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玉龍
摘 要:程序價值強調司法活動過程的公平公正,實體價值看重審判結果的公正。在實踐中,人們往往以審判結果的公平性來衡量整個案件的合法性,而片面忽略了法定程序對司法過程的影響。然而,近幾年理論界過于強調程序正義的優先性與本位性,過猶不及。因此,筆者認為,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兩者并重,相互聯系,息息相關,在具體案件中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關鍵詞:程序;實體;司法公正
公正,是司法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古往今來人們衡量理想社會的標準之一,也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價值取向。司法公正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在司法過程中和審判結果上,應貫徹公平公正的理念,體現公平正義的原則。具體來說就是要進行嚴格的裁判工作,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司法公正包括了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程序價值強調司法活動過程的公平公正,實體價值看重審判結果的公正。
1 對程序公正的分析
新購置一臺電腦,需要了解并熟悉它的操作“程序”。參加一場籃球賽,需要遵守比賽“程序”。制定并遵守這些程序是為了確保事情有條不紊的開展,只有每個人講究這些程序,才能使事情順利的進行。對于法律領域而言,程序問題至關重要。法律通過規定明確的程序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法律程序會告訴人們先做什么事情,后做什么事情以及如何做這些事情是符合法律規范的。
根據訴訟程序要解決的案件性質、訴訟的內容等因素,我國的訴訟程序可以包括:刑事訴訟程序、民事訴訟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刑事訴訟程序是司法機關判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或者是否承擔刑事責任以及構成何種犯罪的過程。作為公民,即使自己不實行犯罪行為,仍會參與到刑事訴訟中來。比如,作為受害者或者舉報犯罪都有可能作為訴訟參與人加入刑事訴訟程序。了解并學習刑事訴訟基本常識,有助于提高和增強我們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的意識。刑事訴訟程序的階段分為五個階段: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和執行。民事訴訟程序是解決民事糾紛和民事爭議的過程其主要程序包括:民事審判程序、民事執行程序和民事訴訟附屬程序。行政訴訟程序就是“民告官”,建立行政訴訟的目的就是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保證行政機關依法辦事的程序。
假如你在商店購物時,被無端懷疑偷拿商店的東西,并被非法搜身,此時此刻采取忍氣吞聲或者伺機報復的方式都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只有通過法律途徑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國的程序法為我們遵循正確的程序實施法律行為,通過法定程序解決法律糾紛提供了重要保障,他的主要功能在于及時恰當地為實現權利、行使職權和履行義務提供必要的規則、方式和秩序。古諺有云:“正義不僅應該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因此程序正義被稱之為“看得見的正義”。
2 對實體公正的分析
實體的公正表明司法機關依據事實和適用法律做出的判決符合公正價值的要求。就像“中國法官”十杰之一的宋魚水所說,讓公正的“陽光”關愛到每一個人是一名法官的職責,維護了當事人的權益,增加了人們對于法律的信仰,對社會的信心。判斷實體公正的標準有:第一,判決應該以事實為依據。司法機關對案件的處理只能依據被合法證明了的事實或者依法推定的事實為依據來適用法律。第二,適用的法律要準確。對法律的適用不是僅僅對法條的簡單引用,還應該根據法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進行闡述和推理。只有在充分理解立法的宗旨和立法的精神基礎之上作出的判決,才能實現實體公正的價值。第三,司法判決的結果要公正。實體價值的實踐目標就是要在判決中體現公平公正的價值。就刑事案件而言,據以定罪量刑的事實必須清楚,證據確鑿充分;能正確適用刑法,認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或者罪刑如何;按照罪刑相適應原則,應適度判刑;對于判處錯誤的刑罰或者判決應采取一切手段開展救濟和補償。對于判定刑事案件,堅持疑罪從無原則,也就是犯罪嫌疑人在事實上或者法律適用上有疑問的,都要堅持從有利于被告人方面進行處理。這不僅僅是實現法律的終極目標,也是實現人們對于公平正義的一種愿望和信念。
3 程序價值和實體價值應并重
從以上對“程序價值”和“實體價值”的內涵分析,我們發現,程序價值和實體價值是從不同角度保障案件公平正義的實現,他們之間相互聯系,統一于司法實踐中。但有時,兩者也有可能會發生矛盾,當發生矛盾的時候,在一定情況下,應當采取程序優先的原則,比如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程序的終結性等。在有些情況下,應當采取實體公正的原則,例如非法證據的自由裁量規則,以及在出現冤假錯案的情況下,必須糾錯改正,進行國家賠償等,保證判決結果的公正公平。因此,我們看出,對于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并不是判斷誰多誰錯,而是要分具體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做出適用的選擇判斷就行。程序價值是依托在實體價值上才能實現,實體價值又要依賴程序價值才能實現。筆者認為,不管是在司法實踐中,還是在理論界,都不能把這兩者割裂開來。司法人員和相關法律工作者都應該堅持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并重,兩者不可或缺,不僅可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安定有序,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還可以加強對司法工作人員的權力制約和監督,推動依法行政,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陳學權.論刑事訴訟中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的并重[J].法學評論,2013,31(04):105-114.
[2]汪建成,謝安平.論程序公正與刑罰效果[J].政法論壇,2002(01):49-55.
[3]陳光中.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并重之我見——以刑事司法為視角[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7(02):3-6.
[4]蘇雪菁.論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的關系[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5):45-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