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咪
目前我國雖然已經(jīng)推行素質教育多年,但是分數(shù)論的思想并未得到改變,較多高中語文老師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能取得高的分數(shù),依舊采取的是死板的作文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一定的作文模板,讓學生模仿模板寫議論文、記敘文和說明文。議論文采取的是總分總的格式,在文中列舉實例子來進行論證,這樣死板的作文教學沒有任何的創(chuàng)新可言;記敘文采取的是以敘述常見事情的方式,來表達對某事的情感、看法等,此創(chuàng)作過程中學生對于事情和情感的體驗都處于機械式的狀態(tài)中。這樣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不僅無法提供學生的作文成績,還會局限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使學生對寫作產生厭倦的情緒。
鑒于此,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的轉變已經(jīng)勢在必行。那么,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的具體轉變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是興趣寫作教學方式。寫作教學中第一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學習完《雷雨》課文后,給學生布置觀察生活中自然現(xiàn)象的作業(yè),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意識與能力,使學生對生活有更為獨特的認識,讓學生在日后的寫作中有素材可寫,更好的表達真情實感,有效提升對寫作的興趣。第二要引導學生廣泛的閱讀,加強對學生興趣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日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參與到各種健康書籍的閱讀中,不僅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還能在閱讀中積累更豐富的寫作素材,最關鍵的是學生在不斷閱讀中會對閱讀內容產生認同感,長期以往,必能提升學生對創(chuàng)作的興趣。
其次是聯(lián)想寫作教學方。學生的寫作離不開想象與思維,這就需要老師及時轉變教學方式,將聯(lián)想寫作教學方式運用到寫作教學中,同時在教學中要及時肯定學生的想法,切不可出現(xiàn)局限學生聯(lián)想與想象情況。比如在學習《故都的秋》課文時,當學生閱讀完全文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第四段作者描寫的景象進行聯(lián)想:早晨起床推開房門,看到地上落滿了花瓣,好似昨天晚上下了一場大雪,以至今天早上看到如此美麗的景象,作者像個孩子一樣跑過去踩了幾腳,軟軟的沒有一點聲音,將花瓣拿起來聞了一下,也沒有絲毫的味道,和記憶中的雪花無任何異樣。當作者想要用掃把掃地時卻發(fā)現(xiàn)地上只留下幾道紋路,槐花散開了,作者心中產生了悲涼、凄涼的感覺,感受到了秋的不同韻味。學生通過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想象之后,就能對課文有更深入、全新的認識。通過聯(lián)想環(huán)節(jié),學生能發(fā)現(xiàn)更多生活中的美好,從而積極的去表達情感,產生不斷尋找美、感悟美的意識,能有效提升與豐富學生的情感,為高效寫作奠定基礎。
還有思維寫作教學方式。這里所說的思維寫作方式,是指對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及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當學生具有了發(fā)散思維能力之后,對于一個問題不會在局限于一個思考角度,而是會善于從多個角度來思考與分析,非常有益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比如當以“梅花”為寫作主題時,如果學生能從多角度思考,就不會在局限于寫景中,而是會從寫景寓情、象征等角度來寫作,此發(fā)散思維過程能使學生感受到更多樂趣,同時也能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當學生有了逆向思維能力之后,就會開始善于從相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會更具深意與層次,能使學生的作文更具創(chuàng)意,能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當然,在寫作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對作文完整度的重視。
一是重視作文思路的完整度。每篇優(yōu)秀的作文都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主題,寫作過程需要以此為中心進行論述。因此,日常寫作訓練中,老師要規(guī)范要求學生,引導學生寫好開頭、結尾,立意要新穎,語言表達比如簡明、連貫、具體,不可出現(xiàn)任何錯別字。同時對于不同類型的作文要進行專門的訓練,逐漸突破寫作難點,長期以來,相信學生的實踐寫作能力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是重視作文語言的完美度。寫作既然是一種語言,寫作教學中老師必須加強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此種培養(yǎng)不必局限于對華麗詞語及名言名句的引用中,而是要求學生文字語句必須要清晰、流暢、準確、美觀。同時要鼓勵學生多閱讀優(yōu)秀作文范文,對其進行自主分析、點評,必要時老師可以適當講解,使學生朝著創(chuàng)新的作文寫作方向發(fā)展。
總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要從死板的教學方式中走出來,要從現(xiàn)代高中生的實際學習特點著手,合理利用好興趣、聯(lián)想、思維等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作文完整度的引導,只要做到這幾點,必能有效轉變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促使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