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城市康杰中學)
近年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的一再下滑,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小學生正處于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人們逐漸意識到應增強對其體質健康的關注。因而,在小學體育教育中,選擇有利于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體育活動、制定多樣的活動形式和內容是今后小學體育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
1.順應了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小學體育課程內容的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點。針對課程內容的合理選擇,我們應該從學生、教師以及學校的具體情況出發,講求實際,為體育課程內容的增加提供可能。學校應積極改善環境,提供資源,供教師創新開發校本課程,豐富教學內容。與此同時,教師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健美操作為一項獨具特色的運動項目,既符合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又能適應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
2.能夠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健美操運動從特點上來講,不僅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而且形式活潑,可以激發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對場地器械的要求也低,便于施行。這些特點都十分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更增加了將其引入小學體育課程的可行性。
1.健美操對小學生身體發展的促進作用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臟并未完全發育,神經調節不夠完善,但由于新陳代謝旺盛和交感神經興奮性較高,故心率較快,平均保持在72~80次/min。作為一項運動強度相較低的有氧運動,健美操可以提高人體利用氧的能力和最大肺活量。小學生的肺泡數量少,容量小,隨年齡增長體格逐漸發育,肺容量增大,到了青春期,肺和呼吸肌會迅速發育,肺功能顯著增強。盡管其呼吸循環系統結構與成人基本相似,但由于其氣管短而細,管腔較狹窄,管腔內黏膜柔嫩,纖毛運動功能差,所以運動負荷與強度必須適當。健美操作為一個可以調節節奏、控制負荷的運動項目,當氧氣攝入量變大的時候,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學生呼吸效率。而且在運動系統方面,可以調節各關節運動幅度,促進運動系統的協調。
2.健美操對小學生心理發展的促進作用
小學生處于心理發育的重要階段,有很強的求知欲,對新事物往往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喜歡的事情積極性高,有強烈的進取心,好勝心強。盡管如此,由于年齡尚小,他們注意力很容易不集中,持續時間短,易分散。健美操作為一項比較活躍的運動項目,符合小學生又蹦又跳的特點,再加上歡快的配樂,很容易提起他們的興趣,積極參與其中。對于注意力分散的情況,教師可適當引導,使學生在積極鍛煉的同時,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心理素質的良好發展。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身心特點不同,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低年級階段(一、二年級)、中年級階段(三、四年級)、高年級階段(五、六年級)。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身體發育處于平穩發展時期,以身高4~5厘米、體重約2~3公斤的速度進行增長,其肺活量、心律等其他生理指標處于不穩定狀態,骨質含量低,密度較低,易骨折,柔韌較好,肌肉力量較小,大小肌肉群協調性發展不統一。因此,該階段的學生進行體育運動時,時間要相對較短,強度要較小。
該階段的孩子腦功能發育處于“飛躍”發展階段,大腦神經活動較活躍,興奮性不斷得到提高,主要表現為愛玩、愛說話、愛動。該階段的孩子注意力持久時間較短,一般注意力保持在20~30分鐘。其以形象思維為主,邏輯思維為輔,對周圍事物充滿著好奇心,自覺性較差,依賴性較強。
健美操的創編要以提高學生興趣為前提,以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基礎,設計編排健美操。其創編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音樂選擇與制作、動作編排與組合、場地選擇。
1.選擇歡快、靈動的伴奏音樂
通過新穎的音樂,營造活躍的創編氛圍。音樂是完成健美操成套動作的重要一環,在提高完成效果方面至關重要。音樂節奏、音調的高低、強弱轉換影響著健美操練習中運動力度的起伏。健美操練習中的音樂伴奏,能有效緩解學生的疲勞,同時能影響人的情緒變化。因而,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樂曲選擇上,可傾向于曲調歡快、節奏感強的音樂。盡管每套健美操有其特定的音樂,但在學習或者練習過程中,針對單個動作的教學,可以選擇不同的音樂,可快可慢、可柔和可激情,這樣,不同的音樂類型,不至于造成學生的審美疲勞。由于小學階段的孩子思維活躍簡單,腦功能發育“飛躍”發展,注意力不穩定,基于小學生身心特點的健美操創編,可選取《快樂的歌》之類的歌曲作為健美操的音樂,這類音樂往往節奏、鼓點比較清晰,歡快,歌詞內容簡單易懂,能夠較快地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他們的興趣。
2.編排簡單易學、安全性高的動作
適合小學生練習的健美操動作,主要從安全、適合、簡單三方面來進行創編。
柔韌素質方面的動作多以大踢腿、吸腿跳等動作鍛煉腿部的柔韌性。
協調素質方面的動作以原地向前踏步吸腿跳、原地向后踏步跳配合踏步或者跑步時基本的上肢動作進行擊掌,左右不相對稱的手臂改變位置動作。頭部的左右轉動動作,將擊掌動作與左右點地動作相配合、行進間進行前后左右方位的位移,突出所選動作對身體協調性的發展要求。
發展靈敏素質的動作。整個動作快拍與慢拍的交替連接或者四拍一動的動作交替結合,這樣可很好地增加了小關節的練習,如大大拍與兩拍一動或者四拍一動動作的結合;左右腳的交替點地或者跳躍;左、右、前、后、側等8個方位的點地動作、左右小馬跳;下肢的基本彈動、手臂的振動與音樂的配合,手繞環、手指的變換屈伸;手型的改變,如開掌變成花掌;軀體和髖部的左右擺動。
表現速度素質的動作。手臂或雙臂的向前后、上下的擺動;分腿跳、弓步跳、小馬跳、側交叉移動跳、轉體或向前后。這對提高小學生對動作變化和把握節奏的能力起到了作用。
另外,由于小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為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思維特點,在教師教授動作之后,可鼓勵學生提出他們個人喜歡的動作,通過協商改編,加入到教師所編套路之中。
3.選擇塑膠、木地板材質的場地
健美操運動場地的首要選擇當屬木質地板。原因在于木質地板具有緩沖力,可增加健美操參與者的彈跳力,并對學生踝關節、膝關節形成一定保護。而且由于其噪音小,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落地時產生的震動較小,對其他人難以造成噪音影響。此外,在木地板上運動,舒適性更高。主要在于木地板表面使用專用漆,不僅安全、美觀,而且表面摩擦系數和抗滑系數也符合國家標準。因此,木質地板作為運動場地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1]李佳妍.江蘇省小學體育課程增加健美操內容的可行性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5).
[2]邢珊珊.基于小學生身心特點的健美操創編與實施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7.
[3]石茗茗,邱小園.健美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科技信息,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