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濮陽市開德中學)
在對少兒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對少年兒童進行民族文化的滲透,有助于促進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弘揚,對于培養少年兒童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提升民族歸屬感具有重要價值。同時引導少年兒童對我國傳統民族文化進行了解和學習,有助于促進其建立更為廣闊的文化視野,塑造客觀理性的文明判斷觀念,避免其陷入對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
高素質的美術教師是保障少兒在接受美術教育的過程之中,能夠接受良好的民族文化熏陶的保障。為了提升美術教學的效果,促進教學之中以美術本身帶動少兒的全面發展,在美術教育與民族文化結合的實踐教學活動之中,應當重視對美術教師從如下幾方面進行要求:首先,美術教師應當擁有專業的理論素養,這是開展高質量美術教育活動的基礎,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能夠從自身的專業角度出發,向少兒進行美術史知識、藝術創作規律以及藝術的多種表現手法和使用技法等內容的教學;此外,美術教師還應當優秀的美術教學能力,豐富法管理經驗以及較高的藝術創造力和藝術鑒賞能力;最后,美術教師應當具有主動向少兒傳播優秀的民族文化的教學意識,在教學之中能夠滲透傳統美術教學的相關內容,引導少兒走入中國民族文化的世界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少年兒童在接受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真正認識民族文化、欣賞民族文化、學習民族文化。
科學的評價標準是促進少兒在接受美術教育的過程中,為其帶來積極影響的因素。基于此,在以民族文化為基礎對少兒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的流程之中應當關注科學化的評價標準的建立,避免傳統的美術教育之中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縱觀當前的應試教育之中,對于學生的美術培養要求之中最為重點的就是對其素描、色彩、速寫等西方繪畫技能和方法的掌握考察。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少年兒童很難對中國畫、書法等傳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美術內容進行學習和掌握,甚至很多家長和老師認為從功利的角度進行思考,民族文化中的傳統美術內容對于少兒的升學發展沒有價值,這也是大大造成當前美術教育中民族文化傳播和影響力不強的原因之一。基于此,在進行美術教育評價的過程中應當適時的引入對民族文化傳統美術作為評價標準,能夠有效的提升社會對于民族文化中傳統藝術的重視。
美術教育應當能夠促進少年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博采眾長、兼容并蓄,在培養其民族自豪感的同時,促進少兒通過其他民族的美術作品和藝術文化理解和感悟民族傳統文化的特殊性,理解民族文化中的藝術精髓。美術教育開展中主要應當從如下幾方面向少兒介紹中西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藝術作品:首先,應當從文化背景進行介紹,引導少兒了解不同藝術作品創造的時代背景、社會主流文化,以及這些文化對于藝術創作產生的影響;其次,應當從藝術家和藝術作品進行對比介紹,讓少兒在接受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感受東西方藝術創作之中使用的多樣化的工藝和藝術表現手法。這種對比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有助于促進少兒在學習之中了解多元化的文化發展歷程,并對中西文化進行更為客觀公正的看待,讓少兒不盲目崇拜西方文明和西方美術,弘揚我國的民族文化。
國畫是中國民族文化中瑰寶,也是中國美術發展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導少兒接受美術教育,向其滲透中華民族文化的過程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的向少兒介紹國畫,促進少兒進行國畫實踐活動。中國國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主要形式,才繪畫過程中注重對于意境的體現來展現繪畫的是指內容,其所涉及的題材廣泛,反應了中華民族在對待萬事萬物上的獨有哲學觀念。促進少兒進行國畫實踐有助于其在活動中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養少年兒童欣賞國畫,提高其對傳統藝術的審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幫助少年兒童從我國的優秀民族文化之中吸收全面發展的營養,加深少兒對中國傳統繪畫形式興趣培養的同時有利于讓少年兒童對中華文明和民族文化產生深刻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書法是中華文明發展之中,依托漢字而產生的獨有的藝術形式,其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更從另一方面反映出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少年兒童在書法學習實踐的過程之中不僅能夠認識到多種多樣的書法藝術形式,同時也能夠從書法學習本身感悟中國民族文化,理解學習和生活中的人生哲理。例如,中國書法藝術講究“字如其人,立品為先”,其要求的不僅是對書法學習本身的技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其注重書法學習應當關注人本身的品性,這正是傳統文化之中對于人的發展教育理念的滲透,是思想層面的文化體現。此外漢字本身就是我國文化的載體,提高少年兒童對于書法的學習和理解,有助于促進其理解中國文字本身的含義,提高其對中國文化的認識程度,在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的同時滲透民族文化。
中國的民族文化之中,其傳統的民間工藝美術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少年兒童的美術教育實踐開展之中,應當重視促進其對民間工藝美術的理解和認識,了解我國民族文化之中的民間文化,使少年兒童對于中華文化進行更深層次的認識,同時有助于促進我國傳統民間文化精華的保護和延續,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貢獻力量。在民間工藝和民間文化教學實踐的開展之中,應當選取具有積極向上價值的內容進行教學,讓少年兒童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起樂觀向上的價值觀念。同時選取的教學素材應當接近少年兒童的生活,能夠幫助少年兒童對民間工藝和民間文化進行理解和認識,培養少兒對于民間文化的興趣。促進少年兒童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之中,認識民間文化,理解其內涵,從而達到促進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促進少兒在接受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感知傳統文化不應當局限在教學課堂之中,在實踐中應當主動超越課堂的限制,創造更多向少兒進行美術教育,傳播民族文化的機會,首先,應當因地制宜的促進少年兒童對歷史文化古跡的了解和認識,充分利用文化古跡本身的特有文化資源,引導少年兒童感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其次,應當重視博物館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促進少兒的美術教育學習的過程中,有必要引導少兒對高品質藝術作品和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博物館展覽品進行了解和認識,拓展少兒視野,提升少兒對傳統民族文化的感知,充分發揮博物館展覽品傳承歷史的作用,培養少兒的人文素養。
綜上所述,在對少兒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之中,應當重視對其進行民族文化的滲透,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促進少兒在學習之中,感受中華文明,認識中華文明,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同時對于美術教育之中滲透民族文化有助于促進少年兒童民族自豪感的培養,有利于其綜合素質提升和全面發展,同時其也有利于讓少兒在學習之中拓寬自身學習視野,豐富學習內容。
參考文獻:
[1]高鳳寶.淺談多媒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27) :162+165.
[2]郭艷慧.初中歷史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利與弊[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08):54-56.
[3]劉長發.淺析美術教育對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要性[J].科技與創新,2017,(04) :39.
[4]鄭素梅.如何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引入鄉土農民畫[J].西部素質教育,2017,(03)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