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戲劇學院)
網絡劇依靠于龐大的網絡消費者和原有傳統影視作品消費者的基礎,開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從“6分鐘”劇,到如今的75集大劇,從幾萬的投資規模到如今上千萬的投資規模,網絡劇可謂是一路劈荊斬將,成為了影視圈的另一大市場。并且,這種態勢還會向著更大更好的規模繼續發展。
從2017年上半年網劇發展總體趨勢來看,相較于2015年和2016年可以說都是質的飛躍。2017年上半年網絡劇播出數量241部,較2015年上半年增加67部,播放總量也從2015年上半年的236億上漲到580億,上漲了344億。總體來看,網絡劇的數量雖然增長浮動不大,但是網絡劇播放總量大大升高。其中,愛奇藝較2016年上半年新增網劇51部,增長108.51%達到眾多平臺之中產劇數量最多,共有98部。緊接著是騰訊33部,同比減少3部,搜狐14部,同比增長8部,優酷13部,同比減少6部,樂視6部,同比減少2部。整合所有情況來看,無論是從市場宏觀環境的未來可能性發展情況還是數據上的增長趨勢,網絡劇目前態勢發展良好,并且在未來兩年借助宏觀政策和經濟的扶持,會變得更加繁榮。
網絡劇近幾年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一直在不斷的攀升。3-2-2格局也在上半年播放量統計之后,繼續保持。通過大數據分析,筆者對于網劇未來兩年的發展趨勢有以下兩個觀點。
1.網絡劇精品化發展
目前來看,各大平臺的頭部資源應該就可以完整的表明網絡劇發展過程中精品化的發展成果。其本身制作成本的上升,提高了整個行業的準入門檻,網絡劇不再是一個中低成本市場的好歸宿。而在政府政策對于平臺的嚴格把控之下,也為平臺播出的網絡劇提供了基本性保障。
目前在網絡劇市場環境中,許多網絡劇的成本已經趕超了之前的許多院線電影成本,并且一些網絡劇爆款不僅僅在大投資的情況下贏得了豐厚的利潤回報,更在網絡劇市場建立了非常好的視聽內容發展的口碑。從供給側的方向來看,網絡劇市場目前整體供給量大于需求量,這也就讓整個網絡劇市場從之前雜草叢生的狀態滿滿轉向一個更加優質的網絡劇市場平臺。在整個市場環境下,觀眾對于各大平臺的網絡劇作出消費的時候,往往最簡單的模式就是購買該平臺的會員,以追求更完整的觀劇體驗,避免因為廣告、片頭、片尾等因素導致的劇集信息斷裂,而影響觀看情緒。因此,當消費者對于網絡劇進行消費決策之前,就更加注重該劇在市場中的口碑情況。當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網絡劇市場的時候,觀眾就會擇其優。這就意味著對于供給方來說,不再是單單拼湊前六分鐘的市場環境了。制片方必須做出詳細的市場分析,對市場上現在的消費者進行細分,力求精準定位來達到收益最大化。
2.網絡劇產業化發展
產業化簡單來說就是整個行業必須依靠專業的市場環境,來滿足市場的所有需求。因此,在前文當中提出的整個網絡劇市場目前面臨的供給大于需求的情況,就必須在精品化的同時進行產業化的發展,力求在市場中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品的利潤空間。從《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下發之后,可以說網絡劇就開始在政治的意味上走向了健全化的市場道路。但是,一開始的網絡劇市場大多數的公司都是以制作為核心的,雖然整個市場環境收到互聯網+的影響,導致在宣發放映緩解的扁平化,但是從整個市場的環境來看,各大公司的市場分工也開始在有序的進行調整。單從《獵場》來看,應該說就對很多消費者的網絡劇印象造成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部劇在整個上映過程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從一開始宣傳的熱賣電視劇變成了一部只在網絡平臺播放的劇目。但是,無論如何,拋開其他因素的影響,《獵場》在整個網絡平臺的表現還是非常突出的。從制作上來說,《獵場》的成本投入遠遠大于其他網絡劇,單從整個演員的整容上就不難推測整個劇的制作成本。另外,在宣傳環節中,《獵場》不僅僅像傳統網絡劇的宣傳平臺局限于新媒體平臺宣傳,整個宣傳模式貼合了傳統電視劇的宣傳過程。雖然《獵場》不是第一部打破傳統網絡劇市場制作、宣傳模式的劇目,但是可以說,是一個網絡劇產業化非常有利的證明。
網絡劇本體雖然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在市場中目前還不穩定,但是,就其整個目前市場環境來說,網絡劇市場一定會朝著精品化和產業化的方向進步。無論是從政策因素來看,還是從整個宏觀經濟市場來看,網絡劇未來兩年發展的趨勢應該說肯定是逐年上升的。所有的產品在受到市場環境的壓力下,肯定不僅僅在單片劇目上會有本身內容上的創新和進步,還會在整個市場環境下變得更加的專業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