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秋
(吉林省四平市第十四中學)
語文是初中教育階段的基本學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乃是必然趨勢。因為只有通過課堂教學改革,才能夠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但教學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從傳統課堂教學問題著手,明確教學改革中需要處理好的關系,找出科學有效的教學改革途徑,才能夠保障教學改革的成功。
1.處理好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關系。語文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其既具備工具性,又具備人文性。首先,初中學生只有學好語文,才能夠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次,語文中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內涵,涵蓋了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學知識,充滿著或浪漫、或悲傷、或激揚的思想情感,學生通過學習語文,還能夠提升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處理好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關系,將二者兼顧。
2.處理好學生的自主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的關系。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翁,而教師則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若想開展高效課堂,首先要明確學生和教師分別在課堂中的地位。首先,學習本身是學生在學習,所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為重要,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多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和討論來探究知識。其次,讓學生自主學習,并不意味著完全放任學生不管,教師也要做好組織和引導,才能夠保證學生在自主交流時間確實是在討論與課堂學習內容有關的問題,而不是過于放飛而聊起了其他事情。
3.處理好基礎知識傳授和應用能力訓練的關系。語文是一門既重知識、又重應用的學科,教師教育學生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更是為了教會學生用課本中的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當要處理好基礎知識傳授和應用能力訓練的關系,在傳授給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帶領學生深入生活和現實,讓學生體驗生活,感悟現實,實現學以致用。
1.采取的教學手段太過單調。調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發現,仍然有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沿用老一套的課堂教學模式來開展初中語文教學,即整堂課都是教師在講臺上一邊滔滔不絕講解課本中的內容,一邊寫板書,而學生則是一邊聽講,一邊記筆記。這種教學模式,使課堂氛圍顯得十分死氣沉沉,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課堂參與性不高,教師也講得索然無味,毫無激情,課堂變成了一個生產流水線,教師和學生各自機械地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可想而知,這種教學模式是無法有效保障教學效率的,學生往往在上課期間就盼著趕快下課,而下課了就立馬對課上聽到的東西忘得一干二凈,自然也談不上什么學習成效。
2.設計的教學內容比較枯燥。語文本身不像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構成,主要以說明文、記敘文、散文及詩詞和文言文為主,對于初中學生而言,這樣的內容略顯枯燥。而如果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再不靈活設計教學內容,只一味按照教材中的文章進行逐一分析講解的話,是無法有效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的。
3.在教學當中缺乏課堂互動。一堂活躍的課堂,必須是在師生及生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下形成的,但就我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來看,多數課堂上都缺乏課堂互動。首先,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良好的互動,教師沒有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沒有擺正自己引導者的身份,一味在課堂上唱“獨角戲”。其次,學生與學生之間也缺乏良好的互動,教師沒有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互相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分享學習心得。因此,使得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看起來死氣沉沉,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而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1.改進教學理念。教學理念乃是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的基礎,沒有好的教學理念,就不會形成高效的課堂。因此,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是要先改進教學理念。初中語文課堂開設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傳授學生語文知識,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能力;而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也不能是一個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而應當是課堂的主人翁。只有意識到這兩點,才能夠真正實現教學改革。
2.明確教學目標。任何教學活動都要在一個科學的教學目標的引導下才能夠有效開展,初中語文教學也不例外。首先,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語文知識應用能力。其次,教師還應當要在課前通過簡潔、清晰及具體的語言將教學目標明確告知給學生,使學生也明白自己的學習目標,知道自己要學什么。只有這樣,教師和學生才能夠在課堂上實現良好合作,共同向著目標而前進。
3.優化教學內容。一節課教學內容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所以優化教學內容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一要充分考慮到初中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水平及接受能力,二要充分考慮到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初中是連接小學和高中的“中轉站”,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既是對小學知識做鞏固,又是對高中知識學習做鋪墊,所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既不能過易也不能過難,要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既讓初中學生能夠完全理解并產生一定深度的思考,又不至于讓初中學生覺得過于簡單。常言道“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點不假,所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內容還要符合初中學生的興趣,利用興趣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渴求知識。另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內容還應當突出重難點,主次分明,使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知識,才能真正將知識消化透徹。
4.豐富教學手段。教學手段是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教學的直接方式,良好的教學手段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根本,其實就是改革傳統教學手段。現代隨著教育理念的革新,也伴隨出現了一些先進的教學手段;同時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等的發展,也進一步豐富了教學手段。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要充分運用新的教學手段,一改往日課堂沉悶的氛圍,給學生創造一個活躍、有趣的學習環境。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應用計算機和多媒體來開展情景教學,即在每節課前先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與本節課學習內容有關的圖片、視頻、音樂等,同時提出情景問題,讓學生帶入到情景當中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再如,教師還可以通過“情景話劇演繹”的方式,讓學生分小組針對課文中描寫的故事進行演繹。通過這些新的教學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語文課堂不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