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雪萍
(山東省濰坊市育秀學校)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潛在課程,對學生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班級文化已經不再是陌生的話題,越來越多的班主任不斷的進行嘗試和鉆研,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是班主任責無旁貸的,必須要確立明確的班級目標,努力創設班級文化氛圍,開展多樣化的班級實踐活動,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但是,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文化建設流于形式,缺少創新和改革的意識等。
由于一些班主任不具備專業素養,教學及班級管理經驗嚴重不足,對班級文化建設的理解不深刻,意識淡薄,認為班級文化可有可無,不能專心的進行班級文化研究,忽視學生的均衡發展。在很多班主任心中,學習成績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所以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班級文化建設成為學習的附屬物,久而久之,學生便不愿意融入到班級中,使班集體形如散沙。還有的班主任錯誤的認為班級文化就是張貼標語或者制作板報等,影響了班級文化建設效果,是缺乏專業性的表現。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班主任通常會讓班級干部代替自己組織班級活動,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班級的長遠發展。
很多班主任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和評估,通常會比較被動的進行班級文化建設,這樣的初衷往往使得班級文化建設流于形式,沒有主體性和連續性,無法發揮班級文化的真正作用。走進一個班級,通常都會有很多勵志故事或者名言警句等,表面看上去非常具有教育意義,但如果問起學生對墻上文化的了解,則啞口無言,這也表明學生并沒有把班級文化放到心里。還有的班主任在建設班級文化時忽視民主性,即一切都由班主任包辦,不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容易導致班級文化的不良發展。班主任過分“寵愛”優等生,優等生犯錯不予批評,后進生犯錯則嚴厲出發,往往導致班級建設顯失公平。
很多班主任在文化建設時存在隨意性,沒有制定明確的建設目標,往往是思維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使學生一頭霧水,找不到方向。班主任不重視班級文化建設的整體發展目標,導致班級學生不認可或者不支持,班級建設陷入僵局。如班主任受到某些觀念影響,突然決定要重新規劃建設班級學習園地,學生都踴躍的參與設計與布置,但是一周過去了,就不再提學習園地建設的事情。在有些班主任眼中,班級文化建設不過是一個形式,沒有必要投入過多的精力,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不注重規范自己的言談舉止,無法為學生做出表率,使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出現問題。
真正優秀的班級文化不是自動生成的,而是通過班主任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而實現的。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積極構建民主、開放的班級氛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到班級建設中,開創蓬勃向上、生動活潑的新局面。同時,還要更新教育觀念,制定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滲透民主意識,善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班級責任感。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下,學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班主任要根據實際學情,引導學生進行文化交流互動,為學生提供發展空間。可以利用班級的黑板報和圖書角來補充學生的文化底蘊,渲染濃郁的文化氛圍,比如在教室的正前方懸掛國旗,以此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在教室的正后方張貼班訓,讓全班學生都有學習的方向。在班級中增設“榮譽角”,給取得榮譽或者擁有才華的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發揮榜樣的作用,促進班級文化的縱深發展,使學生終身受益。作為班主任,還可以經常組織具有班級特色的主題班會,如《為青春喝彩》《常懷感恩之心》《友誼無價》《消除學習煩惱》等,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樹立遠大的理想。
為進一步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和諧、文明的班級文化環境,班主任要定期組織多樣化的班級文化活動,挖掘學生的潛力,以活動促發展,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首先,開展有趣的晨會活動。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選擇具有知識性和針對性的學習內容,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如開展“新聞小能手”晨會活動,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近期發生的新聞介紹給全班學生,并讓學生談談感想,便于學生積累系做素材。其次,開展課本劇活動。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語文課文進行課本劇表演,既鍛煉學生的表現力,又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課本劇的選擇、角色的裝扮、表演效果等都由學生自主設計,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最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是德育的主要途徑,可引導學生參與社區服務、實地調查、參觀訪問、角色體驗等活動,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如組織學生成立“愛心小隊”,到敬老院為孤寡老人送去溫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導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關心社會。
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文化建設工作,就必須要明確班級文化建設主題,改變學生錯誤的習慣,幫助學生走出學習和思維的誤區,不斷完善學生的人格。還要為學生指明文化建設的方向,讓學生相互監督,自我管理,幫助學生建立起班級認同感。制定主題要用心,把班級文化主題確定為團結互助、自主獨立。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能力特長,組建規范化的班級管理集體,并且讓學生輪流“執政”,感受為班級服務的喜悅。當班級文化建設主題制定后,必須要得到學生的認同,認真履行職責,使班級文化成為學生進步的動力。只有班級的學生都具有共同的奮斗目標,那么班集體的建設才會越來越好。無規矩不成方圓,班主任要制定清晰的班規,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加以規范,使整個班級活而不亂,有嚴明的紀律性,班級的各項工作都有很大的進步。還要制定切合實際的班級公約,引導學生關注班級建設,自覺維護班級榮譽,班主任進行檢查和指導,并將結果與學生的評先評優掛鉤。
班級文化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班主任不懈努力,不斷創新工作策略,優化班級文化的設計和實施策略,運用各種教育資源構建和諧、愉悅的學風和班風,讓學生參與到班級文化建設中,幫助學生發現自我,肯定自我。文化是一個民族最真實的性格,是一個民族骨子里流淌的血液,對于一個班級來說,也是如此。健康的班級文化會給學生的心靈以啟迪,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創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班級文化體系,讓班級成為每一個學生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