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僑
20世紀以來,圖書館館藏文獻的類型逐漸多樣化,涵蓋紙質文獻、縮微文獻、機讀文獻、視聽文獻、電子文獻等。為區分印刷品和非印刷品,編目規則要求通過“一般資料標識”(General MaterialDesignation,GMD)來表示資源的類型特征。一方面,GMD本身是“物理格式、資料分類、載體形式及標記法的混合”[1];另一方面,各國對GMD術語的使用不盡相同。為厘清這種邏輯上的含糊不清,國際編目界需要共同解決GMD問題[2]。《資源描述與檢索》(RDA)和《國際標準書目著錄(統一版)》(ISBD統一版)均將GMD修改為“內容形式”“媒介類型”,MARC21和UNIMARC也進行了相應修訂。為滿足數字環境下文獻類型揭示的需要,中國圖書館的目錄也應有所調整。
我國的中文文獻編目采用CNMARC,最新版是2017年1月出版的《中國機讀書目格式》(GB/T 33286-2016)。該標準是根據2008年出版的《UNIMARC手冊/書目格式(第3版)》,并結合我國的編目實踐和用戶需求編制的。其中,與文獻類型有關的設置包括“記錄類型(頭標區/06字符位)”和“一般資料標識(200$b子字段)”。
CNMARC定義的資料類型包括:a=文字資料(手稿除外)、b=文字資料(手稿)、c=樂譜印刷品、d=樂譜手稿、e=測繪制圖資料印刷品、f=測繪制圖資料手稿、g=投影和錄像資料(電影、膠片、幻燈片、透明膠片、錄像制品)、i=錄音制品(非音樂)、j=錄音制品(音樂)、k=二維圖形(圖畫、設計圖等)、l=電子資源、m=多載體、r=三維制品和教具、u=拓片。這些定義中,除了用u表示拓片外,其他與UNIMARC一致。
在CNMARC中,200$b子字段為“一般資料標識”。其含義是用詞語或代碼標識文獻所屬的資料類型,與ISBD“一般文獻類型標識”相對應。選擇使用,可重復。根據《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第二版)》的規定:各類型文獻分別編制目錄時,一般文獻類型標識不予著錄;編制包括多種類型或多種載體文獻的目錄時,根據《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GB3469-83)將一般文獻類型標識置于正題名之后的方括號內。
目前,絕大多數圖書館的目錄都包含多種資源類型,聯合編目中心也要求在書目數據中使用GMD區分文獻類型。1983年編制的《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GB 3469-83)未完全采用ISBD的GMD術語,各圖書館在實踐中對其進行了擴充和修改。國家圖書館曾經使用過的中文GMD有40種左右,現在仍在使用“海外中文圖書”“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博士后報告”“善本”“龜甲”“獸骨”“拓本”等自定義術語。上海圖書館使用“專著”“盲文專著”“錄音制品”“錄像制品”“電子資源”等術語;同時在自定義的TYP字段將各文獻類型進行細分,例如“專著”細分為“普通圖書”“少幼兒圖書”“非正式出版物”“臺港澳圖書”等。浙江省圖書館使用“專著”“盲文文獻”“錄音帶”“CD”“MP3”“LP”“VCD”“DVD”“中文報”“中文刊”“平板電腦”等術語。吉林省圖書館使用代碼表示一般資料標識,例如,“11”表示正式出版的普通圖書和地方文獻,“12”表示非正式出版的圖書,“41”表示英文圖書,“VC”表示光盤等。
為解決GMD問題,全國信息與文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信息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標識》(GB/T3469-2013),用于替代《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GB 3469-83)。因描述著錄項目的中國機讀書目格式(CNMARC)并未增加與內容形式、媒介類型相對應的字段,該標準未能廣泛應用。
2016年12月,UNIMARC增加與內容形式、媒介類型相關的181、182和203字段[3]。CNMARC可參考UNIMARC的字段定義及說明,對描述文獻類型的項目進行修訂。
該字段是描述在編文獻內容形式和內容限定的編碼數據,與ISBD第0項的前兩個元素對應。選擇使用。當使用不只一個代碼系統或資源由不同的媒介類型構成不同的內容形式時(如“成套資料”),可重復。

表1 181字段說明

表2 181子字段說明
該字段描述在編文獻的媒介類型。選擇使用。當使用不只一個代碼系統或資源由不同媒介類型構成時(如“成套資料”),可重復。

表3 182字段說明

表4 182子字段說明
該字段與ISBD的第0項相對應,目的是在著錄項目的開始表示資源內容的表現形式和載體類型,以幫助目錄使用者識別和選擇適合他們需要的資源。選擇使用。當資源由不同的媒介類型組成或包含不同的內容形式時,可重復。在UNIMARC中,203字段的$a、$b、$c必須使用ISBD定義的內容形式、內容限定和媒介類型術語。鑒于我國已經出版了相應的國家標準,建議CNMARC規定“必須使用《信息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標識》(GB/T 3469-2013)定義的術語”。
集體主義中的集體“既可以表現為作為國家、民族、社會等普遍的集體,也可以表現為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不同的、局部的集體”[6]。 與大學生群體關系最為密切的除國家、社會等宏觀層面上的集體之外,還有學校及校內社團、班級等各類微觀層面上的集體。 大學生群體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各層級集體的發展狀況以及大學生群體對它們的評價和感知,影響著該群體對集體主義教育及集體主義價值原則的接受與認可程度。

表5 203字段說明
由于181字段和182字段是編碼數據字段,只需要根據資源的實際情況填寫合適的代碼。203字段需要用文字來描述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著錄規則可參考《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SBD統一版)和《資源描述與檢索》(RDA)的相應條款。
(1)必備性。ISBD并未規定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為必備項。但若著錄該項,內容形式為必備,內容限定為有則必備,媒介類型為必備。RDA規定內容形式為核心元素。中國文獻編目時可按照下面的規則執行:在編制含有多種文獻形式和載體類型的目錄時,該項目為必備;在編制單一文獻形式和載體類型的目錄時,可省略著錄該項。
(2)信息源。ISBD規定: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項的規定信息源為資源本身。RDA規定:關于內容形式的信息取自任何信息源。媒介類型以資源本身(或者其他任何附件或容器)依據,若有必要可從任何信息源補充。
(3)描述方法。①內容形式。ISBD規定:對于資源中沒有主要部分(即所有部分等同顯著或重要)的混合內容資源,應按字母順序記錄適用于被著錄資源的所有術語。例外情況,對于有三種或者更多形式適用的、由混合內容組成的資源,可以著錄術語“多內容形式”。對于其中一部分是資源的主要部分而其他內容很少或者是附帶的混合內容資源(例如印刷圖書帶有一些插圖,但是不是主要的;一部錄制的歌劇帶有一些口述),非主要的內容形式可以忽略。RDA規定:如果所描述的資源包含多種內容形式,則僅記錄適用于資源主要部分的內容形式(如果有主要部分)或適用于資源最實質部分(包括主要部分,如果有的話)的內容形式。②媒介類型。ISBD規定:對于混合媒介資源,如果其中沒有資源的主要部分(資源的所有部分都同樣顯著或者重要),應記錄所有適用于該資源的術語。例外情況有:對于有三種或者更多媒介組成的資源,可以著錄術語“多媒介”。對于其中一個部分是資源的主要部分而其他媒介類型很少或是附帶的混合媒介作品,非主要的媒介類型可以忽略。如果不需要中介設備來使用或者感知資源,則用術語“無中介”來記錄。RDA規定:以資源本身(或者其他任何附件或容器)所呈現的依據作為記錄媒介類型的基礎。如有必要,可從任何來源獲取補充依據。如果所描述的資源包含多個媒介類型,則僅記錄適用于資源主要部分的媒介類型(如果有主要部分)或適用于資源最實質部分(包括主要部分,如果有的話)的媒介類型。
綜上,ISBD與RDA關于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的信息源和描述方法基本一致。中國文獻著錄可直接參考使用。
在用文字標識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時,需要采用規范的術語。這些術語可以來自ISBD,也可以來自RDA或其他代碼系統。對于中文文獻來說,已經有了國家標準——《信息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標識》(GB/T 3469-2013)。該標準是在ISBD統一版第0項“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項”相關內容的基礎上編制而成,其術語與ISBD統一版基本一致。考慮到中文文獻的特點以及與《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GB 3469-83)的兼容性,增加了“會議文獻、學位論文、手稿、專著、報紙、古籍、專利文獻、期刊、拓片、標準文獻、技術報告”等內容限定詞。當內容形式為“文本”或“圖像”時,編目機構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使用或適當擴充這些內容限定詞(資料類別說明)。
從術語來看,《信息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標識》(GB/T3469-2013)與ISBD統一版的中文翻譯存在不一致之處。例如,“multiple content form”翻譯成“多種內容形式”還是“多內容形式”;“spoken word”翻譯成“話語”還是“口述”;“text”翻譯成“文本”還是“文字資料”;“cartographic”翻譯成“測繪型”還是“地圖型”;“moving”翻譯成“動態”還是“運動”;“still”翻譯成“靜態”還是“靜止”;“multiple media”翻譯成“多媒體”還是“多媒介”;“other media”翻譯成“其他媒體”還是“其他媒介”;“二維”“三維”中的數字采用漢字形式還是阿拉伯數字形式等。考慮到國家標準的權威性和規范的延續性,建議采用《信息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標識》(GB/T3469-2013)中的術語。為方便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使用,建議采用可嵌入編目系統的規范表單記錄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編目時可直接選用規范表中的術語。同時,確定術語表的更新流程,例如由中國圖書館學會信息組織委員會的專家審議通過后,由國家圖書館負責維護。
從MARC的字段設置來講,181字段為內容形式的編碼字段,182字段為媒介類型的編碼字段,203字段為文字表述的“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從字段的必備性來講,這三個字段均為選擇使用。若著錄該項目,可采取三種方式:(1)同時著錄181、182和203字段,且181和182字段的第一指示符設為0。即使用203字段作為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項。(2)只著錄203字段,不著錄181、182字段。即使用203字段作為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項。(3)只著錄181、182字段,不著錄203字段,181和182字段的第一指示符設為1。即通過181、182字段生成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
若采用方式二,只能著錄ISBD形式的術語,無法選用RDA或其他代碼的術語。若采用方式三,存在以下弊端:第一,代碼形式不便于閱讀和理解,編目系統、OPAC、資源發現系統等中的文獻類型均需要經過轉換后才能顯示為文本形式;第二,181和182字段僅包含了ISBD規定的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不具備彈性,不便于術語擴充,例如《信息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標識》(GB/T3469-2013)中的資料類別說明就無法著錄。為滿足國家書目的要求,方便書目數據的共建共享,建議采用方式一。對于203字段來說,內容形式($a)為必備,內容限定($b)為有則必備,媒介類型($c)為必備;當媒介類型為“無中介”時,可按照《信息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標識》(GB/T3469-2013)的規定“省略著錄”,在必要時由程序自動添加。以下示例均省略“無中介”的媒介類型。


說明:頭標/06字符位使用k(二維圖形);使用181、182、203字段替代200$b,內容形式為“圖像(靜態;二維;視覺)”,媒介類型為“無中介”,使用GB/T 3469-2013術語。

說明:頭標/06字符位使用c(樂譜印刷品);使用181、182、203字段替代200$b,內容形式為“音樂(記譜型;視覺)”,媒介類型為“無中介”,使用GB/T3469-2013術語。

說明:頭標/06字符位使用a(非手稿文字資料);使用181、182、203字段替代200$b,內容形式為“文本(觸覺;專著)”,媒介類型為“無中介”,使用《信息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標識》(GB/T 3469-2013)術語。該記錄包括RDA的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代碼,代碼系統為“rdacontent”和“rdamedia”。因含有《信息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標識》(GB/T3469-2013)和RDA兩種系統的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標識,181和182字段使用控制子字段$6,$6相同的為一組。


說明:頭標/06字符位使用e(測繪制圖資料印刷品);使用181、182、203字段替代200$b,內容形式為“圖像(測繪型;靜態;二維;視覺)”,媒介類型為“無中介”,使用《信息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標識》(GB/T 3469-2013)術語。

說明:頭標/06字符位使用l(電子資源);使用181、182、203字段替代200$b,內容形式為“音樂(表演型;聽覺)”,媒介類型為“音頻”,使用《信息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標識》(GB/T 3469-2013)術語。該記錄也包括RDA的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代碼,代碼系統為“rdacontent”和“rdamedia”。因含有GB/T 3469和RDA兩種系統的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標識,181和182字段使用控制子字段$6,$6內容相同的為一組。


說明:頭標/06字符位使用a(非手稿文字資料);使用181、182、203字段替代200$b,內容形式為“文本(視覺;專著)”,媒介類型為“縮微”,使用《信息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標識》(GB/T 3469-2013)術語。
在書目數據中采用新的文獻類型標識,對人員和系統均意味著挑戰。編目員需要轉換固有思維,仔細甄別文獻的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并采用新的字段著錄其內容。編目系統需要按照編碼181和182字段的定義,設置相應的編碼字段;增加181、182和203字段后,系統默認的字段排序、文獻類型檢索點的設置等都需要作調整。與ISBD和RDA定義的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相比,用戶更加習慣將文獻劃分為圖書、期刊、報紙、論文、古籍、音樂、影視、縮微等類型。因此,圖書館公共查詢系統(OPAC)和資源發現系統需要作出調整,以符合用戶思維的形式展示資源類型。
[1]Delsey T.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Anglo-American Cataloguing Rules[EB/OL].[2017-06-13].http://www.rda-jsc.org/docs.html.
[2]胡小菁.內容和媒介類型:RDA與ISBD對比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4):55-62.
[3]UNIMARC書目格式(第三版):2012和2016更新[EB/OL].[2017-06-13].http://www.ifla.org/publications/unimarc-bibliographic-3rd-edition-updates-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