一種結算,權利人應當在欠條出具之日起兩年內向人民法院主張權利,也就是說,沒有履行期限的欠條從出具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對借款用途為“生活費”的寫法,雖然也是施工隊的借款,在項目部看來理應也算作工程款,但是在法律上兩者還是有區別的,在法庭舉證時,生活費往往不被認定為工程款。endprint
風險防范: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撥付施工隊款項時必須讓對方出具“借據”而不能出具“收據”或“收條”;借款用途要注明工程款或設備款、材料款等等,即使是項目部代付對方的生活費,也要注明工程款。
三、涉稅方面
建筑行業“營改增”已經實施,增值稅也是涉及刑法法律責任較重的稅種。本文僅對“虛開增值稅發票”進行風險分析。
在“營改增”前,經常遇到施工隊、勞務公司掛靠有資質施工隊伍進行施工并代開發票,也有讓稅務機關代開營業稅發票的情況,但是在“營改增”后,將不能再采取上述方式開具增值稅發票,否則,就屬于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行為,涉及犯罪。常見的虛開增值稅發票的主要表現有五種:一是開具“大頭小尾”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這種手段是在開票方存根聯、記帳聯上填寫較小數額,在收票方發票聯、抵扣聯上填寫較大數額,利用二者之差,少記銷項稅額。二是“拆本使用,單聯填開”發票。開票方把整本發票拆開使用,在自己使用時,存根聯和記帳聯按照商品的實際交易額填寫,開給對方的發票聯和抵扣聯填寫較大數額,從而使收票方達到多抵扣稅款,不繳或少繳稅款的目的,滿足了收票方的犯罪需要,促進了自己的銷售。三是“撕聯填開”發票,即“鴛鴦票”。蓄意抬高出口貨物的進項金額和進項稅額。四是“對開”,即開票方與受票方互相為對方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互為開票方和受票方。五是“環開”,即幾家單位或個人串開,形同環狀。值得注意的是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中,無論是在真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虛開,還是在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虛開,只要達到法律規定的定罪標準,都應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定罪處罰。涉及的法律責任是虛開稅款數額1萬元以上的或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致使國家稅款被騙取5000元以上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虛開稅款數額10萬元以上的,屬于“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大家要注意,數額1萬元指的是稅款,也就是說你開具的發票金額達到5.89萬元,那么就觸及到了刑法,就要面臨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四、其他方面
(一)款項進賬來路要弄清,否則會被認定為不當得利
在資金收支管理中,我們對資金支出的財務手續要求相當嚴格,資金“寬進嚴出”,認為沒什么風險,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如下案例:A公司和B公司組建以A公司為主的聯合體投標某工程項目,B公司由于資金緊張從C公司借款100萬元,因時間緊,B公司安排C公司將款項直接從C公司賬戶匯入A公司,后來該工程項目未中標,退還保證金,A公司財務部門直接將款項退給了B公司,B公司后將C公司的100萬挪用,B公司重組、更換法人。C公司向B公司催還100萬未果,將A公司訴諸法院,要求A公司歸還C公司的不當得利100萬元。
本案例中,A公司的做法存在如下瑕疵:第一,C公司匯入A公司100萬元時,要讓C公司說明款項的用途,即使是受B公司委托,也要提供B公司的委托書;第二,A公司退還100萬時,如果B公司當時未提供委托,A公司應將100萬款項原渠道退回,即退回C公司。所以對于進入本單位賬戶的資金,來源要清晰,分清是收入還是代收款項,否則不僅可能被視為不當得利而退回,而且還要面臨償還利息的風險。
(二)財務代簽名,一定要慎重
如:某項目經理將票據交給出納員黏貼報銷,在報銷人和領款人兩欄簽字也是出納員代項目經理簽字。后來公司對該項目經理進行績效評價考核,發現該項目經理報銷了大量的業務費發票,找到項目經理談話時,由于時間太久,對出納代報票據的事早已忘掉,對領款人簽的字予以否認。也許并非出于故意,但從證據上看對出納員的確不利,出納員面臨模仿項目經理簽字貪污公款的法律風險。所以代簽名看似很正常,其實有很多隱患。
風險防范:上述案例中盡管出納沒有貪污報賬款,但實實在在地為自身帶來了風險,這也是對財務手續細節的忽視和經驗不足造成的。正確的做法是:即使財務代報發票,在付款時也要避免直接給報賬人現金,而是將款項匯入項目經理工資卡中,并將匯款回單附報銷單后。
本文從四個方面對財務手續相關的法律風險進行了分析,但受篇幅所限不能詳盡所有問題,僅能拋磚引玉,期望能以此文引起大家對財務手續所引發的法律風險問題予以關注,以達到不斷提升會計基礎工作,避免財務風險之目的。
(作者單位:中鐵十四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