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李昕宇
在2018年國內化肥市場整體持續疲軟的態勢下,磷肥市場表現良好,2019年磷肥市場是否能繼續保持穩定、將出現哪些變化,都成為了行業內聚焦的話題之一。在日前舉辦的第十九屆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產銷會期間,化肥市場分析論壇邀請到了云南云天化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進,就中國磷肥市場走勢與2019年春季市場預測等內容進行了分析與展望。
2018年前三季度,磷酸二銨國內價格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在5月-6月會跌落后上漲至10月份的2900元/噸;出口價格呈現穩步上行趨勢,由1月份的2630元/噸上漲至10月份的2850元/噸。1月-4月,磷酸二銨國內價格和進口價格差距較大,企業出口意愿較低;6月份后,受到國際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匯率貶值等因素影響,出口價格開始大于國內價格,保持同步上漲并基本穩定在統一水平。在國際市場的支撐下,2018年國內夏秋季磷肥市場價格穩步上升。
在價格穩步上升的同時,2018年我國磷肥未新增產能,在2010年-2016年產能持續增加后,近兩年降產能效果明顯。隨著產能的穩定,磷肥產能的結構也在進一步優化,重鈣和二銨的比重下降。與產能穩定相對應,我國磷肥產量自2015年開始也在不斷下降,回落到供求平衡的水平,供求關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保障了磷肥市場的穩定。
原料方面,我國磷礦石供應量在降低,2018年磷礦石產量在2017年1.2億噸的基礎上減產1000萬噸,受庫存等因素影響,市場中磷礦石供應量相對減產量較少,將保持穩步下降.磷礦石供應量的下降也將會對磷肥的產量產生中長期的影響,對復合肥市場帶來一定的成本和原料供應壓力。同時,主要原料成本同比漲幅也較大,硫磺價格同比增加76.5%、合成氨價格同比增加21.7、磷礦石價格同比增加35.5%。綜合產量、原料等多方面因素,磷肥產品在2018年價格不斷平穩爬升。
通過對近三年來春季產量、出口量和前期庫存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分析,陳進表示,2019年春季市場供應處于緊平衡狀態,其他次要因素上升為敏感因素。據介紹,2019年春季磷酸二銨預期產量795.9萬噸、出口量293.3萬噸、前期庫存82.7萬噸,因此春季國內資源量為585.3萬噸,保持與需求的緊平衡狀態。同時,陳進表示,2018年全球市場磷銨供求關系也保持相對緊平衡狀態,全球市場全年合計出口量為1723萬噸、進口量為1824萬噸,全球需求較供給存在著百萬噸左右的缺口。
同時,陳進還對多類肥料進行了比價。在國際市場,尿素的年均漲幅為30.4%,磷酸二銨年均漲幅為17.7%;在國內市場,磷酸一銨的年均漲幅為24.8%,磷酸二銨的年均漲幅為13.7%。通過對尿素、45%氯基復合肥和磷酸二銨(64%)的近年來單養分價格走勢分析發現,45%氯基復合肥和磷酸二銨(64%)近三年來基本保持在單養分35-45元的區間內,而尿素在2015年-2016年單養分價格不斷走低后于2016年第三季度開始大幅上漲,目前尿素、45%氯基復合肥和磷酸二銨(64%)單養分價格都在45元左右,三類產品間不再存在明顯的價格優勢,磷肥相對尿素更加具有競爭力。
對于后市和2019年磷肥市場的發展變化,陳進稱,還需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考慮。一是化肥產業去產能的不斷推進,受到化肥零增長、供給側改革等多項政策的影響,我國磷肥市場進入去產能、優結構時代,產量和產品結構必將進一步變化;二是社會庫存的下降,生產和流通庫存大幅下降,終端沒有庫存,廠家推遲國內冬儲1-2個月;三是國際產能發揮不足,沙特、摩洛哥等地新增產能不及預期,全球肥料需求遞增,對我國磷肥企業機遇與挑戰并存;四是原料成本大幅上升,原料成本壓力仍將繼續;五是結構性需求增長,磷肥單分子養分較氮便宜,預計增加100萬噸以內的原料需求;六是同類產品價格洼地,磷肥價格必然增加,復合肥面臨成本壓力。
整體而言,由于磷肥市場的供需處于基本平衡狀態,成本壓力得到相應化解,2019年春季磷肥市場預期保持平穩態勢,主流市場價格預計在3000-3200元/噸之間波動。同時需要考慮原料價格變化,成本因素將導致產品價格的波動上漲。