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玲
(吉林省公主嶺市雙城堡鎮蓮花山小學校)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在教學中的主要工作就是應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通過教學活動學會自主探究,鍛煉數學學習能力,提升數學課堂學習興趣。因此想要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數學教師要不斷的創新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好的接受數學知識,才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數學知識是來源于生活的,最終也要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小學數學課知識學習除了需要讓學生學習數學基礎知識之外,還需要讓學生能夠主動了解數學、認識數學,掌握數學學習的基本方法,把數學知識跟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為后期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忽視了數學知識和生活實踐的結合,把考試成績當成為了唯一的能力檢定標準,學生們為了考出更好成績來學習數學,忽視了能力培養,數學教師也忽視了學生的情感素質激發,導致學生們雖然具備的數學知識比較完善,但是卻無法應用數學知識來分析和簡單實際問題,學生們對于數學概念越來越模糊,沒有形成數學知識利用歷史,因此感覺數學學習越來越枯燥,單純是為了學而學,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們能夠通過實物演示、多媒體等多種形式進行數學學習,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往往都只是口頭舉例子說明,在極少數情況下會使用多媒體等形式開展課堂教學,數學知識的枯燥造成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只存在于表面,并沒有在教學實踐中形成完善的數學思維,也沒有產生積極主動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數學學習心態。教學形式單一,是目前影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教師會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景模式,教師能夠在情景模式中滲透含有價值的數學知識點,引導學生能夠主動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有利于展開數學思考。但是目前很多教師并沒有真正的理解情景教學模式創設的基本原則,很多時候都只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創設情景模式,勉強地套用故事人物和游戲,缺少了有效的數學策略。例如說某一位老師在課堂上詢問學生:“你們喜歡喜洋洋嗎?”同學們回答:“喜歡。”這時教師說:“今天我們跟喜羊羊一起來學習心得知識。”這時候,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了,但是在后期的教學中,教師僅僅是使用喜洋洋的人物來進行例題和練習題的計算,這樣的情景模式套用幾乎沒有任何價值,甚至還有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降低了課堂教學質量。
一個精彩的課堂導入環節,能夠有效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堂導入環節,在導入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設置出符合學生特點的問題,幫助學生活躍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例如,在學習《分一分》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游戲進行課堂導入,有效吸引全班同學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數學教師跟學生們說:“今天我們要玩一個游戲,叫動手不動口,問題的答案是幾大家就拍幾下手。”一聽到是做游戲,很多學生都積極主動地踴躍參加,這時候教師繼續提出問題:“老師手里有兩個蘋果,現在分給兩個同學,每一位同學有幾個蘋果?”這時候學生們拍一下手。借著教師可以繼續說出幾個算數題目,讓學生們進行拍手計算,計算完成之后,教師拿出了一個蘋果:“現在只有一個蘋果,應該怎么分給兩個學生?”這時候不能用拍手來計算,很多學生都不知該如何表達,這時候教師給學生們講解:“可以分給每個人半個蘋果,也就是兩個人分一個。”教師動手在黑板上寫出1/2的數字樣式,帶領學生們一起來學習分數的知識。利用游戲化的課堂導入,能夠給學生營造出輕松地課堂教學氛圍,利用生活中簡單的事物了解分數的意義,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好奇心,激活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跟生活看似互不相干,實際上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學習中抽象的知識,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更加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理解。但是目前,很多教師忽視了數學知識跟生活實踐的結合,導致教學與生活逐漸脫節。在教學中結合生活實踐,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加深數學知識學習印象,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努力把自己的課堂教學打造的更加生活化。例如,在學習《時,分,秒》這節課時,教師詢問學生:“假設這時候學校停電了,你們根本聽不到下課鈴聲,那么我們是9點25上課的,一節課有40分鐘時間,請問一下我們幾點能下課呢?”學生們一聽說要計算下課時間,紛紛都拿著筆認真的進行計算,經過計算之后得出結論要在10點05分的時候下課。這樣利用生活環境來把數學知識結合在一起,能夠讓學生們體會到數學知識并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數字運算,而是存在于我們的生活當中,加強學生的數學學習印象,讓數學知識能夠學以致用。
隨著新課改政策的推出和落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強硬灌輸數學知識,而是能夠把學生當成課堂教學主體,引導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小組合作是非常好的教學形式,能夠讓學生互幫互助提升數學學習水平,減小班級中數學學習水平的差異性,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例如,在學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相關知識電視,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完本節課的重點知識之后,可以給學生分成五個學習小組,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不同進行劃分,選擇一名學生當組長,設計出5道關于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題目,然后小組之間把題目進行交換,交換回來的題目小組之間共同來進行分析和回答。最后,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表現,針對性給出有效的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夠讓優等生充分的發揮出自身優勢,學困生也能夠在優等生的帶領下得到能力的鍛煉,通過互相討論溝通還能夠得出新的問題解決方式,激發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學習能力。
想要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在工作中積極創新教學策略,改善教學環境,里用多樣化的而教學方式給學生創設出更加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從被動學習轉變成為主動學習,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性,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舒軍勝.淺談小學數學如何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J].考試周刊,2018,(05) :90.
[2]周津寧.聚焦課堂,高效開展——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策略[J].啟迪與智慧,2017,(11) :88.
[3]胡領軍.給課堂加“味兒”——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策略[J].學苑教育,2017,(22) :42.
[4]周長存.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20) :253.
[5]李媛媛.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索與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