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維建
(臨沂市蘭山區半程中心小學)
數學本身是一種有著較強思維特性的學科,要想學好數學首先需要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學好數學,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那么,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呢?本文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狀況,闡述了幾種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希望對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數學思維能力,簡單來說是在數學學習中所應用的思維方式的總稱,主要是將數學所包含的數字及符號形象化,學生只有掌握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更好的學好數學,掌握數學學習的核心技巧。數學學習與其他知識性的學科學習不同,需要應用所學習的各種公式及運算定律進行思考和解答問題,學會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等,才能正確的解答所遇到的數學問題,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答數學問題,所以通過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來學習數學知識是不適合數學學習的。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對知識內化的過程,如果教師不重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那么學生就很難較好地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并學會靈活應用。
1.通過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特別是小學生由于自身在年齡方面的限制,所儲備的知識及自身水平還非常有限,對于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點理解起來自然較為困難,所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要采取一定的教學模式,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來引導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數形結合的方法是一種能夠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轉化成簡單明了的一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得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化、形象化,成為學生簡單易懂的圖形,會使得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加簡單化、形象化,并促進學生數形結合發散思維能力的養成,更好地找出數字與圖形之間的關系。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多應用一些圖形來讓學生更好地學好數學,通過直觀、生動的圖形來輔助小學數學教學,使學生可以更加靈活地掌握數學知識,解答數學問題,達到數學思維養成的目的。
2.巧用多媒體課件,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音像及聲音結合的、有著生動、形象、具體使用特性的新型教學工具,在日常科目教學中恰當的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常規知識教學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對于有著抽象性特點的數學知識教學來說有著很強的適用性,多媒體技術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動畫、圖片、音樂等等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得數學知識的學習變得更加直觀、簡單、形象,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更好地闡述數學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思維方法,使得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變得更加有效。所以,在日常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不妨多研究和應用多媒體課件來更好的引導學生學好數學知識,更好更快的掌握所要學習的數學難點和重點,提高教學效率,更好的鍛煉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如在學習乘法內容時,教師可以制作幾組相同的有趣的小動物,讓學生形成如3×3、5×5等這些乘法是如何產生和形成的,從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由來,更加深刻的掌握乘法內容。
3.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實踐
小學生由于身心發展的特點在抽象學習能力方面發展還不是很完善,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還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其具體化和形象化,而在教學過程中學習情景的創設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更好的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同時通過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可以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來創設教學實踐情境,使得學生在一定的學習情景中,身臨其境的學習數學知識,學會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小學一年級的幾何圖形內容時,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快速地掌握和認識幾何圖形,如果教師只是根據課本內容進行教學如介紹長方形邊、角、面等內容,學習起來不但較為困難,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如何配合其他方法如準備一些實際的生活物品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說明,則會起到更好的效果。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紙板、牛奶盒子、魔方等,讓學生認識生活中的長方形、正方體、圓形等等,使得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了解和認識更加具體、形象、生動,更快的掌握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和內容。這種方法不但可以促進學生思維靈活性的提高,同時可以促進學生思維開放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養成。
4.實施合作分組學習,增加學生實踐,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要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還需要以學生的學習實踐為主,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比例,使得學生活動充分的實踐機會,從而為學生自身數學思維能力的養成提供可能。實施分組學習,將學生劃分人數不等的學習小組,小組內成員相互合作和配合,共同討論和完成一項學習任務,不僅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發揮自我積極主動性和能動性,學會自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使得數學學習不再是一種被動的學習局面,而小組成員的互動學習則使得學習變得生動、有趣,通過相互激勵和討論等,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形成相互促進、相互激勵的一種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自我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如在學習小學二年級表內乘法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9、16、36、18這些數的乘法算式,通過小組內成員的不同答案的解答,學生們會自覺發現原來這幾組數可以由兩種數學乘法算式得出,如1×9=9;3×=9;2×8=16;4×4=16;4×9=36;6×6=36;2×9=18;3×6=18等,從而對乘法內容的認識得到快速提高,更好地掌握表內乘法的內容。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在這一時期的學習身心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多媒體教學技術、數形結合教學方法、創建學習情景、合作分組學習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