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紅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當代社會對教育越發重視,而語文作為高中的基礎學科之一,現代文閱讀在高考和日常生活應用當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探究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這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以及高考當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從教材本身來說。現在的教材編寫大多過于平庸,互相抄襲,沒有創新和思考。教師也很難脫離教材來進行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影響學生現代文閱讀,也是教師難以開展有效合理的教學的阻礙。
從教師教學來說。在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任何知識,對于語文教學,這是一個非常資深的領域,教師獲取資料更是大大的便捷,然而也同樣受前人思想的禁錮,導致越來越多的老師思想逐步固化,固步自封,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理解和見解,更是沒有探索到語文教學的精髓,只是按部就班的應付教學,應付領導的視察,導致學生深受其害,迷茫在這種固步自封以高考為宗旨的語文囹圄當中,忽視學生的想法和創新思維,忽視他們對社會、對學習、甚至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正確認知。在教師的教學方法上,鮮有老師愿意去深入鉆研,思考和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開展個性化教學,引導學生正確的三觀,多數教師要么講得過細,無端引申擴張,要么講得過粗,大而化之,草草收場。機械的教學讓學生失去對語文的興趣,也讓學生的思想一步步固化。
從閱讀情況來看。首先,學生的閱讀缺乏引導。受應試化教學的影響,學生每天忙于刷題當中,心浮氣躁,根本靜不下心來認真閱讀,學生的閱讀量越來越少,平時基本沒有開展課外閱讀,除了學生娛樂時從影視傳媒上獲取的零星知識,他們也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所讀知識并沒有特別的價值。其次,學生的閱讀缺乏系統性。高中語文閱讀要求學生具有閱讀、理解、分析、評價、綜合以及鑒賞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要長時間的系統性培訓,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很多教學也還沒有意識到這項系統性任務的重要,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的授課和知識材料非常零散,甚至一些風花雪月、浪漫之流被老師摒棄,這樣按照老師個人喜好的教學過程破壞了教學的整體性,對學生的知識吸收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首先要加大學生的文學修養,提高閱讀能力。在高一、高二階段學生時間相比于高三相對充裕,因此應該在這些時候積累閱讀,大量的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做到下筆如有神,也能實現量變到質變,提高學生語感、文學素養、評價和理解能力,對之后的解題能夠有很好的幫助,國家課程標準規定高中生閱讀課外文字應該不少于150萬,在時間緊湊、學科眾多的高中,如何協調安排好時間,增大學生閱讀量成為了教師的首要任務。例,在高一高二教材后面安排的相關閱讀《巴黎圣母院》《大衛·科波菲爾》,這個時候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暑寒假認真拜讀,并且可以向學生推薦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等其他優秀作品,既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還能夠正確引導學生讀好的讀物,為了更好的監督學生的閱讀,可以在開學考試中加入課外讀物的相關內容,成功有效的促進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增加閱讀量,積累寫作材料。
其次要幫助學生明確考察要點。在現代文閱讀當中,考察的要點主要有對重點詞語的理解、重點句子的理解、全文思想的概括、對文章寫作手法及表達效果的評價、以及確定文章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如,在教學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時,可以首先梳理重要詞語,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拓展對各個偉大的歷史人物的相關經歷,其次把握重點句子的理解,如“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結尾句子包含了作者豐富的情感,應該著重理解,通過梳理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全文思想,之后再綜合全文,探討文章采用的寫作手法、表達效果等等,通過層層梳理幫助學生明確考察要點。
最后要讓學生掌握解題技巧,注重應試能力培養。在解題時,一般思路和步驟是我們首先要確定文章主旨,再研究文本思路,體會文章語言,分析文章表達技巧,最后認真組織答案。比如現代文閱讀《荷塘月色》,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從文章整體出發,感受細節之處的情感特征和文章思想,再跟隨作者對荷塘中景色的描述,研究文本思路,揣摩文章中作者在景色的描繪中的遣詞造句,和隱藏的情感,最后把握文本,從文中找答案,總結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現代文閱讀一直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并且在考試中占據了非常大的比重,也對學生的文化修養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力,因此,解決好現代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我們必須嚴陣以待,認真面對以現代文閱讀為主流的發展趨勢,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