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玉紅
(甘肅省天祝縣華藏寺鎮水泉小學)
成功的商人從來不做虧本買賣,商人講究成本小而利潤大。在學習上,我們也要講究低消耗高效率,研究作業的成本與效益。作為教師,我們要研究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努力跳出教育的怪圈,走一條減負增效的道路。
各地探索教學模式,創設民主、開放的課堂,創設激發興趣、力求高效的課堂,努力使語文教學健康發展。比較出名的教學模式有江蘇洋思“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山東杜郎口中學的“10+35”模式。但不論那種模式,它的內涵和思想是一致的,就是符合新課程理念。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課堂上教師不是表演者,而是導演;課堂要合作互動、自主探索;轉變教師教學行為,讓學生從被動接受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構建高效課堂,打造生命課堂,關注每一個鮮活的生命。
新的課堂教學理念要求我們打破“一言堂”,走向合作互動、以學定教的“對話式”教學,使課堂教學真正走向個性化、民主化、生活化。課堂教學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能力。學生只有把學習轉化為渴求知識的自主行為,老師才能把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有機結合,讓課堂活力四射,精彩紛呈,實現高效率。
1.欲擒故縱,學習興趣的培養
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堅持做到四個不:不提前上課、不拖堂、不占空節課、不布置重復機械的無效作業。學習是馬拉松賽跑,一定要保存學生賽跑的實力,讓學生在輕松中感悟學習的興趣。
2.旁敲側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在中國教育大形勢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早已被我們扼殺殆盡,沒有興趣,就得靠毅力,所以要培養學生身體素質、行為習慣、性格氣質、心理品質、理想信念、情感價值、意志耐力等能力;培養學生面對失敗、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培養學生和諧競爭,積極向上,樂觀自信,健康開朗,大膽創新的能力。
3.授之于漁,學習方法的培養
要構建科學的課堂,必須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要讓學生學會選擇、學會計劃、學會思考、學會扎實。學會選擇就是要選擇有效作業;學會計劃就是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包括時間計劃、內容計劃、短期目標、長期打算;學會思考就是要對所學知識歸納總結,舉一反三;學會扎實就是要一絲不茍,不能眼高手低。
我們也許經常告誡學生要吃苦。何為吃苦?是不是作業多就叫吃苦,是不是學習時間長就叫吃苦,我認為不然。我們的學生不缺少作業,而缺乏有效完成作業;不缺少學習時間,而缺乏有效利用時間;不缺少上課,而缺乏獨立思考和思想,只顧低頭拉車,不管抬頭看路。
我多次調查發現,作業與學習兩張皮,學生通過作業而獲得的知識很少,比如背古詩,學生抄了一遍兩遍,抄寫的同時,并不見得動腦子背會,大多人是抄完才背,也就是說這樣的書面作業是無效的。遇到難題,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去鉆研,去總結,而是一味地完成任務做無用功。
學生的學習時間也很長,從早到晚學習,中午時間都在學習。如果把這些時間充分利用,有什么東西學不下?有的學生還要參加補課,把學習寄托在補課上,這是本末倒置。我們正常的課堂學習好比是正餐,補課就是燒烤,哪個對身體有好處呢?我們要捍衛學生課余時間,確保學生充足的睡眠。課間十分鐘如果老師拖堂了幾分鐘,再提前幾分鐘上課,學生連上廁所都很緊張,哪有時間休息?怎樣做到勞逸結合?放心讓學生玩,玩好才能學好,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解決減負增效問題的根本不在學習時間長短、不在作業量多少、不在學生在校時間的長短,而在效益。同樣的作業,不同學生使用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關鍵在做作業的效益上。把一道題變通為十道題,舉一反三,一小時能掌握就千萬不花兩小時,寫一遍能搞定,就千萬不必寫兩遍。我們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力求減負增效。
當優秀教師的評比以小數點后的量化為依據,當疲憊成了學生老師的常態表情時,我們應當反思,一定要重視自己為工作付出的生命成本的核算,絕不甘于在低效重復、智慧缺失的工作中消耗生命。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不要做苦與累的典范,而要做智慧與效率的楷模。我們應該研究怎樣從培養學習興趣,呼喚價值意識入手,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認知過程,徹底轉變教學行為,要學習商人會算賬,用“商人的頭腦”經營學習,讓學生在漫長的學習歷程中感受快樂、體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