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曦,邵 燕
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以下簡稱“推廣工程”)是文化部“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實施的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經過6年多建設,已覆蓋40家省級公共圖書館、479家市級公共圖書館,輻射2900多個縣級公共圖書館。全國省市級數字圖書館在推廣工程的帶動下,基礎設施、平均網絡帶寬、存儲容量、服務器速度等指標均翻一番;324家省市級公共圖書館接入數字圖書館網絡體系;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均衡、持續增長。推廣工程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基層人民群眾提供文化服務、為弱勢群體提供無障礙服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縣級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處于承上啟下的樞紐地位,構成我國公共圖書館的主體[1]。為落實《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2],2015年推廣工程組織了一批總量4TB的優質數字資源,封裝在硬盤中,推送到縣級以上圖書館,期望快速提升基層文化機構的數字資源保有量和服務能力,實現優質資源全國共享。在各地圖書館積極安裝硬盤資源并開展利用后,筆者團隊通過電話、網絡和實地調研充分了解縣級公共圖書館利用硬盤資源的情況。調研顯示,大部分縣級公共圖書館沒有經費購買數字資源,當地讀者對數字資源的需求強烈,但少數縣級公共圖書館存在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服務器、電腦等設備陳舊等問題,因此4TB的硬盤資源無法掛接在本地服務器上為讀者利用[3]。此外,采用硬盤封裝資源的形式對后續資源更新工作也不便利。
2015年末,國家七部委聯合印發《“十三五”時期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對完善設施網絡、提高服務效能、推進數字文化、加強隊伍建設等方面做出具體要求[4]。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結合之前4TB硬盤資源在基層圖書館推廣遇到的問題,于2016年初實施“網絡書香基層圖書館幫扶計劃”,首批確定對河北、陜西、寧夏和四川等地的9家貧困地區圖書館進行試點幫扶。筆者團隊主要負責推廣工程扶貧工作,策劃了基層互聯互通、捐贈實體書、推送定制化資源、開展服務推廣活動、人才培訓等精準幫扶方式,期望推動貧困地區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網絡書香基層圖書館幫扶計劃”實施1年多的時間里,筆者團隊結合試點實地調研,了解貧困縣圖書館的現狀與困境,調研用戶的文化需求和信息行為,最終構建了基層數字圖書館,為貧困縣圖書館提供精準化幫扶。推廣工程為貧困縣構建數字圖書館,以數字化的技術手段為當地用戶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產品,對消除數字鴻溝、滿足民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貧困縣圖書館及當地公共數字文化發展,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方案構思、資源遴選、系統前后端模塊設計等方面來闡述推廣工程為貧困縣搭建數字圖書館的內容。
由于貧困縣圖書館在經費、技術、設備、資源和專業人才等方面均存在困難,筆者團隊在為貧困縣構建數字圖書館時主要秉承“零經濟負擔、零設備采購、零維護成本、一站式獲取資源”的設計思路,從而大大降低貧困縣圖書館使用自動化管理技術的門檻,減少貧困縣數字圖書館建設的人力和經濟投入。
為貧困縣搭建的數字圖書館,對基層圖書館的網絡條件以及服務器、軟件系統、數據庫、觸摸屏等軟硬件基礎設施有一定的要求。在網絡方面,目前推廣工程利用中央轉移支付經費,支持貧困縣圖書館聯通國家圖書館推廣工程專網,直接遠程訪問推廣工程的數字資源。在軟硬件方面,筆者團隊申請和利用推廣工程扶貧專項經費購買服務器,將服務器設置在國家圖書館,軟件系統、數字資源均部署在國家圖書館服務器上,基層用戶只需遠程訪問國家圖書館的服務器即可。在域名方面,筆者團隊在推廣工程域名下申請開設專門的二級域名為貧困縣數字圖書館使用,各貧困縣圖書館不用單獨申請注冊自己的網站域名,也不用支付域名的注冊費用。通過這種方式,貧困縣圖書館不用在服務器、域名、軟件平臺和網絡搭建方面投入經費,節省了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軟硬件投入。
貧困縣數字圖書館的系統架構設計如圖1所示。其中,應用前端及后臺是指面向用戶的終端模塊,包括扶貧Web端、APP端、觸摸屏端及運營管理人員所使用的統一資源管理平臺;應用層是指最終為用戶展示的內容,包括書籍、期刊、視頻、縣域特色(資源)等;接口服務層是指前臺展示與后臺服務之間的通信方式,包括資源數據接口、相關資訊接口、用戶信息接口、推廣資源接口等內容;應用服務層是指利用數據內容,為展示等模塊提供邏輯處理、對象封裝、業務邏輯關系等服務;數據服務層是指將數據層的內容封裝、持久化等,并為應用服務提供數據內容支持;數據層是指本系統所使用的數據模型。
構建數字圖書館,除系統平臺之外,數字資源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為貧困縣搭建數字圖書館,其平臺資源應該充分考慮當地用戶的實際需求。在數字資源采選前期,筆者團隊面向貧困地區圖書館發放了讀者需求問卷,充分了解用戶實際需求;在貧困縣圖書館館長在京研修期間,筆者團隊又組織了面對面座談交流。根據兩項工作的反饋,最終確定貧困縣數字圖書館的讀者需求。推廣工程采購資源的原則為:標配資源的內容以提升全民閱讀為核心,除了遴選大眾喜愛的文學藝術、休閑娛樂類資源外,重點滿足少兒、老人及婦女等留守群體學習娛樂等需求;定制資源則結合當地歷史文化、農業、工業技術等實情和特色,滿足當地文化傳承、群眾技能提升等需求,促進地方未來經濟和文化發展。整體數字資源要保證質量高、內容較新、類型多樣。資源類型主要是電子圖書、電子期刊、音視頻資源、圖片等。要結合各地的特色文化底蘊以及不同人群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數字資源。比如,成人資源以農業種植、教育培訓、創新創業、健康衛生等為主;少兒資源以少兒繪本、紅色教育、英語學習、互動動漫等為主。資源采購不求數量大,但求質量高,資源內容要精要細,從而真正滿足貧困縣圖書館用戶的需求。首批采購的數字資源包括圖書2000冊、期刊200種、視頻3000集,共計1.5TB,日后會根據讀者需求不斷更新、替換。這些資源將整合到兒童天地、老年課堂、農林牧漁、創業創新、歷史文化、休閑娛樂等多個欄目下,以專題網站的形式提供給各貧困縣圖書館,而貧困縣圖書館在數字資源采購方面不用承擔任何成本費用。
面向貧困縣用戶群體的數字圖書館服務,應該具備操作簡單、通俗易學、一站式獲取等特征。同時,由于貧困縣圖書館的專業人才不足,技術能力欠缺,數字圖書館后臺的設計也應該簡單易學、易于操作。筆者團隊在后臺功能開發、用戶端設計等方面均秉承了這些宗旨。貧困縣數字圖書館的管理員可以根據當地用戶的文化需求,從后臺資源中遴選適合的資源進行前端推送與展示,也可以對服務模塊進行增減操作。用戶通過PC端利用資源時,可以通過關鍵詞檢索自己所需信息。數字圖書館還同步部署在觸摸屏中,擺放在政府大廳、社區、商場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供用戶隨時使用;此外,開發移動端APP,方便用戶隨時隨地利用數字圖書館,如掃描二維碼,將感興趣的資源存儲在移動設備中,以供離線使用[5]。
貧困縣圖書館開展的服務工作有限,用戶群體存在信息素養偏低的情況,因此在建設數字圖書館網站時,欄目的數量不宜過多。網站欄目應該是少而精,并且名稱設置應該符合當地用戶習慣。筆者團隊搭建的貧困縣數字圖書館,采用統一的欄目結構,即欄目名稱和數量是規范統一的。網頁一級欄目主要包括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精選視頻、少兒專欄、縣域特色、熱點資訊等。其中,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精選視頻、少兒專欄是推廣工程采購的數字資源;縣域特色是當地圖書館提供的本縣館藏,主要是與當地文化、地理、風土人情、物產等相關的視頻或文字圖片。熱點資訊包括各級政府或圖書館系統有關文化扶貧活動的報道、政策等資訊信息,以及當地相關文化資訊信息,采用后臺自動抓取來實現。此外,貧困縣數字圖書館首頁的內容還包括:輪播推薦、推薦書籍、好書榜、熱門期刊、熱門視頻、綜合檢索等。其中,綜合檢索可實現資源名稱、作者、出版社、ISBN、關鍵詞、熱門搜索推薦等內容的Web檢索(見圖2)。

圖2 貧困縣數字圖書館的前端用戶界面
筆者團隊將每種資源進行分類展示,類目命名貼近生活,符合老百姓的習慣。例如,圖書資源下設農村農業、就業創業、財富管理、金色晚年、女性生活、人文社科、文學藝術等類別;期刊資源下設女性家庭、健康衛生、教育教學、文化科普等類別;視頻資源下設政策普法、農業技術、就業培訓、家庭教育、創業之路等類別;少兒資源單獨進行頁面設計,從版式、色彩、欄目名稱等方面進行個性化處理,充分滿足小朋友的需求,吸引孩子們利用數字資源。
(1)內容管理模塊。該模塊主要對資源的分類、上傳、修改、瀏覽、查詢、審核等進行管理。其中,資源新增模塊可以實現書籍、期刊及音視頻資源的新增功能。系統支持內容預覽以及批量上傳,而且可以進行查重,根據ISBN等信息對比已有資源。資源刪除模塊有兩個維度:一是國家圖書館管理員可以對整個平臺的基礎數字資源進行刪除等操作,另一個是縣域管理人員可以刪除縣域特色資源及其編目信息。資源查詢模塊支持通過資源名稱、作者、出版社等檢索條件進行資源查詢。管理員可以通過資源修改模塊更改資源的編目信息以及發布信息等。所有的資源上傳到資源管理平臺后需要進行審核,只有通過審核的數字資源才可進行上架、發布等操作(見圖 3)。

圖3 貧困縣數字圖書館后臺內容管理模塊
(2)縣域管理模塊。該模塊是指在后臺通過設置不同權限管理不同縣域終端設備。控制權限分為兩個級別:國家圖書館和縣級圖書館。國家圖書館擁有一個超級管理員賬號,用來管理所有縣級地區的設備;縣級圖書館管理員賬號只能控制本縣的每臺設備。
(3)用戶管理模塊。此模塊包括用戶管理以及權限管理兩部分。用戶管理實現用戶分組管理功能。用戶分為超級管理員、區域管理員以及普通用戶三類,普通用戶登錄后可查看及管理個人中心,超級管理員的權限最大,其次是區域管理員。權限管理實現不同的用戶授予不同權限的功能,國家圖書館作為中心平臺統一進行權限基本管理,縣級館管理縣域內設備運營情況、運行參數設置、內容下線等。
(4)統計管理模塊。該模塊主要實現資源訪問量統計、用戶統計、資源使用評估、統計結果導出等功能。資源訪問量統計可以對各種資源的訪問量、下載量進行統計。用戶統計可以對用戶量、用戶訪問次數、一定時間內的用戶活躍度進行統計。資源使用評估可通過用戶收藏、下載和播放等操作對資源使用情況進行評估和分析。管理人員可對各維度的統計信息進行本地導出(見圖4)。統計管理模塊十分重要,可以通過該模塊提供的后臺數據進行后期分析,從而了解用戶對數字資源的偏好和利用情況,為數字資源的更新和平臺功能完善提供依據。

圖4 貧困縣數字圖書館后臺統計管理模塊
貧困縣數字圖書館的日常維護工作主要有系統更新維護、內容更新維護、服務器維護三個方面。其中,系統更新維護和服務器維護由筆者團隊負責;內容更新維護則由推廣工程和縣級圖書館共同負責。遇到系統和網站支持等相關問題時,縣級圖書館可以聯絡筆者團隊,我們負責解決和解答。內容更新維護包括數字資源、縣域特色和熱點資訊三方面,其中熱點資訊由系統動態抓取和發布,并定期進行人工檢查;縣域特色內容由貧困縣圖書館自行維護和更新;數字資源由推廣工程定期維護和更新。數字圖書館運行前期,推廣工程會對貧困縣圖書館的員工進行實操培訓,讓他們掌握相關的后臺操作技能。對于貧困縣圖書館來說,采用這種方式開展日常維護工作,不僅可實現零成本,同時對縣級圖書館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較低。
采用上述設計方案為貧困縣搭建的數字圖書館,既能滿足當地用戶對數字資源與服務的需求,又沒有為實體圖書館增加經濟和人員負擔。前期部署9個試點圖書館,面向基層群眾策劃服務推廣活動,定期搜集資源利用情況和用戶滿意度反饋,及時更新平臺資源,調整平臺功能,使該平臺能更好地服務于當地群眾,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未來推廣工程期望采用“頂層制作,基層復用”模式,樹立扶貧典型,按照服務對象實際情況進行歸類,探索每類貧困點的幫扶模式,建立可定制的數字圖書館,令每個貧困點都有可以復用的數字圖書館平臺。
[1]姚雪梅,王雪超.我國縣級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策略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9):21-23.
[2]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EB/OL].[2017-02-03].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htm.
[3]姜曉曦.面向貧困縣圖書館開展文化幫扶對策探析——以河北省為例[J].圖書館研究,2017(1):34-38.
[4]《“十三五”時期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綱要》 印發[EB/OL].[2016-12-26].http://www.hawh.cn/whzx/2015-12/10/content_233013.htm.
[5]姜曉曦.“互聯網+”下的貧困縣圖書館數字綜合服務平臺構建[J].圖書館論壇,2017(4):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