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巍
摘 要:探究曹操性格的雙面性,有利于把握曹操性格的典型特征,對提升對曹操人物形象的認知程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對曹操性格的雙面性特點進行綜合闡述的基礎上,分析了曹操性格雙面性的原因,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曹操;雙面性;善妒
兩面性是曹操性格的典型特征,既殘忍又善良,既寬容又善妒,既堅強又脆弱。歷史上曾用“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來評價曹操,可見曹操的性格雙面性已經深入骨髓。正是由于復雜的人物性格特征,使曹操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因此,探究曹操性格的雙面性,對把握曹操的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曹操性格的雙面性
1.1 殘忍和善良
殘暴無良是曹操人物性格的典型特征,并通過無數的事例體現出來。例如,曹操在進攻徐州時下令三軍,一旦攻下城池,要將城中百姓盡數殺戮,軍隊所到之處民不聊生,充分體現了曹操殘暴不仁的特點。坑殺十萬降卒,曹操更加顯得無比殘暴,在官渡之戰袁紹兵敗之后,曹操下令坑殺的降卒達七萬之多。當時曹軍大約三萬人左右,袁紹軍隊大約有十余萬人,袁軍絕大部分被坑殺。同時,曹操在偷襲袁紹軍隊的糧車時,就曾割下一千多降卒的鼻子向袁軍示威。如此殘忍地大規模坑殺降卒,在歷史上極為罕見,充分暴露了曹操殘暴無良的特征。在兗州之戰中,曹操在攻下徐州城后,命士兵將城中男女數十萬人慘遭殺害,即便雞犬也不能幸免,泗水的內河運輸也因此堵塞不通。曹操在此事件中表現出的殘忍令人發指。“順我者倡,逆我者亡”成了曹操的人生信條,同時也是曹操麻木不仁的重要體現。
但曹操的性格中并不是只有麻木不仁,也具有善良溫情的一面。例如,曹操在《蒿里行》一詩中指出,由于常年征戰,士兵們苦不堪言,士兵的鎧甲中長滿寄生蟲,受戰亂的影響,百姓流離失所,暴尸荒野,無人問津,且戰爭所至之地荒蕪人眼,百姓民不聊生。在長年累月軍旅生活的磨練下,曹操充分感受到時世的艱難,十分同情百姓的疾苦,所創作的詩歌也充分表達了對無辜百姓的同情,充滿著悲天憫人的情懷,體現了曹操性格中的善良和溫情,向使人展示了曹操性格的多面性[1]。
1.2 寬容和善妒
曹操性格中的寬容重要表現在任人唯賢,曹操十分愛惜人才并善于網羅人才,知人善用,基于對人才的特點和技能進行深入了解的基礎上,擇人任勢,在曹操的詩作《觀滄海》中,他通過“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的詩句充分表達了自身禮賢下士的寬容性特點,吸引了大批人才投入其麾下。例如,曹操能夠基于對將領的特點和特長進行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將領的軍事和政治才能,為其軍事和政治上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礎。例如,許褚和典韋壯武有力,具有忠誠的特點,曹操在作戰的過程中,使許褚和典韋為軍鋒,在休戰時則使許褚和典韋訓練和統統親兵。臧霸對東土有恩,曹操將青、徐二州托付給臧霸,從而得以專心對付袁紹,不必以東方為念。降將文聘本是劉表帳下大將,在江漢一帶頗有威恩,曹操任文聘本為江夏太守,委以邊事,實現了對孫權軍隊的有效防御。。曹操雖然能夠知人善用,任人唯賢,但其骨子里仍具有善妒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對才能卓著人才的嫉妒。如楊修之死,就充分體現了曹操性格中的善妒特點,由于楊修的才能卓著使得曹操產生嫉妒之心,這也是曹操性格中善妒特點的典型例證。
1.3 堅強和脆弱
堅強與錯若的交叉是曹操矛盾性格的主要表現之一。例如,漢靈帝駕崩后,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后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想趁靈帝駕崩之機誅滅十常侍,但沒有得到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進便召董卓進京,脅迫何太后同意。然而此舉打草驚蛇,董卓尚未抵達京城,何進已被宦官殺害。董卓入京后,執掌朝政,把漢少帝廢為弘農王,而改立其弟陳留王為漢獻帝,又派人把弘農王母子毒死,自稱董太師,專擅朝政。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愿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來到陳留后,散盡家財,招募義士,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充分體現了曹操性格中的堅強精神。
同時,曹操性格中也有脆弱的一面。例如,典韋不僅是上將之才,勇猛過人,戰呂布時戰績顯赫,而且對曹操有救命之恩!曹操天性好色,霸占了張繡的嬸嬸。后來,張繡起兵造反,打曹操個措手不及,曹操倉皇逃跑,若不是典韋只身不顧性命的攔截追兵,曹操怕是早就一命嗚呼了!曹操逃回家后得知典韋死了,哭的傷心欲絕,肝腸寸斷。通過上述事例,充分體現了曹操性格中的脆弱性特點。
2 曹操性格雙面性的原因
2.1 時代原因
曹操出生在東漢統治末期,受風雨飄搖的時代背景的影響,當時的社會統治日趨腐朽,宦官、外戚、士大夫交替掌權,社會斗爭異常激烈,限制了經濟的發展步伐,民不聊生。同時,長期與羌人進行戰爭也增加和賦稅和徭役的負擔,使得百姓生活困難。受混亂的社會環境的影響,曹操充分認識到宦官腐敗與丑陋,并立志有所作為。在爾虞我詐的社會環境下,為曹操和有志之士提供了充分的施展才干的機會,部分知識分子摒棄修齊治平的思想,利用心術進行自衛。道德禮教的淪喪使得曹操軍隊的規模不斷壯大,同時也加劇了軍民的爾虞我詐,曹操的雙面性性格由此產生。
2.2 家庭原因
家庭是影響個體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生活環境和氛圍對子女性格的養成具有直接影響,甚至關系到子女一生的發展前途。曹操從出生開始就被貼上“贅閹遺丑”的標簽,即便曹操后來努力掩飾也無濟于事,這使得曹操在骨子里具有自卑感。曹操曾在《曹操傳》中感嘆道“自惜身薄轱,夙殘罹孤苦。既無三徒教,不聞過庭語”,充分表達了曹操對缺少家庭的溫暖和關懷的唏噓和感嘆,這也為曹操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奠定了良好基礎。由于沒有得到嚴父慈母的教育和愛護,加之沒有傾訴心懷的對象,使得曹操在面對家庭和親屬的過程中,變得十分實用和勢利,不能夠樹立強烈的溫情。同時,由于曹操生長在權力和財力并濟的宦官家庭里家族勢力較為龐大,復雜的家庭和社會關系也加劇了曹操性格中的雙面性,使得曹操成為歷史上具有復雜性性格特點的典型人物。
3 結論
通過以上研究發現,曹操性格中具有雙面性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他既殘忍又善良,既寬容又善妒,既堅強又脆弱。導致曹操性格雙重性的原因主要為時代原因和家庭原因。因此,在探究曹操人物性格特點的過程中,可以借鑒上述觀點和看法。
參考文獻
[1]潘意梅,馮肖華.曹操奸與雄的多維性格[J].新絲路(下旬),2016(12):255.
[2]牛馨予.從幾件小事兒看曹操的智慧[J].學周刊,2017(01):229-2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