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艷湄
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渠道,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交往和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為學生的高效學習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呢?教師有效的教學策略是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點。要想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動參與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首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主動學習的開端。”語文教學中應注重趣味性原則的貫徹,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就不再是一個消極的聽眾,而是一個主動的求知者、探索者,敢于懷疑,敢于提問,敢于發表與別人不同的見解。
一、情境生趣——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中激活思維,主動參與
語文外延的廣博性決定語文教學不單純是記兩個生詞、學一篇文章,而是教師引領學生走入更廣闊的天地,切實感受到“生活處處是語文”的觀念。心理學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是一個被動的吸收過程,而是以原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主動構建新知識的過程。因此,創設情境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十分重要。
基于這一點,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引課外“活水”,采用多種方式為學生創設出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情境。如類文品讀、講名人、說名言、擬廣告、進行個人創作、角色扮演、編排課本劇、召開新聞發布會等,內容涉及古今中外,鏈接自然、社會及人生等諸多話題,引領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合作探究。讓他們體悟:學語文不單單是學知識,而是學習感悟作家是如何個性化地感受事物、如何體察自然、社會、人情及如何創造性地表達人生的。我在教學上追求的是感動,感化,共鳴。如教學《秋天的懷念》一文時,我讓學生首先利用各種傳媒渠道了解殘疾人的生活艱辛;讓他們體驗坐在輪椅上不能隨意走動的困難……以情感去體驗情感,以這種以己推人的方法,回顧自己,理解別人,認識生活,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引導他們自覺地去學習課文并及時打開了的情感的閘口。最終在本課的課堂教學中,引發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學生情難自抑,不僅深刻理解了作者史鐵生“暴怒無常”行為背后的悲苦辛酸,也更深入的讀懂了母愛的偉大,體悟到作者從“暴怒無常”到“笑對人生”的情感升華,理解了作者堅強的生活態度,領會了課文主旨,從而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情景的創設,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想象力,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這樣盡可能保證每一堂課的教學效率。
二、賞識激趣——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激發探究興趣
當一個學生因受到老師的中肯的評價和鼓勵而產生成就感時,就會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我經常這樣對學生說:“你很有見解”“你分析得很透徹”“你真令老師感動”“你年紀這么小就有這么深刻的思想,真難得”“大家的掌聲就是對你最高的評價”“你真細心,發現了其他同學沒發現的細節”“你的觀點很新穎”等等。甚至對有些回答并不那么令人滿意的學生,我也給予正面鼓勵評價,比如:“你非常有勇氣,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你的語言非常流暢”“你的普通話很標準”“你的某個詞用得特別準確”“你這一堂課的表現比上一堂課積極”……。教師要有從沙堆中找金子的智慧,讓學生從老師的贊賞、教師的微笑中感到溫暖,真正在課堂上敢說、敢問、敢辯,從而構建一個民主開放式的輕松課堂。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出現,更要在科學、和諧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探究式學習的熱情得以激發,發表見解的欲望受到鼓舞,標新立異的心理得以張揚,新觀點、見解就會不斷涌現,這樣一來,學生對課堂學習就會懷抱極大的興趣,對教師的提問有所期待,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三、巧問誘趣——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思維碰撞中體驗主動參與樂趣
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智者問的巧,愚者問的笨”。可見提問不僅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教學藝術。語文教學的過程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設計關鍵巧妙的問題引起學生注意,指明思維方向,對學習新知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一個設計巧妙的問題不僅能引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還能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在樂學樂思中掌握課堂知識,從而實現課堂的高效性。
如講授《范進中舉》一文時,我就抓住胡屠戶“打”和“罵”范進這兩個“眼”上設問:胡屠戶打了范進幾次,罵了些什么?前后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講授《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時,我設計“猜猜他是誰?”的小組活動環節,讓學生根據課文中描寫的每個人的特征,辨出教材插圖中的各個人物,讓學生體會“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突出人物性格”的寫法,將教學目標融入有效的課堂實踐中。
此外,我還經常利用比較閱讀,設計與課文相關聯的問題,引導學生將教材資源遷移延伸,在類比中誘發探究興趣。
現代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說明:教學效果是由學生的參與程度來決定的,學生的參與是知識內化的必要條件,學生的參與程度是衡量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標準。要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參與的能力。在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高效課堂成了我們每一個教師追求的目標。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把新課改倡導的三維目標落到實處,這是值得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討摸索的問題。只要我們積極實踐、善于總結,一定還會探索出更多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性的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